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乌药散治疗因脾寒导致的小儿夜啼

婴儿夜啼有多因,脾寒心热血虚惊。长期夜啼不安睡,昼间嬉笑睡自如。

注:一岁以内哺乳婴儿夜间啼哭不停,或时哭时止,但白昼嬉笑如常,也能入睡,称为夜啼。

夜啼多由脾寒、心热,惊恐等引起。

婴儿夜啼因脾寒,夜间啼哭喜伏卧。食少便溏四肢冷,唇舌淡白面青白。治用加减乌药散,乌药香附草当归。木香远志钩藤桂,小香朱砂姜茯神。

方药:加减乌药散

乌药6g
香附6g
当归6g
甘草3g
木香3g
远志5g
钩藤6g
肉桂3g
小茴香2g
朱砂0.5g
生姜1g
茯神6g

注:面色青白,喜伏卧,唇舌淡白,四肢发凉症属脾寒。治宜温脾散寒。

乌药、香附、当归、木香、肉桂、小茴香、生姜温脾散寒;远志、钩藤、茯神、朱砂安神定志;甘草和中缓脾。诸药合用,脾温寒祛神安,则夜啼自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7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浙江、安徽、湖南等地。【药理成分】含挥发油、维生素A。有利尿、降血糖、抗凝血及强壮作用。【性味归经】甘、苦,温。入脾、胃经。【功效】腱脾益胃,燥湿…

  • 百日咳食疗方8

    五汁饮:荸荠汁、雪梨汁、红萝卜汁、白萝卜汁、鲜芹菜汁各60毫升。将以上食物洗净取汁,混合后隔水蒸15分钟,饮用,每日1剂,分3次服完。

  • 肺痨的病因病机,基于伏邪学说探讨肺痨辨治思路

    摘要:伏邪理论是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解释、引申、发展而形成的一套成熟又完整的理论体系。伏邪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伏邪是指伏气温病;广义伏邪是指一切伏而不…

  • 治疗便秘的偏方22

    苏子10克,全瓜蒌30克。[制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适应证]习惯性便秘或体弱、产后便秘。

  • 麻疹合并肺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疹毒陷肺肺郁闭,高烧不退疹突没。气憋鼻煽面青紫,精神萎靡舌红干。躁扰不宁脉细数,疹毒陷肺病非轻。清热透疹急宣肺,鲜茅鲜芦麻杏石。贝蒌苏子葶苈子,紫草赤芍银桑皮。 方药: 鲜茅根20…

  • 《金匮要略》肾气丸泄实机理浅晰

    摘要:肾气丸是一首广泛运用于临床的经典方剂,近现代医家对其讨论多以补虚为主,而对其泄实的一面少有重视,其实肾气丸是一个补虚与泄实兼顾的方剂,肾气丸方补虚确为本方重点,但其泄实的方面…

  • 化斑汤加减治疗结核病导致的高烧昏迷

    温热外感入心包,持续高热躁不宁。神昏谵语或抽搐,苔黄脉数舌绛红。开窍达邪清凉营,化斑加减膏知芩。鲜芦茅根翘青叶,牛黄地元连丹皮。 方药: 化斑汤加减: 生石膏30g 黄芩8g 鲜茅…

  • 清暑益气汤方歌方解,功用主治

     清暑益气汤 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

  • 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病因:患有此症之人大多暴饮暴食,有时又饥饿过度,以致伤到十二指肠壁,此症医法须下西医合作,效力才更迅速。以下3种秘方同时使用。药方:(1)樱桃1粒、樱桃汁1汤匙。在上午十点吃下。(…

  • 洁齿方九

    海蛤、琥珀、白石英、珍珠、玛瑙、光明砂各30克,麝香O.3克。药捣为散,于乳钵内重研令细,每日取柳枝打碎一头,点药揩齿。本方令齿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