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灵枢·寒热

  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黄帝问岐伯道:发寒、发热的瘰疬症,多发生在颈部和腋下,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岐伯回答说:这些都属于鼠瘘病的寒热毒气稽留在经脉,不能消除的结果。

  黄帝曰:去之奈何?
  黄帝问:这种病能消除吗?

  岐伯曰: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岐伯答道:鼠瘘病的本部在内脏,其标部循经脉上出于颈项和腋下。如果毒气浮于经脉之中而尚未内入附着于肌肉,只是外部化为脓血的  瘰疬症,容易除去。

  黄帝曰:去之奈何?
  黄帝问:如何进行治疗呢?

  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岐伯答道:可以通过调治其本部,从而引导滞留于标部的病邪散出,这样可使鼠瘘病的寒热邪气逐渐衰退以至根除。治疗时要仔细诊察相关脏腑经脉的通道,而后取穴刺治,用徐往徐来的针法以祛除鼠瘘病邪。瘰疬症结块小如麦粒的,针刺一次见效,针刺三次即可痊愈。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
  黄帝问:如何推断瘰疬症的预后呢?

  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岐伯答道:推断瘰疬症预后的方法是,翻开患者的眼睑进行观察,若眼中有红色的脉络,上下贯通瞳子,便是病情恶化的征兆。若出现一条红色的脉络,死期当在一年之内;出现一条半,死期为一年半之内;出现两条,死期为两年之内;出现两条半,死期为两年半;出现三条,死期为三年。若只有红色的脉络而没有贯通瞳子,尚能够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7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 灵枢·玉版

      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  黄帝说:我以为用小针治疗疾病是微小的事务,先生却说它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

  • 卷四十八 灵枢·禁服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

  • 卷十一 灵枢·经别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

  • 卷三十三 灵枢·海论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臓,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先生讲过针刺之法,先生所讲的都离不开…

  • 卷七十二 灵枢·通天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黄帝问少师说:我曾听说人有属阴属阳之分,什么叫阴人?什么叫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

  • 卷十七 灵枢·脉度

      黄帝曰:愿闻脉度。  黄帝说:我想知道人体经脉的长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 卷六十六 灵枢·百病始生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黄帝问岐伯道:各种疾病的开始发生,都是由…

  • 卷五十四 灵枢·天年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黄帝问岐伯道:我想知道在人在生命形成之初,是以什么作为基础?又以什么作为护卫?丧失了什么便会死亡?…

  • 卷十八 灵枢·营卫生会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黄帝问岐伯说:人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精气?阴阳是在哪里交会?什么气…

  • 卷十二 灵枢·经水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