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黄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泻黄散组成】2 【泻黄散方歌】3 【泻黄散方解】4 【泻黄散主治】5 【泻黄散医案】6 【医案分析】【泻黄散组成】

藿香叶10g 栀子(碎)6g 生石膏(先)15g 生甘草10g 防风20g

【泻黄散方歌】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泻黄散方解】

本方证是由脾胃伏火熏蒸于上所致,方用生石膏入脾经清解伏火;栀子清热利尿除烦;防风疏散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藿香理气和中,化湿醒脾,与防风配伍,振复脾胃之气机;甘草和中泻火,可缓调中上二焦,使泻脾而无伤脾。全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

【泻黄散主治】

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小儿脾热弄舌等。

【泻黄散医案】

患儿,男,5岁,因“口疮”伴发热3天,在当地输注“双黄连”、“菌必治”治疗,由于病情未见好转故来我院中医门诊治疗:面红目赤,T39.5°C,频频流涎,颊黏膜及舌面均见红肿糜烂,口唇肿胀。故给予泻黄散清泻脾胃湿热:藿香6g,焦栀子6g,生石膏48g,防风6g,甘草3g,1剂后热退,4剂以后诸证皆退。随后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调理,随访数年未再发作。 (摘自《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医案分析】

患儿高烧而“面红目赤.....颊黏膜及舌面均见红肿糜烂,口唇肿胀”,一派实火上炎之象。凡上炎病人要逆其病势,清、泻并用。本案可考虑导赤散、凉膈散、龙胆泻肝汤等加减。但患儿还有“频频流涎”,似是脾胃积热。又口唇红与肿并见,多判断为脾胃伏火(舌红、肿并见者多判断为心脾积热)。二者结合,患儿为脾胃伏火的可能性极大,故可用泻黄散的清中有散、又兼发越之法。作者将方中生石膏的用量大增,可能考虑与一般脾胃伏火相比,本案全身体温升高十分的明显。本案石膏量若换算为成人用量会显得更惊人。顺便提一句,重剂石膏治毒热疫病是名医余师愚的专长。作者减少了防风用量,历史上对此方重用防风就有争议。多数支持引木疏土、发越伏火之说,也有人认为没说服力、当减。结果4剂后基本痊愈。

值得一提的是,唇与舌同时红肿胀是罕有的,病势上是有点吓人的,何况是小儿。从本案看,泻黄散正是其克星。胃火多在龈、齿、舌面,脾火多在口唇、舌体,看来二者确实是有区别的。历史上用防风来疏散脾气虽未得到公认,但喜用此点的医家也不止一两家。本案既是脾有郁火致肿胀,笔者觉得还是应该保留。至于是否如钱乙定的那么大量,从本案来看,似亦无此必要。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2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二辑:龙胆泻肝汤》

    编辑推荐龙胆泻肝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甘草、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组成。具泻肝经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本书系统介绍了龙胆泻肝汤的来源、发…

  • 麻疹合并肺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疹毒未净内陷于肺,灼津成痰,耗伤肺阴。【治法】清热化痰,养阴解毒。【方名】加减前胡汤。【组成】前胡3克,杏仁3克,桑叶3克,知母3克,麦冬3克,金银花9克,天…

  • 慢性心肌梗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机郁结,血脉瘀阻。【治法】活血通络。【方名】通梗汤。【组成】九香虫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丹参12克,三七粉3克,木香6克。【用法】…

  • 胆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方名】胆道排石汤。【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1

    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 罗汉果茶

    [配方]绿茶1克,罗汉果20克。(民间验方)[用法]罗汉果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即可,分3~5次饮,每日1剂。[功效]止咳化痰。用于百日咳、风热咳嗽不止。

  • 葱白、生姜治感冒

    用料:葱白4段、生姜5片。制法:把葱白、生姜放入水中煎煮。用法:当茶水饮用。

  • 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11

    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 流口水

    (成人、老人睡觉流口水方法同)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磨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二次,服完即可,(儿童用白糖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