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主治中暑偏方

第二十节中暑
中暑是人体感受暑热后引起的疾病。暑为夏病之首,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当环境气温超过32℃时,就可能有中暑发生。本病的发生除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有关外,还有每个人的身体健康1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主治中暑的偏方如下。
[方一]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将上述三花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本方清暑解热,芳香开窍,可去心胸烦热。
[方二]
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将三豆加水煮烂后,取浓汁加入白糖或其它调料饮用。
本方防暑,清热解毒,和中健胃。
[方三]
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以蚕豆煮熟为度,饮汁食豆。
本方消暑健身,清热解毒,尤宜于暑天好生痱子、疱者。
[方四]
鲜西瓜皮、冬瓜皮、丝瓜皮各50克。将三皮水煎15分钟,取汁加适量的糖,温服当茶。
本方清热,祛暑,利尿。
[方五]
藿香叶、香薷叶、薄荷叶各10克。加水淹没药物为度,煎开即可,煎时加盖。
本方消暑清神,健脾醒脑,对已中暑者尤为适用。
[方六]
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
三豆加水600毫升,小火煎成2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
本方健脾,消暑,防痱。
[方七]
桃叶50克,水500毫升。将桃叶放入水中,煎熬到只剩一半,小量即可。代茶饮。本方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因痱子而变红的血管收敛,因此能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方八]
绿豆30克,粳米100克。将淘净后温水浸泡2小时的绿豆与洗净的粳米同人砂锅,加水10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吃2-3次,亦可作饮料服用。
本方祛暑消烦,生津止渴,解毒利水。
[方九]
藿香15克,粳米50克。将藿香加水150-200毫升;应煮2-3分钟,过滤去渣;再把粳米淘净熬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沸2—3分钟即可。每日2次,温食。
本方解表邪,化里湿,对中暑高热、消化不良、感冒胸闷、吐泻等症,有较好防治作用。
[方十]
银花30克,粳米50克。将银花水煎去渣,取浓汁约150毫升,再加水300毫升与粳米煮成稀粥。早晚2次温服,夏秋季服用尤为适宜。
本方清热、消暑,除烦,可防治中暑、风热感冒、头痛目赤诸症。
[方十一]
鲜荷叶、鲜银花、鲜扁豆花、丝瓜皮、竹叶、琼脂各15克,白糖200克,银耳20克、将上述各味中药洗净后,药入锅,加水煎成药汁,澄清去沉渣。把锅洗净,加入药汁,琼脂、银耳、白糖溶化后,放人冰箱凝成冻,取出划块即成。一天二次,餐前用。
本方清凉爽口,消热解暑,滋阴润肺,适用于暑热耗伤气阴所致身热口渴、头昏眩微胀等症。
[方十二]
金银花、菊花各250克,山楂100克,白糖500克,香精适量。将银花、菊花择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放清水适量,烧开水后小火煎半小时,倒出药汁,再把药汁、白糖、香精充分拌匀,入冰箱冷冻划块即成。一天二次,餐前服用。
本方清热解毒,散风清肝,适用于夏天泻痢,流感,疮疖,痱毒,也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方十三]
乌梅4只,白糖20克。将乌梅加入1公斤的水中,煮沸20分钟,再加入白糖,冷却后饮用。
本方多生津开胃,解温除烦。
[方十四]
大西瓜1个,大番茄4-5个,白糖40克。将西瓜剖开,取瓤,用洁净纱布绞取汁,再把番茄用开水冲烫片刻,以便剩去外皮,然后切开去籽,亦用纱布绞取汁。两汁和匀,加入白糖饮用。
本方清热、生津、健胃,可治疗夏季感冒发热、心烦口渴、小便赤黄、不思饮食等症。
[方十五]
紫菜15克(用水发过),冬菇50克(小发),芦笋100克,味精、料酒适量。将冬菇、芦笋切丝,与紫菜一同入沸水,加香油、味精、料酒调味。正餐时食用,一天一次。
本方清暑热,补身体,常食能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
[方十六]
鲜猪皮250克,番茄200克。将猪皮切块加水炖煮成浓汤,再放入切成片的番茄,撒上葱花及香油。
本方解暑止渴,滋阴凉血。
[方十七]
绿豆粉100克,海米少许,胡萝卜500克,黄瓜100克,香菜少许,精盐、麻酱、芥茉、酱油、米醋、蒜、葱、于辣椒、味精适量。将粉皮洗净捞出沥水,切成三分左右宽的长条,拌以香油。将胡萝卜洗净去皮切丝抄一下,黄瓜洗净切丝,海米洗净加沸水泡发,干辣椒洗净去籽剪成段再用香油炸焦,香菜洗净切小段,蒜去皮捣成泥,葱切末,麻酱用凉开水搅稀。芥茉加沸水调成稀糊,盖后在温热处焖发,再加凉开水调成稀汁,泌渣后加麻酱、精盐、米醋、酱油、蒜泥、葱末、味精、辣椒油制成卤汁。将粉皮摆在盘中,上码胡萝卜丝、黄瓜丝、海米、香菜段,再浇卤汁即可。
清热解暑,芳香开胃。可辅治中暑、纳食不香。
[方十八]
鲜嫩扁豆30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葱适量。将扁豆洗净去老筋放入水中焯透,捞出撒少许盐沥水,散热,将葱切末放人香油中炒,滤去葱取香油置凉。将扁豆切好加胡椒粉、味精、盐、葱油拌匀。
和中下气、清暑健胃。可辅治呕吐、急性胃肠炎、中暑等。
此外,清心同志曾在《保健与生活荣杰》上发表过一篇“夏季常用药菜”,现摘条于下以供人们参考。
两芽茶:谷芽、大麦芽各3克。将两芽炒三成焦,筛去屑,入有盖茶具内,开水浸泡一会,代茶饮服,连泡连服,直至药味清淡再更换。
本茶具有润渴开胃,健胃行气消食。
青蒿佩兰茶:鲜青蒿、鲜佩兰各5克。药料人茶具内,倒入开水浸泡,代茶饮服。
本茶具有清暑热、除虚热,是防暑饮料。
藿香茶:藿香3克。入茶具内,倒入开水浸泡即可饮服。
本茶具有解毒祛暑避浊,化湿和中的功效,为夏令解毒祛暑之佳品。
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5克。将两味放人茶杯内,冲人开水,盖泡10分钟后服。
本茶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决明子茶:决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将决明子炒至稍鼓起,微有香气后放凉打碎,将夏枯草切细末,两药冲开水泡10分钟当茶饮。
本茶具有清肝明日通便功能。
枇把竹叶茶:枇把叶、鲜竹叶、芦根各20克。将三药洗净切粗末,放人砂锅内加5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滤清,趁热放入少许白糖和食盐。
本茶可清热生津,止咳乎喘,为清暑之佳晶。
蔷辕茶:野蔷薇3克。将药放人杯内,冲入开水,代茶饮服。
本茶具有清暑、退热、解毒之效,也是防暑解毒佳晶。
金银花:金银花2克。人茶杯内,开水浸泡一会儿,代茶饮服。
本茶具有养血止渴,散热解毒的功效,老少皆宜。
薄荷茶:鲜薄荷15克,或干品、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将药切细,煎取药汁,加入适量冰糖。
本茶具有清热解暑功能,可作为盛夏防暑解热之饮料。
荷叶茶:鲜荷叶1张,切成5块洗净,绿豆100克,清水1000毫升。旺火煮,煮出香味微火温,饮前将荷叶捞出,下白糖调味即可饮用。
本茶具有解暑热、散瘀血、清热毒、利小便之功效,适用于夏季头昏脑胀,胸闷烦渴,小便短赤者。
绿豆酸梅茶:取绿豆100克,酸梅50克,白糖适量。小煎待凉代茶饮。
本茶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功用。
苦瓜菜:鲜苦瓜截断取瓤,纳入茶叶,悬挂通风处阴干。将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次取10克放人保温杯内,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本茶能清暑、明目、解毒之功效。
金花牡荆茶:取王叶金花藤、牡荆叶各20-30克,制成粗末,加薄荷少许。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茶且有清热解暑作用。二子茶: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茶具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
百部茶:取百部60克。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频饮。
本茶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38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缩泉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缩泉丸组成】2 【缩泉丸方歌】3 【缩泉丸方解】4 【缩泉丸主治】5 【缩泉丸医案】6 【医案分析】【缩泉丸组成】 乌药6g 益智仁9g 山药15g 【缩泉丸方歌】…

