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暑热感冒

陈× 男 幼儿
[主证]时逢暑月,发热无汗已3日,服APC等退热之药暂时汗出热减,随后热复上升,微恶风寒,以口轻吹毛窍有悚然直立之征,小便色黄,手心热,夜寐惊,身疲乏力,精神萎顿,舌中部有薄黄苔,指纹(气关)红紫(体温39℃)。
[辨证]暑邪闭表,内有蕴热。
[治则]解表祛暑,清里攘外。

[方药]嫩香薷6克 金银花6克 大连翘6克 扁豆花6克 淡竹叶6克 六一散(布包)9克
按:本方为《温病条辨》新加香薷饮加减而成。香薷味辛微温,有解表祛暑之功能,配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之品,则不致温服香薷作吐,使之解表得汗,暑邪外攘;用淡竹叶、六一散清心利尿祛暑,使热随下行是为清里,少加扁豆花和中化湿,助香薷以解在表之暑邪。
上药以水轻煎2剂,待凉服后得汗,身热渐退(体温已降至35.6℃,后趋正常),溲清寐安,精神、吮乳、二便均佳,病即痊愈。
香薷是祛暑药,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茎叶供药用。性味辛微温,入肺、胃二经,有发汗祛暑、利湿行水之功用,前人称“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可见香薷发散的力量很强,故一般用量不宜过大。本例患儿因时逢暑月,发热无汗,故用6克,况有银花、连翘、竹叶、六一散等清热之品,使能清里攘外。如重用配以白术则又能治水肿,《外台秘要》载有深师薷术丸,香薷配白术治疗通身水肿。《本草纲目》亦谓香薷:“治水之功,果有奇效。”香薷配白术可治风水表实之肿,临证可资参考。
又香薷性温,热服易吐,故治暑的香薷饮,是用以冷饮为佳,此应注意。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各种头痛

    鸽子一只,杀好洗净,天麻半两,加调料炖汤,分两天吃完,一般二只鸽可愈,重者需三只。忌酒、海带。

  • 图解在家学用老药方:《本草纲目》特效调理方

    本文目录 1 编辑推荐2 内容简介3 作者简介4 目录编辑推荐  ·中药选用+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健康养生方!·验方、偏方、名方,76幅精美手绘中药图,200多首古今验方巧图解!内…

  • 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桂枝茯苓丸对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住在我院妇科被初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

  •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2

    樟脑、硼砂、冰片各5g。制用法: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擦患部,每日2次。疗效:4—5次痊愈。

  • 明目方六

    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拣净)12克,肉苁蓉(酒浸l宿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饭前盐酒送下。本方养血填精,明…

  • 治疗便秘的偏方17

    生白术60克,肉桂3克,厚朴6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老年性便秘。

  • 肾气虚导致的滑精遗精的中药治疗验方

    病久不愈肾气虚,滑精频作面苍白。畏寒肢冷神萎靡,舌淡苔白细弱脉。补肾固精六味治,地药萸苓泽丹皮。济生秘精斑龙丸,龙牡菟丝苓韭子。白石桑蛸味熟地,柏仁鹿胶补骨脂。 方药: 六味地黄丸…

  • 印堂穴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

  • 乌梅粥

    [原料]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做法]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稍煮溶化即可。[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作用]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 清热解毒金银花

    “天地细蕴夏日长,金银两宝结鸳鸯,山盟不以风霜改,处处同心岁岁香。”第六当夏令,便是金奶花爬满绿篱的时候。在药村中,金银花虽然算不上名贵,但中医早已证实,它肯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