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叶

黑面叶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黑面神、狗脚利(《生草药性备要》),蚊惊树(《岭南杂记》),夜兰(《粤语》),山夜兰(《本草求原》),田中逵(《岭南采药录》),四眼叶(《南宁市药物志》),夜兰茶(《岭南草药志》),铁甲将军、老鸦写字,庙公仔(《广东中药》Ⅱ),青凡木、四眼草(《广西中草药》),鸡肾叶(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黑面叶的嫩枝叶。

【植物形态】黑面叶
直立灌木,高2~3米。树皮灰棕色,枝圆柱状,多叉状弯曲,表面有白色细小皮孔。单叶互生;有短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形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细小,下面隆起,叶革质,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干后变黑色。花极小,2~4朵腋生,单性,同株;无花瓣和花盘;雄花花萼呈陀螺形或半圆形,截头状,边缘甚厚,有时分裂;雄蕊3,花丝合生成一柱;退化子房缺;雌花花萼稍大,基部呈陀螺形,上部扩张,结果时扩大成盘状或杯状;退化雄蕊缺;子房球形,花柱3枚,2裂。核果球形,径约6毫米,位于宿存萼上。花期4~9月。
生于灌木林中。分布我国南部及云南、贵州、浙江、福建。

本植物的根(黑面叶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药材】新鲜枝叶深绿色,干后成黑色。枝扁圆形,表面有棱及沟,并有白色细小的皮孔,质硬而脆,断面灰棕色,中有髓腔。叶表面黑色有光,背面灰黑带红。质脆易碎。
产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枝、叶和茎皮均含鞣质,茎皮中含量为12.02%。叶含酚类与三萜。种子含脂肪油。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1:1200黑面神流浸膏稀释浓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均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5%黑面神注射液(去鞣质)0.4毫升/只,观察2周无死亡。家兔静脉注射上述制剂40毫升,以后每日注射4次,每次20毫升,连续10天,一般情况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15天后解剖作病理检查,各脏器未见任何改变。

【性味】苦,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寒。"

②《本草求原》:"苦甘,微寒。"

③《广西中药志》:"味苦涩微甘,性寒。"

【功用主治】清湿热,化瘀滞。治腹痛吐泻,疔毒,疮疖,湿疹,皮炎,漆疮,鹤膝风,跌打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消毒。洗烂肉、漆疮,解牛毒。偶见诸毒,食此必觉香甜。"

②《岭南杂记》:"治一切风寒诸病,取树叶煎汤服之,少顷大吐盛涎。或行路寒暑所侵,吐泻腹痛,虽危笃者,采摘数叶嚼之,或吐或不吐,病徐即愈。"

③《陆川本草》:"清热解毒,止泻,破积。治湿热腹痛,腹泻,鹤膝风,跌打肿痛。"

④《岭南草药志》:"解热散毒,化瘀化滞。"

⑤《广东中药》Ⅱ:"研末外用治刀伤出血,煎水洗冻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疔疮:黑面叶捣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②治乳管不通而乳少:黑面叶捣烂,和酒槽、蜜糖服之。(《岭南采药录》)

③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黑面叶枝叶煎水洗或鲜叶捣汁涂。(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烂疮:青凡木叶一两,半边莲五钱,黑墨草二钱。捣烂敷。(《广西中草药》)

⑤治疮疖,蜘蛛咬伤,刀伤出血:青凡木叶捣烂敷。(《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黑面神(鲜)1两,东风橘5钱,芒果叶5钱,红糖3钱,1日2次煎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872例,近期控制271例,显效294例,好转234例,总有效率为91.63%,无效73例。服药后部分病人有头昏、无力、胃部不适等副作用。

【毒性】曾有报道,4例患者因服黑面神鲜品1~3两(煎剂)后,引起中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上腹不适,繁频呕吐,胃纳减退,黄疸,甚者出现深度昏迷,肝肿大、压痛,肝功能检查损害明显。经中西药综合治疗,3例治愈,1例小儿因肝昏迷而终致死亡。有人认为,应用黑面神时宜将其根部表皮刮净,并用蜜糖冲服,可降低毒性;用量以不超过0.5~1两为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地黄瓜_地黄瓜的功效与作用_吃黄瓜7个要命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肾气草、黄瓜香、犁头草 性味:凉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主疮痈咽喉红肿;乳痈;急怀结膜炎;刀伤出血;跌打损伤;便血;刀伤出血;蛇咬伤 生…

  • 藤乌头

    藤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4,1965)。 【来源】…

  • 牛耳大黄

    牛耳大黄(《草木便方》) 【异名】土大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季菜根(《四川中药志》),火风棠(《重庆草药》),羊蹄根(《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皱叶酸模的根。 …

  • 丝绵

    丝绵(《纲目》) 【异名】绵(《本草拾遗》),蚕绵(《医林纂要》)。 【来源】为用蚕茧下脚经精炼、扯松的制成品。 【功用主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痔疮,外伤出血,聤耳,冻疮。…

  • 鳢鱼血

    鳢鱼血(《本草再新》) 【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血,动物形态详"鳢鱼"条。 【功用主治】《本草再新》:"能治血分,理腰脚气,利关节,活脉络。"

  • 紫花鱼灯草_紫花鱼灯草有副作用吗_紫花鱼灯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天奎草、千年老鼠矢、爆竹花、断肠草、羊不吃、野芹菜、烫伤草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疮疡肿毒;疥癞顽癣;湿疹;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黄芪

      黄 芪 RadixAstragali   (英) MilkvetchRoot   【别名】 绵黄芪。   【来源】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

  • 缅枣_缅枣是中药吗_缅枣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西西果、酸枣、马典西西果 性味: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消热止痛;收敛止泻。主烧烫伤;咽喉痛;腹泻;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及果实。…

  • 夏蜡梅

    夏蜡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牡丹木、大叶柴。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 【植物形态】夏蜡梅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皮孔隆起。叶对生,膜质,…

  • 戟叶石苇

    戟叶石苇(《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渣贝筝瓦(藏名)。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 【植物形态】戟叶石苇附生。根状茎粗而横生,密被黑色透明的薄鳞片。叶基生,叶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