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皮

姜皮
(《本草图经》)

【异名】生姜皮(《食疗本草》),生姜衣(《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栓皮。植物形态详"生姜"条。

【采集】秋季挖取姜的根茎,洗净,用竹刀刮取外层栓皮,晒干。

【药材】干燥栓皮,呈卷缩不整齐的碎片,灰黄色,有细皱纹,有的具线状的环节痕迹,内表面常具黄色油点。质软,有特殊香气,味辣。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性味】辛,凉。

①《食疗本草》:"寒。"

②《纲目》:"辛,凉,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牌、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经。"

【功用主治】行水,消肿。治水肿胀满。

①《纲目》:"消浮肿腹胀痞满,和脾胃,去翳。"

②《药品化义》:"勿大发散,有退虚热之功。"

③《医林纂要》:"达于皮毛,行水驱风,止汗。"

④《本草再新》:"和脾降肺,行水消肿,治膈噎胀满。"

⑤《江苏植药志》:"外用于脓肿创伤,皮肤癣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选方】①治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庄,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胀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②治偏风:生姜皮,作屑末,和酒服。(《食疗本草》)

【名家论述】《医林纂要》:"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达皮,辛则能行,故治水浮肿,去皮肤之风热。姜发汗,则姜皮止汗,且微寒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4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扭筋草_扭筋草的功效与作用_扭筋草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老鸦酸、酸溜溜、酸黄瓜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祛瘀止痛。主流火;肿毒;淋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

  • 猪蓼子草

    猪蓼子草(《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①节蓼,又名:大马蓼。一年生草本,高0.2~1(~2)米。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多分枝,无毛,节部…

  • 黑大豆

    黑大豆(《本草图经》) 【异名】乌豆(《肘后方》),黑豆(《日华子本草》),冬豆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植物形态】大豆(《本经》),又名:大菽…

  • 大叶白头翁_大叶白头翁的禁忌_大叶白头翁可以作为调理药物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一面青、大火草、避风草、火草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驱虫。主胃牙火牙痛;湿热泻痢;蛔虫病;乳前程;瘰疬;臁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阿里红

    阿里红(《新疆中草药手册》) 【异名】落叶松茸(《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苦白蹄的干燥菌瘤。 【植物形态】苦白蹄,又名:药用层孔。菌盖马蹄形,通常拳头大或更大,…

  • 大蕉皮

    大蕉皮(《广东中药》II)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皮。植物形态详"香蕉"条。 【采集】秋季收拾蕉皮晒干。 【药材】果皮,鲜者黄绿色,干者黑褐色,呈不规则之条块状,软而韧,纤维…

  • 绿绒蒿

    绿绒蒿(《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阿拍色鲁(藏名)。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的花、果实或全草。 【植物形态】全缘绿绒蒿,又名:毛瓣绿绒蒿。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

  • 太白鹿角

    太白鹿角(《陕西中草药》) 【异名】太白针、地蓬草、细石蕊。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匙石蕊的地衣体。 【植物形态】匙石蕊地衣体鳞片状,生于子器柄基部和上部,表面灰绿色,里面灰白色,稀…

  • 窄叶飘带草

    窄叶飘带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飘带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窄叶柴胡的全草。 【植物形态】窄叶柴胡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细弱,绿色,具分枝。单叶互生,线状倒披针形以…

  • 米麦麨

    米麦麨(《唐本草》) 【异名】糗(刘熙《释名》)。 【来源】为米或麦蒸炒后磨成之粉面。 【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无毒。" ②《本草拾遗》:"酸,寒。" 【功用主治】①《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