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方加味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本属“消渴”,口渴多饮和尿多。多食消瘦尿混浊,脾肺肝肾病因多。嗜酒肥甘伤脾胃,纵欲伤阴肝郁火。内热蕴结灼津液,肺肾阴虚发消渴。

注: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形体消瘦,多尿,尿液混浊为特征。

平素嗜酒无度,喜食肥甘厚味,以致损伤脾胃,酿成内热。或纵欲不节,精损阴伤,肾阴亏虚,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诸多因素,蕴结而化燥火,灼伤津液,致使肺、肾阴虚燥热,发为消渴。

胃火熏灼伤肺津,烦渴多饮小便频。口干舌燥舌质红,便常脉数苔薄黄。生津清热急泻火,宜服加味消渴方。葛根知母细生地,花粉竹茹芦麦冬。沙参石斛鲜茅根,石膏黄连太子参。

方药:

消渴方加味:

天花粉20g 麦冬15g 淡竹茹10g 鲜芦根20g 葛根10g 生石膏30g 鲜茅根30g 知母10g 细生地15g 太子参30g 黄连6g 鲜石斛20g 沙参15g

注:胃热灼津,发为消渴,此为上消。胃火熏灼,胃津被耗,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舌质红绛,舌苔薄黄。胃津被灼,精气不能转输于肺,肺津不足,因之欲饮水自救,但因肺气不足,不能治节,水液直趋于下,故小便频数量多,

天花粉,生地,葛根,鲜石斛,鲜芦根生津止渴,滋阴益胃;黄连清心泻火除烦;知母、竹茹,鲜茅根,生石膏清泻胃热:沙参,麦冬,太子参养阴生津,止渴除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94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落枕

    (睡觉时由枕头或姿势不适,而引起的颈痛)韭菜汁加热(不烧开)擦颈部,日擦七八次,2~3天便可治好。

  •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制香附15克,复方阿司匹林0.5克。制用法:香附研末,取5克与复方阿司匹林温开水冲服。日1次。疗效:治疗100余例,均于1—2剂后痊愈。

  • 治疗荨麻疹偏方9

    处方:柴胡12g、白芍9g、当归12g、五味子9g、乌梅6g、炒天虫12g、蝉衣6g、钩藤9g。煎法:清水浸泡1小时;加热至沸腾半小时;得量200ml为好;上下午各一煎;饭后一小时…

  •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84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

  • 桂附地黄丸加减治疗下元虚冷导致的小儿遗尿症

    遗尿尿床同病名,三岁以上病态成。下元虚冷脾肺虚,小便自遗睡眠中。 注:遗尿是指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三岁以内小儿由于智力未全,排尿习惯未成,故遗尿不属病态。三岁以上小儿如经常尿床,则…

  • 肺癌共8方

    方剂1沙参、怀山药、鱼腥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天冬、麦冬、桑叶、知母、川贝、阿胶(烊冲)各9克,茯苓12克,生地15克,三七、甘草各3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胸痛加赤…

  • 慢性前列腺炎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医治疗

    摘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所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来源于《内经》,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慢性前列腺炎(…

  •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朱某,女,49岁,纺织厂职工。初诊:1979年7月17日。主诉因过食柿子后胃脘常感不适、心下胀痛,反复发作已近10年,稍食油腻即腹泻。经胆囊造影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近年病情加剧,疼痛…

  • 乳房硬块验方

    1.豆芽菜(绿豆芽)炒金针。做法:豆芽菜半碗、金针(金针菜)20支,金针先泡水浸软,花生油先下锅,待油热时,金针先下锅炒几下,然后再放下豆芽菜,炒熟添下些味素、盐,连续服用5天,功…

  • 胃癌方八

    棉花根60克,白茅根15克,藤梨根、半枝莲各60克,车前草15克,大枣3个。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为浙江温州抗癌研究小组治疗胃癌的验方,功能解毒化瘀,益气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