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香连丸加减治疗湿热痢疾

张×× 男 30岁
[主证]下痢数日,大便日5~6行,所下黑黄粘液,有后重之痛感,腹中肠鸣,里急不适,口干欲饮,纳佳善饥,所食不化,舌白黄腻,脉沉细弦滑稍数(大便化验:脓球、红细胞满视野)。
[辨证]湿热内积,传导失职。
[治则]清利湿热,理气分消

[方药]马齿苋30克 条黄芩12克 川黄连1.5克 广本香6克 北秦皮12克 车前草30克
按:本方为白头翁汤、香连丸方加减而成。此证未见脓血,故不用清热凉血的白头翁而选酸寒清热解毒的马齿苋为主,并配以清热燥湿之芩、连,苦寒收涩的秦皮,调气止痛的木香,分消通利的车前草。使之达到清利湿热,理气分消,以利大肠之目的。
服药3剂,病情大有好转,下痢日1~2行,粘液亦少,唯小腹时疼痛,间有肠鸣,食下腹胀,舌苔变薄,黄腻未退,脉沉细稍弦缓,以上方化裁再进(大便化验已呈阴性)。
方二:马齿苋30克 广木香6克 川黄连1.5克 炒谷麦芽各9克 炒六曲9克 车前草30克
又服3剂,大便已减少至1行,始便正常,后即略溏,里急后重均有好转,食后略有腹胀,舌微黄腻,脉沉细稍弦,以前方加减继服3剂。
方三:马齿苋30克 广木香6克 川黄连1.5克 淡竹茹12克 车前草30克
上药连服3剂,诸证均减,舌黄已退,脉沉细缓(大便化验正常)。后以健脾运化收功。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落叶小乔木,树皮供药用。性味苦微寒,入肝、胆二经,有清热燥湿收涩功用。最早使用见于《伤寒论》之白头翁汤。《本草从新》云:苦寒,色青性涩,以其除肝热而平木,故治目疾,以其收涩,故治崩带下痢。此药外用治两目赤肿疼痛,甄权云:煎水澄清,洗赤目极效。故凡湿热引起痢疾,肝热而发的目赤肿痛用之均有效果。《证治准绳》洗眼的秦皮散可资参考。
黄连为毛莨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根茎供药用。黄连品种甚多,产于四川的总称川黄连,因生长环境之不同,有野生黄连(即山黄连,俗称老黄连)与栽培黄连之别。野生黄连多产于大山中,品质最好,然产量少,栽培黄连品质较次,然产量大,供应市场的此类为多。川黄连又可分三种:①峨嵋连,多产于峨嵋山深山中(下至老坪、九老洞,上至富洞坪,东北至洪雅,西南至龙池),为野生品之一,根条粗壮,有形如佛手者,又称
“连王”,常有生长足20~30年始被发现者,品质最好。②雅连,产于雅安附近,多为栽培品,产量甚多,品质仅次于峨嵋野黄连。③味连,形如鸡爪,又名鸡爪黄连,品质较次。此外产于云南境内,与四川交界处者名云连,主产腾衡、碧江、丽江等地。黄连总以身干,年足(每年根头生一节,满4年者即为年足),颜色正黄,根条肥壮,无苗杆,毛少(即须根少),无碎节者佳。黄连性味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五经,有泻火、燥湿、解毒功用。主治热病、心烦、泄泻痢疾。《神农本草经》有治肠癖、腹痛、下痢的记载。今治湿热泄泻、痢疾多用之,然目前用药广泛,尚不能满足供应,处方不能多用,故本例痢疾每方仅用1.5克(如不限量,根据舌苔黄腻可每方开用6克量)。又香连丸为《直指方》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为治痢疾有效方剂。
痢疾一症,有湿热痢、虚寒痢、寒湿痢、噤口痢、休息痢、疫毒痢等之区别,各按证候立法选方用药。故辨证施治至为重要,非白头翁汤、香连丸统治诸痢。一般规律,初感当以祛邪,久病应予扶正。但亦有久痢用下法者,如《金匮要略》记载:“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即是此例,然必须有可下之证者方可下之。总之,邪实体强应当祛邪,正虚体弱应当扶正。《金匮要略》云:“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正是中医治病的大法。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1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感冒的偏方24

    枇杷叶15克。[制用法]水煎服,连用3天。[适应证]流行性感冒。

  • 胯腹痈的中医治疗验方

    痈生胯腹胯腹痈,疡科古称跨马痈。腹股沟部有结块,形如鹅卵肿胀热。皮色不变疼痛剧,患侧步艰发寒热。肿块增大色转红,持续跳痛伴寒热。脉数便干苔黄腻,势在酿脓不可忽。 注:痈生于胯腹部者…

  • 斑是怎样形成的?中医祛斑方法介绍

    本文目录 1 斑是怎样形成的2   长“斑”与哪些因素有关3 中医祛斑方法4   中医针灸祛斑5   8个中医药膳食疗祛斑方法斑是怎样形成的 脸上的色素沉着,我们常称为斑。斑分为很…

  • 妊娠腹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寒湿。【治法】健脾益气,温中祛寒。【方名】桂附理中汤。【组成】人参9克,炒白术9克,炒干姜9克,肉桂9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4.5克。【用法】上为散,每服…

  • 急性腹痛的中医治疗验方

      1、理血行气汤治疗急性腹痛 主治:因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泌尿系结石及肠道蛔虫引起的急性腹痛。 处方:桃仁15克,红花10克,炒乳香15克,炒没药…

  • 安神助眠方1

    大枣5枚,粟米50克,茯神10克。水煎煮茯神,滤取汁液,以茯神药与大枣、粟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服食。大枣甘温,功善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据日本学者报道,从枣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物…

  • 白血病方剂3

    广犀角、丹皮、青黛、甘草各9克,生石膏、生地、白花蛇舌草各30克,蒲公英、银花、鳖甲各24克,芦荟、柴胡各6克,茅根18克,半枝莲15克,龟版21克,地骨皮、槐花各12克。[制用法…

  • 败毒散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0.1 败毒散方歌0.2 败毒散组成0.3 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0.4 败毒散医案1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败毒散的论述1.1 败毒散主治1.1.1 主证病机分析1.1…

  • 健骨强腰方19

    净山鸡1只(约重500克)、板栗200克,葱段3克,姜片2克,白糖50克,酱油15克,精盐5克,味精3克,绍酒30克,湿淀粉15克,清汤50克,花生油750克(约耗100克),花椒…

  • 痛泻要方的临床运用

    痛泻要方调肝脾,土虚木亢最适宜。配用防风有深意,灵活加减功效奇。 在治疗泄泻的众多方剂中,痛泻要方是其中的著名常用方。此方过去被认为是明代刘草窗所拟订(见《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