药茴香

药茴香
(《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药茴香的全草。

【植物形态】药茴香
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全株无毛。根肥大,锥状圆柱形,具芳香。茎单一,常不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3~4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茎生叶互生,叶柄扩展成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有伞梗10~12个;总苞片和小苞片均较发达,白色,顶端常叉状3裂,中脉带紫色,边缘薄膜质;花小形,白色,花瓣倒卵形,凹头。双悬果背部略扁平,部分果棱或全部果棱有翅。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陕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阴干用。

【性味】甘微辛,温。

【功用主治】温中,化食,止带。治胃寒腹痛,腹账,不思饮食,白带。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51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马鞍藤

    马鞍藤(《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马蹄草(《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全草。 【植物形态】鲎藤多年生、蔓性草质藤本。茎叶有白色乳…

  • 玉米花_玉米花能治病吗_玉米花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玉蜀黍花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主肝炎;胆囊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雄花穗。 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

  • 冂莶

    冂莶(《唐本草》) 【异名】稀莶草(《海上方》),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唐本草》),猪膏草(《本草拾遗》),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纲目》),黄猪母(《…

  • 鹿角

    鹿角(《本经》)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采集】分砍角和退角两种。砍角:在10月至翌年2月间,将鹿杀死后,连脑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洗净…

  • 槲皮_槲皮的禁忌_槲皮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赤龙皮、槲木皮、槲白皮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涩肠;止血。主疮痈肿痛;溃破不敛;瘰疬;痔疮;痢疾;肠风下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

  • 葱须

    葱须(《食疗本草》) 【异名】葱根(《别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植物形态详"葱白"条。 【性味】《食疗本草》:"平。" 【功用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 ①《别…

  • 乌鸦头

    乌鸦头(《证类本草》) 【异名】鸦头(《圣惠方》) 【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头,动物形态详"乌鸦"条。 【功用主治】①《圣惠方》:"治蜂瘘,烧灰细研敷之。" ②《吉林中草药》:…

  • 芫花根

    芫花根(《吴普本草》) 【异名】黄大戟(《吴普本草》),蜀桑(《别录》),金腰带、铁牛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根,植物形态详"芫花"条。 【采集】秋季采挖…

  • 红背酸藤_红背酸藤的功效_红背酸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酸藤、黑风藤、风藤、酸藤木、三酸藤、蚂蝗藤、牛卷藤、乳藤、酸叶藤、麻骨风、头林心、斑鸠藤、厚皮藤 性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滞;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

  • 通经草

    通经草(《山西中药志》) 【异名】金丝草(《山西中药志》),止惊草、金线铜皮、铁骨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分经草、小孩拳、伸筋草(《河南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