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丹2

接骨丹2
(《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赤火绳根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赤火绳,又名:火绳树、火索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叶互生,阔卵形至圆形,长8~15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主脉5~9条明显,上面绿色,被星状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灰黄色星状柔毛;叶柄长2~7厘米。腋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花黄白色;小苞片3~5;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无柄,密被短柔毛。蒴果卵状圆锥形,木质,长3厘米左右,具6~8棱,熟后6~8裂。
生于向阳干热的河谷地区疏林中。分布云南、贵州。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用主治】收敛止血,续筋骨。治外伤出血,骨折,烧烫伤,慢性胃炎,胃溃疡。

【选方】①治外伤出血:接骨丹,研末,外撒(加压)。

②治烧烫伤:接骨丹二两,凡士林一斤。煎熬后稍放冷,加入桉叶油2%搅匀备用。用时外涂。

③治慢性胃炎,胃溃疡:干接骨丹三至五钱,水煎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6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透骨消

    大透骨消(《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透骨消。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地檀香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地檀香常绿小灌木,有浓厚的香气。高约1.5米。茎淡绿色,枝条粗壮,小枝红色或绿…

  • 甘土

    甘土(《本草拾遗》) 【异名】白单、白墡《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或其混合物。 【矿物形态】①蒙脱土呈土状。白色、灰绿色或粉红…

  • 南天竹子

    南天竹子(《纲目拾遗》) 【异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钻石黄(《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

  • 樗白皮_樗白皮有哪些作用_樗白皮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樗皮、臭椿皮、苦椿皮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

  • 鸡血藤

    鸡血藤(《纲目拾遗》) 【异名】血风藤(《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或亮叶岩豆藤等的藤茎。 【植物形态】①密花豆,又名:三叶鸡血藤。攀援灌木。茎…

  • 鸡骨草

    鸡骨草(《岭南采药录》) 【异名】黄头草、黄仔蔃、大黄草(《岭南采药录》),假牛甘子、红母鸡草(《南宁市药物志》),猪腰草(《广东中药》Ⅱ),黄食草、小叶龙鳞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

  • 秫米_秫米是中药吗_秫米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众、秫、糯秫、糯粟、黄糯、黄米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安神;解毒敛疮。主疟疾寒热;筋骨挛急;泄泻痢疾;夜寐不安;肿毒;漆疮;冻疮;犬咬伤 生长…

  • 蛴螬

    蛴螬(《本经》) 【异名】蟦(《尔雅》),蟦蛴(《本经》),应条(《吴普本草》),地蚕(郭璞),蜰齐、敦齐(《别录》),乳齐(陶弘景),土蚕(《安徽药材》),老母虫(《四川中药志》…

  • 荫风轮

    荫风轮(《贵州草药》) 【异名】山藿香(《贵州草药》),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全展选编·传染病》),断血流(安徽《断血流治疗各科疾病出血症的研究》)。 【来源】…

  • 白鹤藤根

    白鹤藤根(《本草求原》) 【异名】白膏药根。 (植物形态l旋花科植物白鹤藤详"白鹤藤"条。 【性味】涩甘,平。 【功用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