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调经。
【方名】芩术四物汤。
【组成】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兼清郁热。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3克,牡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中药处方(三)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清热,和血调经。
【方名】安经汤。
【组成】当归身4.5克,川芎1.
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出处】《医学正传》卷七。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方名】安冲调经汤。
【组成】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药处方(五)
【辨证】瘀血内阻,血瘀偏寒。
【治法】温经逐瘀。
【方名】加味牛膝逐瘀汤。
【组成】牛膝9克,桂心6克,赤芍6克,桃仁6克,当归6克,木香6克,牡丹皮6克,川芎3克,焦艾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六)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凉血清热。
【方名】生四物汤。
【组成】生白芍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生黄芩9克,川芎6克,生当归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门八法》卷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59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发方二十七

    生熟地黄各2500克。将两地黄研细,以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克,每日3次,白酒送下。本方药专力宏,可用于各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白发。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和不耐补泻的特点,结合其典型临床表现,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属中医伤寒少阴病兼表证,按表实里虚或上盛下虚来辨证施治,采用温阳化饮宣肺之法,以麻黄附子细…

  • 芙蓉出水话夏荷

    荷花常被作为夏季花卉的代表。在那三伏盛夏,骄阳似火,烤得人们唇干舌燥,心烦意乱,此时若能移步荷花塘畔,则风景如画,暑气顿消。你看那一池荷叶,厚重浑园、青翠欲滴;在荷叶的拥托之中,朵…

  • 肋间神经痛药膳18

    丹参红花炖牡蛎配方:丹参6g,红花6g,牡蛎300g,料酒20g,姜lOg,葱15g,盐4g。制作:丹参润透切片;红花洗净,牡蛎用稀盐水洗净,沥干水分,切成薄片;姜切片,葱切段。牡…

  • 产后祛斑的治疗

    产后祛斑的治疗在孕期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称为黄褐斑,由于它以鼻尖和两个面颊部最突出,且对称分布,形状像蝴蝶,也称为蝴蝶斑,它是由于怀孕后胎盘分泌雄孕激素增多而产生的,因存在个体差异,…

  • 葛根黄连汤加减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腹泻下脓血,里急后重腹坠疼。夏秋季节易发生,内伤生冷外湿暑。疫毒严重正难御,内陷厥阴和血营。突然高烧昏惊厥,中毒痢疾病非轻。 注:细菌性痢疾以腹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为特征。是…

  • 人参蛤蚧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人参蛤蚧散组成】2 【人参蛤蚧散方歌】3 【人参蛤蚧散方解】4 【人参蛤蚧散主治】5 【人参蛤蚧散医案】6 【医案分析】【人参蛤蚧散组成】 蛤蚧一对 甘草150g …

  • 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妇科被初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

  • 白果蒸鸡蛋治带下

    【原料】鲜鸡蛋1个,白果2枚。【制作】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用法】每日1次。【功效】敛肺气,止带浊。【主治】适用于妇女…

  • 口疮方八

    红柿不拘多少,糯米50克,蜂蜜少许。将红柿下筛取汁,和糯米煮粥,调和蜂蜜,做餐食。本方适用于热病口烦渴,于咳咯血,口疮舌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