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灵枢·寒热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黄帝问岐伯道:发寒、发热的瘰疬症,多发生在颈部和腋下,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岐伯回答说:这些都属于鼠瘘病的寒热毒气稽留在经脉,不能消除的结果。

  黄帝曰:去之奈何?
  黄帝问:这种病能消除吗?

  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岐伯答道:鼠瘘病的本部在内脏,其标部循经脉上出于颈项和腋下。如果毒气浮于经脉之中而尚未内入附着于肌肉,只是外部化为脓血的  瘰疬症,容易除去。

  黄帝曰:去之奈何?
  黄帝问:如何进行治疗呢?

  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岐伯答道:可以通过调治其本部,从而引导滞留于标部的病邪散出,这样可使鼠瘘病的寒热邪气逐渐衰退以至根除。治疗时要仔细诊察相关脏腑经脉的通道,而后取穴刺治,用徐往徐来的针法以祛除鼠瘘病邪。瘰疬症结块小如麦粒的,针刺一次见效,针刺三次即可痊愈。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
  黄帝问:如何推断瘰疬症的预后呢?

  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岐伯答道:推断瘰疬症预后的方法是,翻开患者的眼睑进行观察,若眼中有红色的脉络,上下贯通瞳子,便是病情恶化的征兆。若出现一条红色的脉络,死期当在一年之内;出现一条半,死期为一年半之内;出现两条,死期为两年之内;出现两条半,死期为两年半;出现三条,死期为三年。若只有红色的脉络而没有贯通瞳子,尚能够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三 灵枢·官能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黄帝对岐伯道:我听…

  • 卷十五 灵枢·五十营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  黄帝说:我想了解经脉之气在体内运行五十个周次的情况。   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

  • 卷三十八 灵枢·逆顺肥瘦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  黄帝问岐伯说:我从先生这里听到了针刺治疗的道理,许多内容…

  • 卷二十五 灵枢·病本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

  • 卷七十五 灵枢·刺节真邪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矇,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

  • 卷六十一 灵枢·五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治疗时有五禁,什么叫五禁呢?   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  岐伯回答说:五禁就是指凡是到禁日,对某些部位应避…

  • 卷二十八 灵枢·口问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黄帝在闲暇独处的时候,屏退左右之后问岐伯说:我已经学到了九针针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判断阴阳顺逆的…

  • 卷四十七 灵枢·本藏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

  • 卷四十六 灵枢·五变

      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

  • 卷四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伤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 会侵袭人体的上部。   黄帝曰: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