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蒿1

角蒿1
(《唐本草》)

【异名】羊角草(《东北植物药图志》),羊角蒿(《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羊羝角棵(《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

【植物形态】角蒿
一年生草本,高35~100厘米。茎直立,具纵沟纹及棱角。叶互生;叶片2~3回羽状深裂,最终裂片狭线形,长0.5~1.5厘米,宽2~3毫米,先端锐尖,全缘,近革质;柄长1~3厘米。疏总状花序顶生;通常具3~5朵花,有时1花单生茎顶;苞片3枚,锥形;花梗短;萼钟状,5深裂,先端锐尖;花冠漏斗形,紫色,先端5裂,裂片钝圆,最下1片较小;雄蕊4,2强,花丝丝状;子房上位,2室,柱头2裂。蒴果长角状,略向外弯曲,长5~10厘米,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2裂。种子多数,圆形或矩圆形,周围具翅。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于山坡、田野及路旁。分布东北、华北至西南各地。

【采集】7~8月间,割取茎叶,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略具细棱或纵纹,光滑。叶多破碎或脱落。茎上部具总状排列的蒴果,多开裂,内具中隔;种子扁平,具膜质的翅。茎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淡。
本品在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作透骨草入药。参见"透骨草"条。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苦,平,有小毒。"

②《医林纂要》:"辛苦,寒。"

【功用主治】治口疮,齿龈溃烂,耳疮,湿疹,疥癣,阴道滴虫病。

①《唐本草》:"主甘湿霞诸恶疮有虫者。"

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干湿皮疹,阴道滴虫病,疥疮,齿龈腐烂及耳疮,烧灰涂擦。风湿痹痛、筋骨疼痛,煎汤熏洗。"

【用法与用量】外用:烧存性研末掺,或煎汤熏洗。

【选方】①治齿靳宣露:角蒿灰夜敷靳间使满,勿食油。(《千金方》)

②治口中疮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疮:角蒿灰敷之。有汁吐之,不得咽也。(《千金方》)

③治小儿口疮:角蒿灰贴疮。(《小儿宫气方》)

④治月蚀耳疮:蒿灰掺之良。(《濒湖集简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花拐藤根

    花拐藤根(《泉州本草》)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 【植物形态】帘子藤,又名:花拐藤。常绿攀援藤本。枝柔弱,平滑,圆柱形;幼枝微被短茸毛。叶对生,软纸质,近卵形或卵状长方…

  • 竹卷心

    竹卷心(《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几种常见的竹,其幼叶在民间一…

  • 枸骨树皮

    枸骨树皮(《本草拾遗》)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枸骨叶"条。 【化学成分】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淀粉。 【性味】①《纲目》:"微苦,凉,无毒。" ②《…

  • 山核桃

    山核桃(《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山蟹(《中国树木分类学》),山核(《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根皮、外果皮、种仁。 【植物形态】山核桃落叶、乔木,…

  • 滇常山花_滇常山花的主要功效_滇常山花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乌药花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止血;止带。主崩漏;带下;治妇人红崩,水煎,点水酒服。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 原形态:滇常山,藻…

  • 胡桃花

    胡桃花(《重庆草药》) 【来源】胡桃科植物胡桃,详"胡桃仁"条。 【功用主治】泡酒涂瘊子(疣)。

  • 黄麻梗虫

    黄麻梗虫(《纲目拾遗》) 【异名】黄麻虫(陶华),麻虫(《百草镜》)。 【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 【功用主治】治疔疮。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研调涂。 【选…

  • 紫花鱼灯草_紫花鱼灯草有副作用吗_紫花鱼灯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天奎草、千年老鼠矢、爆竹花、断肠草、羊不吃、野芹菜、烫伤草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疮疡肿毒;疥癞顽癣;湿疹;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布荆

    布荆(《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五指疳、五指风、山紫荆(《广西药植名录》),梅哈忍(傣名)。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山牡荆的根或树干心材。 【植物形态】山牡荆乔木,高达10~…

  • 斑竹壳

    斑竹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斑竹衣。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植物形态详"斑竹根"条。 【功用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去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