  •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海参拥有突出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它以营养丰富而受到大家的追捧,那么海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本文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本文目录 1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2 海参的治病功效3 海…

  • 月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脐疗,按摩,药膳,刮痧

    月经病是很多女性都有的问题,有的人会经期提前,有的人经期延后,有的人还会出现呕吐、肚子痛、小腹疼等现象。对于,这些经期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医是如何治疗这些经期问题的呢?一起来看…

  • 小儿咳喘的偏方3

    鸡蛋蜂蜜治小儿咳喘用料:鸡蛋1个,蜂蜜1匙。制法:将鸡蛋在油锅内煎熟。用法:趁热加蜂蜜服用。每日早晨空腹吃1次。

  • 得生丹加减治疗不孕症

    多年不孕肝郁滞,月经错后色青黑。经行腹痛腰腿痛,神情抑郁沉弦脉。和肝解郁调经血,得生加减白芍归。芎枳淫羊益母草,木桂羌柴蛇床子。 方药: 得生丹加减: 当归10g 白芍15g 川芎…

  • 麦冬白莲子治慢性咽炎

    麦冬、白莲子各15克,冰糖适量,加水同煲后代茶饮用,有滋阴益肾、生津止渴之功效。对慢性咽炎咽部疼痛、干燥、心烦口渴、声音沙哑等疗效甚佳。

  • 山药天花粉汤治贫血

    原料:山药、天花粉各30克。制法:将山药、天花粉同煎汤。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功效:补脾胃,生血。主治: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 治疗遗精的偏方7

    核桃肉150克,蚕蛹60克。[制用法]先将蚕蛹略炒一下,然后同核桃一起放大碗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随意服食。[适应证]肾精不藏证。

  • 胃、十二指肠溃疡

    鸡蛋壳30个,炒脆磨成粉末,一次10克,早晚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般一剂可愈,病重者需两剂。忌酸辣。

  • 葛根黄芩黄连汤临床新用

    处方来源 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 葛根15g,甘草6g(炙),黄芩9g,黄连9g。 功能 清泄里热,宣肺平喘。 常规用法 上4味,以水7L,先煮葛根减2L,内诸药,煮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