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饮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桂苓甘露饮组成】2 【桂苓甘露饮方歌】3 【桂苓甘露饮方解】4 【桂苓甘露饮主治】5 【桂苓甘露饮医案】6 【医案分析】【桂苓甘露饮组成】

茯苓30g 甘草6g 白术12g 泽泻15g 官桂3g 石膏30g 寒水石30g 猪苓15g 滑石30g

【桂苓甘露饮方歌】

桂苓甘露用三石,五苓散中加甘草,暑湿霍乱小便赤,清热利湿治法卓。

【桂苓甘露饮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乃暑热侵袭,湿热蕴结所致。暑热盛于外,则身热;暑热上攻于头,则头痛;暑热伤津,则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短少;暑湿壅滞气机,则肢体困重;舌红,苔黄,脉浮或数,皆为暑湿内扰外斥之征。治当清热解暑,化气利湿。

方中石膏、寒水石清解暑热,生津止渴,为君药。湿阻气机,以滑石、泽泻、茯苓、猪苓清热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与石膏、寒水石相用,增强清解暑热利湿,共为臣药。脾主化湿,以白术健脾益气燥湿,以使脾能运化水湿;湿得温则化,以官桂温阳化气,使湿得阳而化,兼防寒凉药凝滞,共为佐药。甘草清解暑热,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清热解暑,化气利湿之效。

配伍特点:清热之中以利湿,分清化浊;健脾之中以温阳,化气治湿。

【桂苓甘露饮主治】

暑湿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及霍乱吐下。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暑湿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热,烦渴引饮,肢体困重,舌红,苔黄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暑热明显者,加黄连、竹叶,以清泻暑热;若口渴明显者,加芦根、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若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蛎,以敛阴止汗;若气虚者,加沙参、党参,以益气养阴等。

3.注意事项:阳虚者慎用本方。

【桂苓甘露饮医案】

患者男,17岁,2006年7月12日初诊。患者6月初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在37.5~38.5°C之间,上午轻,下午重。曾住院治疗半月,检查未见异常,抗生素及中药治疗无效,遂休学回家接受中医治疗。症见:发热,T38.5°C,伴有口干,乏力,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溏(1日2~3次),舌红苔白腻,脉濡数。结合发病季节,诊为暑湿证。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半月,药后大便转正常,食欲好转,但发热不退,后改用桂苓甘露饮加味。茯苓15g,甘草6g,白术12g,泽泻15g,肉桂3g,石膏30g,滑石30g,寒水石30g,猪苓15g,佩兰10g,青蒿10g,芦根30g。共用此方加减治疗10 天,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恢复上学。 (摘自《中华中西医杂志》

【医案分析】

“发热,体温在37.5~38.5°C之间,上午轻,下午重”,似是潮热。阴虚、湿温、热积?“小便黄,大便溏(1日2~3次),舌红苔白腻,脉濡数”,看来是湿热!“口干”,若想喝水是“热"偏重,不想喝则是“湿”偏重。“乏力,食欲不振”不一定是气虚,因为脾胃最恶湿热。况且无齿痕舌、无力脉等进一步佐证,一般先不处理,最多加点消食药,湿化胃口会自开。所以本案是较典型的湿温潮热。作者又考虑到发病季节,名其为暑湿证(仍是湿温范畴,只不过治疗上偏好一些常用的祛暑方和季节性的药材)。采用了三仁汤(杏仁、白豆蔻、苡仁、竹叶、厚朴、通草、滑石、半夏)合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去滑石、竹叶加藿香、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加减治疗半月,结果“大便转正常,食欲好转”,湿已大为好转,但“发热不退”。证明上方仅利湿热是不行的,要加直接清热燥湿药。故作者改用利湿与清热均强的桂苓甘露饮,再加清热化湿的佩兰、青蒿和清热生津利尿的芦根,又10剂而收全功。一开始苔白腻而非黄腻,烧也不高,作者未加直接清热的药应不为错。

治病时心要稳,初上临床时不要焦虑:“这么多症状我几包药就能减轻啦?一些症状没改善会不会很丢脸?”饭要一口一口吃,可以先挑有把握的先处理。只要交代病人,这个方子如果开对了,其中哪几个症状应该要有明显的改善(心里这点底气应该要有,否则就确实不合格了),病人就会安心,后面效果如何都会理解你的。有时多种病机、较为复杂时,要是想着一下子全部好转,反而容易使方子顾此失彼、药力分散,效果反而不好。哪怕是对任何一方面病机都没有十分把握,试探性治疗也是临床常有的事,不要急着崩溃信心。把可能的几个病机挑紧要的、病人反映强烈的一一试治。哪怕经验丰富的老名医,也不敢说对所有来诊病人的病机都有十分把握,所以遇事不要慌。

当然,这都是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而言,因此大家不要轻视教材,不要好高骛远。学习要有计划,进步得一点一点来。教材虽然是最典型的,与每一个病人会稍有差异,但是学几何可以不学直线吗?可以不学三角形吗?可以不学勾股定理吗?只有最基本的都学会了,才能从里面生出扎实的变化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颈椎增生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经络不畅。【治法】益肾养血,和络止痛。【方名】益肾坚骨汤。【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

  • 小儿营养性贫血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喂养不当,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司,生化气血不足。【治法】补气生血,健脾和胃。【方名】补血灵糖浆。【组成】制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熟地30克,当归30克,炒…

  • 治疗脱发的偏方2

    白矾、郁金各等分。将白矾、郁金制成丸,每次4-5克,每日2次。

  • 老人小便不通方

    酒黄柏9克、百节草9克、当归15克、榆白皮9克、白檀香9克、川草解9克、湖泊4.5克。以上药物用水煎服,一日一剂。

  • 闭经常用有效治疗偏方

    闭经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本病的发生有虚有实。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

  • 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汗、贝母、蜂蜜等中药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秋梨味酸甜、性寒凉,能生…

  • 高血压的偏方5

    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压用料:花生米、醋各适量。制法:花生米放在醋中浸泡7天。用法:每日早晚各吃10颗。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一次。功效:清热、活血。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 带下病的偏验方

    验方组成:向日葵茎30克。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附注:此症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有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下五色带下等,而白色粘液,绵绵如带…

  • 健体滋补方9

    豆腐、鸡血熟料各100克,皆切成细条,黄精10克,以冷水发透,山药50克切条,鸡汤500克,盐、黄酒、味精、淀粉汁适量,笋片或黄瓜片少许。将豆腐、血豆腐、黄精、山药放入砂锅中,兑加…

  • 肾气丸的临床新用

    该方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等篇。组方:干地黄24 g,山茱萸12 g,山药12 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 g,桂枝3 g,炮附子3 g。功能:补肾壮阳,化气行水。主治: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