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验方

紫癜皮下出瘀斑,小儿常见原因多。中医统称发斑病,斑分阳斑与阴斑。阳斑血热属实症,阴斑正虚血不归。过敏血小板减少,前者属阳后属阴。

注:紫癜为皮下出现瘀斑。小儿常见,病因复杂,属中医“发斑”范围。斑分阳斑与阴斑。阳斑为血热实症,如过敏性紫癜多属阳斑。阴斑为正虚血不归经,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阴斑。至于某些严重热性病发斑,如流脑发斑,则属“瘟斑”。

过敏紫癜血热壅,兼感风邪病骤发。初起斑点呈红色,高出皮面痒似疹。逐渐变紫成为斑,出没无常退骤出。虽然血热多实症,也有久病气虚生。

注:过敏性紫癜多属血热壅盛,兼感风邪而骤然发病。初起斑点多呈红色,且高出皮面,发痒,类似“疹”形。以后逐渐转变成紫色而成斑。且出没无常,一批刚退,二批骤出。虽然多属血热实症,但部分病例也有属久病气虚而不能摄血,或素体血虚火旺,血溢脉外所致。

过敏紫癜血热壅,兼感风邪病突发。下腿突现红斑点,多及臀部和上肢。色由鲜红变紫暗,发痒腹痛关节疼。重者呕血二便血,脉滑有力舌淡红。散风清热兼凉血,柴胡浮萍鲜茅根。银花连翘兰紫草,生地赤芍丹小蓟,痒甚芥防白藓皮,便血地榆炒槐米。尿血木通栀瞿麦,腹痛木香芍草医。关节疼痛加牛膝,桃红血藤透伸筋。久病不愈宜敛阴,乌梅白芨五味子。

方药:

柴胡8g 浮萍10g 鲜茅根20g 银花15g 连翘10g 板兰根10g 紫草10g 生地15g 赤芍10g 丹皮8g 小蓟10g

注:由于过敏性紫癜兼有斑与疹的特点,治疗应清热透邪和清热解毒并施。

柴胡,浮萍清热散风透邪;茅根,生地,丹皮,板兰根,小蓟,赤芍凉血止血;银花,连翘,紫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如瘙痒过重,可加芥穗6g,防风8g,白藓皮10g。便血,加地榆10g,炒槐米10g。尿血重者加木通5g,栀子8g,瞿麦9g。腹痛,加木香6g,白芍10g,甘草5g。关节疼痛加牛膝10g,桃仁3g,红花2g,鸡血藤9g,透骨草6g,伸筋草6g。久病不愈需要敛阴,可加乌梅8g,白芨5g,五味子10g。

相关文章:

大连翘饮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怎么引起的?治疗过敏性紫癜的10个中药方子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7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症状有哪些,风寒感冒偏方,食疗方法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风寒感冒2 风寒感冒的症状3 风寒感冒的预防方法4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5 风寒感冒偏方6 风寒咳嗽食疗7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8 风寒感冒头痛怎么办什么是风寒感…

  • 《经典方剂活学妙用》

    《经典方剂活学妙用》从中医辨病、辨状态的观点出发,从每一个经典方剂的气味治疗状态进行辨析,与患者的症状表现相对应,对组成方剂的气味及药理作用进行阐述,并对方剂的治疗范围进行了分类。…

  • 什么是治燥剂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用以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燥证有外燥与内燥之分。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证,因秋令气候有偏寒、偏热之异…

  • 四海舒郁丸与昆布丸治疗甲状腺肿大

    颈前结块弥漫肿,如囊如袋下垂胸。胸闷发憋或咳嗽,吞咽困难青筋出。四海舒郁加减治,昆布化裁都适中。情志郁结胸闷痛,郁金香附枳柴胡。痰瘀互结有结块,棱莪丹参牡蛎功。胸闷发憋难忍受,郁金…

  • 蒜头冰糖治感冒

    将去膜的蒜头约100克浸在装有冷开水的密闭容器中六七个小时后,用纱布将蒜头滤清加入打碎的适量冰糖,再用小罐子装好,一同密封,要用时打开即可。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二匙药液进行漱口,一…

  • 《当代中药外治临床精要》

    本书是首届全国中药外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文章382篇,分为理论研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偏验方运用选介等6大部分。

  •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气亏虚,心血瘀阻,肝肾精亏

    傅某,女,42岁,干部。初诊:1978年9月26日。患高血压已10余年,高时达240/130mmHg,近两年出现心累、心悸、气短,胸前区刺痛。近两月病情加重,一日晕厥数次,血压16…

  • 《解密300种中药经典配方》

    本文目录 1 内容简介2 作者简介3 图书目录内容简介中药配方是古人用药经验的累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结晶。从《神农本草经》至《新修本草》,再到《本草纲目》,从官方出版的各类药典…

  • 健骨强腰方8

    淮山药50克,牛奶100克,甜杏仁20克。将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研细;山药洗净,去皮,切碎;与杏仁、牛奶混合,绞取汁液,加热煮沸,停火。每日2次。现代研究表明,山药水提取液作用于…

  • 大黄甘草散治小儿夜啼

    药物:大黄、甘草以4:1配制。用法:上药共研末,每天3次每次06克,用蜂蜜送服。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属胃肠积滞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