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现代名,中医“头痛”“眩晕”属。头痛头晕时发止,头重脚轻步不稳。血压升高易烦躁,肝肾失调病因生。肾水亏乏不养肝,肝阴耗损热冲升。

注:高血血属中医“头痛”、“眩晕”范围。临床以头痛、眩晕、时发时止、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血压升高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多由阴阳失调所致。如郁怒伤肝,肝血耗损,郁结化热而上冲;肾阴不足,肾水亏乏,不能养肝,即所谓水不涵木,而致阴虚阳亢,导致肝肾阴阳失调而发生本病。

肝郁化火阳上扰,头痛眩晕面目红。口苦咽干烦躁怒,舌红尿黄脉弦数。清泻肝热兼养阴,龙胆泻肝加减宜。龙胆柴芩芍生地,菊花栀子决明子。便燥加军生石膏,头痛眩重夏珍薇。肝风欲动肢颤动,天麦二冬地龙钩。肝胆火升面目赤,赤芍茅根连密蒙。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 黄芩10g 细生地20g 杭菊花15g 柴胡10g 生栀子12g 白芍15g 决明子30g

注:郁怒伤肝,肝郁化火,肝火上壅,故头痛、眩晕、面目红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血压升高。肝郁化热,火热灼阴,故小便黄少,舌质红绛,脉象弦数且有张力

龙胆草,黄芩泻肝胆之热;生地,白芍清热养阴柔肝;栀子,菊花,决明子泻火除烦,凉肝胆,清头目;柴胡平肝气,抑肝阳。全方有清肝泻火,育阴降压之效

如大便燥千,可加大黄8g,生石膏20g清热泻火,导滞通便。头痛眩重加白薇10g,夏枯草15g,珍珠母20g清热镇逆,止眩止痛。肝风欲动,肢颤动者,可加天冬10g,麦冬10g,地龙10g,钩藤10g以养阴柔肝,凉肝清热,镇痉熄风。肝胆火热上升,两目红赤,可加赤芍10g,白茅根30g,黄连6g,密蒙花10g清肝凉血,清热凉胆。

相关文章:

龙胆泻肝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09月11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舌头痛09月10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05月21日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临床观察04月28日龙胆泻肝汤合大黄附子汤治疗妇科病举隅03月25日《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龙胆泻肝汤》05月08日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06月26日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16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

  • 抗皱方四

    鸡子3枚。酒浸鸡子,密封4-5日即成,用时,取其蛋清敷面。本方润肤,白面,减皱。

  • 大承气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所主之证必须俱备痞、满、燥、实、坚,推究其病理,缘于胃肠实滞不去,实滞不去,缘于腑气不通,腑气不通,缘于燥热内扰。治宜峻下热结。方剂组成:大黄四两(酒洗)厚…

  • 《糖尿病名医选方用药》

    《糖尿病名医选方用药》主要介绍了中西医诊治糖尿病的临床知识,糖尿病的西医诊断、治疗用药,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名医诊治经验、名医效验方、中药优选经验、药对、单味药应用经验及常用中药…

  • 清经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止

    日久不止恶露行,质稠味臭色鲜红。口舌干燥面色赤,舌红脉细血热行。清热益阴和止血,加减清经生地元。黄芩地骨贯牡蛎,仙鹤旱莲生白芍。 方药: 清经汤加减: 生地15g 地骨皮13g 生…

  • 九仙散方歌,功效与作用

    九仙散 王子昭方,录自《卫生宝鉴》 【组成】 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 阿胶 乌梅各一两(各30g) 贝母半两(15g) 罂粟壳八两(240g),去顶,蜜炒黄 【用法】 …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0

    三棱、莪术、黄连各20克,黄柏、黄芩各15克,桂枝、茯苓各20克,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各15克,茜草、白头翁、半枝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

  • 肺癌方二十一

    南北沙参各、天冬、麦冬各30克,瓜蒌皮、大贝、桑白皮各15克,仙鹤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小蓟炭1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日1剂。本方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方,功能…

  • 治疗荨麻疹偏方8

    处方:生芪15g、党参12g、白术12g、川芎9g、防风6g、当归12g、红花9g、白蒺藜12g、炙甘草3g。(四)肝阴不足型荨麻疹方症状: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易发火。皮…

  •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郁金的副作用与禁忌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解郁 郁金为血分之气药,既理气,又化瘀,辨证为气滞血瘀者常用本品。   临床上有气滞血瘀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胸闷胸痛或伴心绞痛、慢性肝病或伴门静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