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小儿积滞食积

食积脾胃运失职,日久气耗成疳积。积滞为实疳为虚,症侯复杂有多因。食滞中焦运不健,食欲减退恶心呕。腹胀腹泻体消瘦,疲乏懒动倦无力。食滞生热为滞热,又添烦躁和好哭。尿黄便干眠不实,喜饮颊红手足热。积滞日久虚象露,遂转疳症面苍黄。脸起虫斑为虫积,嗜食泥土和腹疼。

注:疳积即积滞和疳症。积滞也叫食积,食滞或停食。多为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疳症是积滞日久,耗伤正气,气阴俱伤,虚象毕露。疳症是儿科四大症(痘、疹、惊、疳)之一。

小儿脾胃功能薄弱,再加上不知饥饱,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油腻和甜食,以致食滞中焦,造成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以致食欲减退,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如果食滞未得到及时医治,继而产生滞热,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又发生烦躁好哭,尿黄便干,夜寐不实,手足心热,口渴喜饮,两颊发红等症状。

如积滞日久不愈,正气耗损,最后虚象毕露,遂转疳症。呈现面色苍黄,全身高度消瘦,头发稀疏枯黄等。

如为虫积,则脸起虫斑,腹痛,嗜异食(喜吃泥土,头发,灰渣)等症状。

乳食停滞运失调,胃纳减退恶心呕。吐食(奶)不化腹胀硬,腹泻不化烦躁哭。苔白厚腻脉滑实,调中和胃化食积。陈半藿香莱菔炒,苓芩竹茹焦三仙。

方药:

  保和丸,橘皮竹茹汤加减:

陈皮10g 藿香6g 姜半夏6g 茯苓10g 黄芩6g 炒莱菔子6g 竹茹6g 焦三仙20g

注: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薄弱,乳食停滞,脾胃功能失调,故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吐出不化奶块(乳幼儿)或食物(幼儿),腹胀而硬,腹泻大便不化,烦躁哭闹等。

积滞治疗以克消为主。

焦三仙,莱菔子化食消积导滞;陈皮,霍香理气开胃化浊;黄芩,竹茹清热和胃止呕;茯苓,姜半夏醒脾和胃,降逆化浊,止呕止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80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佝偻病方六

    鸡蛋皮若干。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

  • 良附丸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摘要] 目的 评价良附丸饮片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胃脘痛患者150例,依据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良附丸饮片汤剂、良附丸饮片汤剂安慰剂…

  • 口疮方九

    灶心土、竹叶等量。将灶心土煎水澄清,清液煎竹叶,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心脾阴液不足,虚火妄动上炎口舌的口腔溃烂。

  • 白血病方剂6

    壁虎、蜈蚣各30条,汉三七30克,朱砂、皂角各15克,枯矾40克;青黛、乌蛇各50克,白僵蚕25克。[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2克,每日2次。并配合内服汤剂: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

  • 带下偏方2

    组成:当归、生黄芪各30克,贯众炭、白芍炭各15克,三七粉(冲服)6克,冬桑叶14片。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用于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所致的赤白带下。

  • 盐漱法

    用一杯温开水,加入一茶匙食盐。将盐水含于口中,然后使劲反复鼓漱,接着用牙刷反复刷两三分钟,除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外,还有消炎灭菌的作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偏方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受寒着凉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

  • 急性咽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风热在表。【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名】疏风清热汤加减。【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甘草2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赤芍…

  • 失眠症的自我调节须知

    睡眠卫生与整体的生活习惯有关。只要遵照下列的一些方法,坚持不懈,即使不用其他治疗,部分失眠症也可以得到改善。环境因素须知:布置好卧房;睡眠应当在安全、舒适、安静和令人放松的地方;仔…

  • 温脾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附子 人参 芒硝各二两(各6g)大黄五两(15g)甘草二两(6g) 【方歌】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