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莨菪

东莨菪
(《中国药植图鉴》)

【异名】唐充(藏名)。

【来源】为茄科植物东莨菪的根茎。

【植物形态】东莨菪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结节状。茎高30~60厘米,基部有鳞片。叶互生,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花单生于叶腋,有细花梗,下垂;花萼钟形,萼简短,先端有5齿;花冠阔钟形,先端5浅裂,紫褐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子房近2室,花柱线形,柱头扩大,胚珠极多数。蒴果球形,中部以上环裂。花期5月。
我国东北有栽培。生于草原及阳台周围、路边、山麓等处。

【采集】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弯曲,长约历厘米,径约3厘米余,外表灰褐色而有皱纹;结节上部有凹陷的茎痕,下面有粗而短的须根或根痕。断面颗粒状,呈粉白色。无臭气,味苦。

【性味】性温,味麻:有剧毒。

【归经】入心、肝、肺经。50厘米。茎由基部分歧,枝斜上,多曲折,坚硬,具条纹状角棱,幼时密被散射状分枝的毛,后渐光滑,草绿色。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至线形,长2~7厘米,宽1~7毫米,基部渐狭,先端具刺尖,全缘,具散射状分枝毛,叶脉凸出,平行。叶状苞卵形,先端渐尖,具刺尖;花两性,花穗无柄腋生,无花被;雄蕊3,花丝锥形,膜质,花药卵圆形;子房具2柱头。胞果圆形或椭圆形,两面均平,或背面稍凸,具膜质翅,先端二叉分歧。种子扁平,直立,圆形,胚乳粉质,胚环形。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于沙丘及砂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拾遗》:"味甘,性温。"

【功用主治】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

①《本草拾遗》:"益气轻身,坚筋骨。"

②《康熙几暇格物编》:"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

③《药性考》:"清热消风。"

④《纲目拾遗》:"通利大肠,消宿食,治噎膈反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4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榧花

    榧花(《本草拾遗》) 【异名】棑华(《别录》)。 【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花,植物形态详"榧子"条。 【性味】《别录》:"味苦。" 【功用主治】《别录》:"主水气,去赤虫。"

  • 猪苓

    猪苓(《本经》) 【异名】豕零(《庄子》),猳猪屎(《本经》),豕橐(《庄子》司马彪注),豨苓(《韩昌黎集》),地乌桃(《本草图经》),野猪食(《东北药植志》),猪屎苓(《四川中药…

  • 八角枫花

    八角枫花(《四川中药志》) 【别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 【采集】6月采。 【功用主治】《四川中药…

  • 岩凤尾蕨_岩凤尾蕨是中成药吗_岩凤尾蕨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凤尾草、粗金鸡尾、楚箭草 性味:甘;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敛肺止咳;定惊;解毒。主泄泻;痢疾;淋证;久咳不止;小儿惊风;疮疖;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

  • 合欢

    合欢   【释名】 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 (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1、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2、跌打…

  • 桃叶

    桃叶(《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叶。植物形态详"桃仁"条。 【化学成分】桃叶含糖甙、柚皮素、奎宁酸、番茄烃、鞣质(约100毫克%)和少量腈甙。 【药理作用】不同品种…

  • 野猪头骨

    野猪头骨(《纲目》)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头骨,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邪疟。" 【选方】治积年下血:野猪头一枚,桑枝一握,附子一枚。同入瓶内煅过为…

  • 酸水草

    酸水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眼子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抱茎眼子菜,又名:穿叶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

  • 冬青叶

    冬青叶(《本草拾遗》) 【异名】四季青叶(江苏)。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叶片,植物形态详"冬青子"条。 【化学成分】叶含两种抑菌成分,其中之一是原儿茶酸,另含挥发油、黄酮类。 …

  • 辽瓦松_辽瓦松的功效与作用_辽瓦松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瓦松、干滴落、酸塔、酸溜溜 性味:酸;平;有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痢;解毒敛疮。主泻痢;便血;崩漏;疮疡;烫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