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茇_荜茇的功效与作用_荜茇在调料中的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蛤蒌、鼠尾

性味:辛;热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头痛;牙痛;鼻渊;冠心病心绞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果穗。

原形态:荜茇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有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1.《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2.《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3.《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2.《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3.《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4.《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5.《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6.《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7.《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8.《本草图经》:治气痢。9.《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10.《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11.《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6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萆薢_萆薢的功效和作用_萆薢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基础信息 别名:百枝、竹木、赤节、白菝葜、川萆薢、粉萆薢、山田薯、土薯蓣、麻甲头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生长采收 来源:…

  • 芒小米草

    芒小米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芒小米草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通常中部以上有分歧。茎四方形,有微毛,无根生…

  • 木锥花

    木锥花(《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小齿锥花。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的根。 【植物形态】小齿锥花亚灌木,高1~2米。幼枝四方形,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

  • 味牛膝_味牛膝的功能主治_味牛膝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未膝马蓝、牛客膝、谓牛膝、土牛膝、窝牛膝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主闭经;症瘕;腰膝酸疼;小便淋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腺…

  • 香血藤_香血藤的食用方法_香血藤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红血藤、淀淀藤、过山龙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红花五味子的藤茎。 原形态:落叶木质藤…

  • 东风菜_东风菜的药用价值_东风菜的用法用量

    基础信息 别名:仙白草、仙蛤芦、盘龙草、白云草、尖叶山苦荬、山白菜、小叶青、菊花暗消、胃药、山蛤芦、雌雄剑、冷水丹、焮菜、野芋头、钻山狗、疙瘩药、草三七、土白前 性味:味辛;甘;性…

  • 番薯

    番薯(《纲目拾遗》) 【异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瓜(…

  • 茄子_茄子的功效与作用_茄子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落苏、昆仑瓜、草鳖甲、酪酥、白茄、表水茄、紫茄、黄茄、东风草、银茄、黄水茄、酱茄、糟茄、昆仑紫瓜、矮瓜、吊菜子、鸡蛋茄、卵茄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

  • 野慈姑

    野慈姑(《四川中药志》) 【异名】剪刀草(《分类草药性》),水慈姑、慈姑苗(《四川中药志》),燕尾草(《贵州草药》)。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瓣慈姑的全草。 【植物形态】长瓣慈姑多…

  • 蛇眼草

    蛇眼草(《云南中草药》) 【异名】大麻草、粉草(《云南中草药》),雨过天膏(《云南中草药选》),鸢尾叶风毛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风毛菊的全草或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