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胃法治疗脐痈

少数脐痈病深殊,粘液尿液脐孔出。感染毒邪湿疹起,肿胀疼痛脓臭秽。胬肉高突口不收,条索硬结脐瘘成。患者面黄肢乏力,补脾益胃治相宜。参苓术芪赤白芍,半夏陈皮麦楂曲。外治参照一般痈,瘘管手术更相宜。

方药:

党参15g 茯苓10g 白术10g 黄芪15g 赤芍10g 白芍15g 姜半夏9g 陈皮8g 麦芽10g 山楂15g 神曲10g

注:少数脐痈症状深重特殊,发病时脐孔流出粘液或排出尿液,甚至引起湿疹,感染毒邪。肿胀疼痛,脓出臭秽,久不收口。脐孔胬肉高突,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索状硬结,表示脐瘘已成。患者伴有面黄无华,肢体困倦,神疲乏力等。治宜补脾益胃。

党参,茯苓,白术,黄芪补脾益气,强中健胃;赤白芍补血活血;姜半夏、陈皮、麦芽,山楂,神曲益胃健脾资运。全方有滋补运化之源,充实气血,盈后天而实先天,促痈愈合之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68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米醋金银花治咽喉炎

    米醋15克,加水30克,煮沸后加入金银花5克、桔梗2克,共煮三四分钟,滤出药液;另取生鸡蛋1个打一小孔,倒出蛋清入醋药汁搅匀,放火上熬成膏,用时用筷子挑一小块入口,每隔20分钟含化…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总之,该病属湿热,血热,湿阻,血…

  • 达原饮组成,加减运用

    达原饮 《温疫论》 【组成】 槟榔二钱(6g) 厚朴一钱(3g) 草果仁五分(1.5g) 知母一钱(3g) 芍药一钱(3g) 黄芩一钱(3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上用…

  • 《中成药疗病秘典》

    本文目录 1 内容提要2 编辑推荐3 目录内容提要越来越多的人生病吃药选择了大街小巷的药店购药,而购药更青睐于在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有效作用的中成药。为了帮助老百姓合理正…

  • 桃仁墨鱼可乌发养颜

    [组成]墨鱼(即乌贼鱼)1条,桃仁6克。[制法与用法]先将墨鱼去骨皮洗净,与桃仁同煮,鱼熟后去汤,但食鱼肉。可作早餐食之。[功效与应用]补益精气,通调月经,收敛止血,美肤乌发,除斑…

  • 遗尿偏方方剂7

    [方剂]乌药、益智仁、山药各等量。[制用法]酒煮山药为糊,其余两味研末为丸,每次10克,日服2次。[适应证]遗尿。

  • 治疗感冒的偏方11

    银花20克,茶叶6克,白糖50克。[制用法]水煎,每日1次,连服2~3天。[适应证]风热感冒。

  • 芙蓉花治老烂脚

    首先用凋谢后干枯的芙蓉花,放在水中浸泡直到花瓣变成透明蛋白丝状,就可贴于患处每天一换,第三天,把前两天用过的芙蓉花清洗后反过来继续使用,不出三天可长出新肉,到第四天可痊愈。

  •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睡觉流口水怎么办

    很多人睡觉的时候都会不经意的流口水,一般都是因为,睡姿不当、口腔卫生不好以及使用了一些药物引起的。而中医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脾精、脾气充足,涎液化生适量,上行于口而不溢出口外,若脾胃…

  • 男子性欲减退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肾阳虚衰。【治法】温补脾肾。【方名】紫石黄助阳方。【组成】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