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验方

紫癜皮下出瘀斑,小儿常见原因多。中医统称发斑病,斑分阳斑与阴斑。阳斑血热属实症,阴斑正虚血不归。过敏血小板减少,前者属阳后属阴。

注:紫癜为皮下出现瘀斑。小儿常见,病因复杂,属中医“发斑”范围。斑分阳斑与阴斑。阳斑为血热实症,如过敏性紫癜多属阳斑。阴斑为正虚血不归经,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阴斑。至于某些严重热性病发斑,如流脑发斑,则属“瘟斑”。

过敏紫癜血热壅,兼感风邪病骤发。初起斑点呈红色,高出皮面痒似疹。逐渐变紫成为斑,出没无常退骤出。虽然血热多实症,也有久病气虚生。

注:过敏性紫癜多属血热壅盛,兼感风邪而骤然发病。初起斑点多呈红色,且高出皮面,发痒,类似“疹”形。以后逐渐转变成紫色而成斑。且出没无常,一批刚退,二批骤出。虽然多属血热实症,但部分病例也有属久病气虚而不能摄血,或素体血虚火旺,血溢脉外所致。

过敏紫癜血热壅,兼感风邪病突发。下腿突现红斑点,多及臀部和上肢。色由鲜红变紫暗,发痒腹痛关节疼。重者呕血二便血,脉滑有力舌淡红。散风清热兼凉血,柴胡浮萍鲜茅根。银花连翘兰紫草,生地赤芍丹小蓟,痒甚芥防白藓皮,便血地榆炒槐米。尿血木通栀瞿麦,腹痛木香芍草医。关节疼痛加牛膝,桃红血藤透伸筋。久病不愈宜敛阴,乌梅白芨五味子。

方药:

柴胡8g 浮萍10g 鲜茅根20g 银花15g 连翘10g 板兰根10g 紫草10g 生地15g 赤芍10g 丹皮8g 小蓟10g

注:由于过敏性紫癜兼有斑与疹的特点,治疗应清热透邪和清热解毒并施。

柴胡,浮萍清热散风透邪;茅根,生地,丹皮,板兰根,小蓟,赤芍凉血止血;银花,连翘,紫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如瘙痒过重,可加芥穗6g,防风8g,白藓皮10g。便血,加地榆10g,炒槐米10g。尿血重者加木通5g,栀子8g,瞿麦9g。腹痛,加木香6g,白芍10g,甘草5g。关节疼痛加牛膝10g,桃仁3g,红花2g,鸡血藤9g,透骨草6g,伸筋草6g。久病不愈需要敛阴,可加乌梅8g,白芨5g,五味子10g。

相关文章:

大连翘饮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怎么引起的?治疗过敏性紫癜的10个中药方子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7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糖尿病的偏方3

    山药粥治糖尿病用料:山药30克,粳米60克。制法:将山药切成小丁,加粳米和适量的水熬成粥。用法:顿服。一日2次。

  • 红糖姜水的功效与作用,红糖姜水的做法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红糖姜水的功效与作用,红糖姜水的做法,红糖生姜水的营养价值,红糖生姜水的服法等知识。 本文目录 1   红糖姜水的功效与作用2 生姜红糖水的做法3   红糖姜水…

  • 善攻能补——蛇床子

    蛇床子又叫蛇米、野胡萝卜子、野茴香,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的果实。此物生于田野、河边、路旁等潮湿之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秋果实成熟时采集,晒干备用。现代研究证明,本品含蛇床子素,…

  • 治疗白发的偏方6

    桑白皮90克。将桑白皮锉细,煮5-6沸后,去渣,频抹鬓发,自不坠落。本方可为头发保健之剂,易得易用,老少皆宜。

  • 黑芝麻山药何首乌粉

    [原料]黑芝麻250克,山药250克,制何首乌250克。[做法]将黑芝麻洗净,晒干,炒熟,研为细粉。将怀山药洗净,切片,烘干,研为细粉。将制何首乌片烘干,研为细粉,与芝麻粉、山药粉…

  • 痔疮5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

  •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2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1 小茴香食谱3 小茴香常用配方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小茴香的功效: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

  • 温脾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附子 人参 芒硝各二两(各6g)大黄五两(15g)甘草二两(6g) 【方歌】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用…

  • 民间偏方验方秘方大全(二)

     √白芨方治疗眼外伤 白芨60克,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取汁200毫升,2次煎液混合备用。另取10平方厘米的多层纱布,放入白芨液中,浸泡3…

  • 抗皱方十三

    鹿角霜60克,牛乳75克,白蔹、川芎各30克,天门冬45克(去心、焙)、酥90克,白芷、白附子(生用)、白术、杏仁各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药捣罗为末,入杏仁膏研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