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调经。
【方名】芩术四物汤。
【组成】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兼清郁热。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3克,牡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中药处方(三)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清热,和血调经。
【方名】安经汤。
【组成】当归身4.5克,川芎1.
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出处】《医学正传》卷七。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方名】安冲调经汤。
【组成】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药处方(五)
【辨证】瘀血内阻,血瘀偏寒。
【治法】温经逐瘀。
【方名】加味牛膝逐瘀汤。
【组成】牛膝9克,桂心6克,赤芍6克,桃仁6克,当归6克,木香6克,牡丹皮6克,川芎3克,焦艾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六)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凉血清热。
【方名】生四物汤。
【组成】生白芍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生黄芩9克,川芎6克,生当归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门八法》卷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59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消渴方

    生地麦门冬干葛天花粉各6克北五味子2克甘草3克粳米100粒。水煎服。

  • 安神助眠方9

    瘦肉、茨菰各60克,胡萝卜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炒茨菰,胡萝卜片,然…

  • 胸椎骨结核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方名】骨痨散。【组成】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 治疗夜啼的偏方4

    治少小中風,手足拘急,二物石膏湯方o石膏(如雞子大一塊碎)﹑真朱(一兩)o右以水二升煮石膏五六沸,內真朱,煮取一升,稍稍分服之o

  • 便血的中医治疗方剂

      1.便血验方歌 脾弱中虚湿热伤,下血便滞费思量。二两新鲜四季菜,枣枚十五共煎尝。枣补中宫能解毒,黄清湿热两周详。 注:先血后便,血下鲜红,大便不畅,舌红苔黄或黄腻,面平素又兼脾…

  • 治疗早泄的偏方11

    细辛、丁香各20克,90%乙醇100毫升。制用法:将2药浸泡入乙醇内半月即可。使用时以此液涂擦阴茎1之龟头部位,经1.5—3分钟即可行房事1。疗效:治疗156例,均愈。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26

    党参15克,丹参30克,元参、沙参各10克,玉竹12克,乌梅30个。[制用法]水煎服。渴甚者加天花粉,大便稀溏加焦山楂。[适应证]糖尿病。

  • 青蒿鳖甲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青蒿二钱(6g)鳖甲五钱(15g)细生地四钱(12g)知母二钱(6g)丹皮三钱(9g) 【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用法】水…

  • 《危症难病倚附子 现代名医运用附子经验荟萃》

    内容提要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其性味辛温大热,善于温阳,但又绝不限于用治阳虚证。实践证明,无论是危急重症,还是慢性疑难病,附子都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正因为它应用范…

  • 治疗痢疾长期不愈,时发时止的中药方剂

    脾阳不振湿热蕴,下痢时发又时止。发时烦热欲呕吐,痢下脓血腹痛急。长期不愈时轻重,倦怠畏寒或肛坠。温运脾阳清湿热,治宜黄连党参桂。半夏干姜马齿苋,白术木香枣草配。 方药: 黄连8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