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

苦壶卢
(《纲目》)

【异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方》),长柄茶壶卢(《濒湖集简方》),药壶卢(《纲目》),细颈葫芦、长柄葫芦(《本经逢原》),金葫芦(《药材资料汇编》),京葫芦、小葫芦(《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果实。

【植物形态】苦葫芦
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软毛;卷须有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略相等,有2~4浅裂,先端短尖或钝圆,边缘具不规则波状短齿,基部心形,叶两面均被软毛;叶柄很长,顶端具腺齿2枚。花雌雄同株,单生;雄花有长柄,较叶柄更长,雌花柄较短;萼漏斗状5裂,裂齿狭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广卵形;雄花花蕊3,花药结合,一药具1室,另二药各具2室;雌花子房椭圆形,有绒毛,花柱短,柱头3枚,各2裂。果实初时被柔毛,淡绿色,熟后外壳变硬,光滑,呈白色或黄色,上下有两个不等的果室,上室较下室为小,中间细缩如腰。种子白色,扁平,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期7~8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茎(苦壶卢蔓),叶(苦瓠叶)、花(苦壶卢花)、种子(苦壶卢子)、陈旧的老热果皮(陈壶卢瓢)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有毒。"

③《日用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功用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黄痘,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①《本经》:"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②药性论》:"治水浮肿,面目肢节肿胀。下大水气疾。"

③《唐本草》:"主水肿、石淋,吐呼嗽("呼嗽"一作"呀嗽"),囊结淡饮。又煮以汁,渍阴,疗小便不通。"

④孟诜:"主消渴、恶疮。"

⑤《本草拾遗》:"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去伤寒鼻塞,黄疸。又煮令热,解开,熨小儿闪癖。"

⑥《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⑦《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匿者。"

⑧《植物名实图考》:"能吐人,凡瘴毒多以吐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煮汁涂或滴鼻。

【宜忌】虚寒体弱者忌服。

孟诜:"患脚气及虚张冷气人不可食,(食)之尤甚。"

【选方】①治水通身肿:㈠苦瓠膜二分,葶苈子五分。上二味合捣为丸,服如小豆大五丸,日三。㈡大枣肉七枚,苦瓠膜如枣核大。一服三丸,如十五里,又服三丸,水出更服一丸。(《千金方》)

②治水臌洪肿:苦瓠瓤一枚,水二升,煮至一升,煎主可丸,如小豆大。每米饮下十丸,待小便利,作小豆羹食,勿饮水。(《纲目》)

③治石水,四肢瘦,腹肿:杏仁(汤浸,去皮尖,炒)、苦瓠(取膜微炒)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服,水出为度。(《圣济总录》杏仁丸)

④治腹胀黄肿:亚腰壶卢连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白汤下。(《简便单方》)

⑤治黄疸:苦胡芦瓤如大枣许,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之,三两食顷,取两酸枣许汁,分内两鼻孔中。(《外台》)

⑥治伤寒鼻塞黄疸:苦瓠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本草拾遗》)

⑦治黄疸:瓠子白瓤及子熬令黄,捣为末。服半钱匕,日一服,十日。(《范汪方》黄疸散)

⑧治头风:苦瓠搅碎取汁,苇管之属搐入鼻。其药上冲脑门,须臾恶涎流下,稠浓,勿以昏晕为疑。(《圣惠方》)

⑨治痔疮肿痛:苦壶卢、苦荬菜。煎汤,先熏后洗,乃贴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末。(《摘元方》)

⑩治恶疮癣癞:苦瓠一枚,煮汁搽之,日三度。(《肘后方》)

⑾治腋下瘿瘤:长柄茶壶卢(烧存性),研末搽之,以消为度。(《濒湖集简方,)

⑿治胬肉血翳:秋间取小柄壶卢,或小药壶卢,阴干,于紧小处锯断,内挖一小孔如眼孔大。遇有此病,将眼皮上下用手挣开,将壶卢孔合定。初虽甚痛苦,然瘀肉血翳皆渐下,不伤睛也。(《保寿堂经验方》)

⒀治眼暗:苦瓠中白,绞取汁一合,以酢一升,古文钱七枚,浸之,微火煎之减半,以米许大纳眦中。(《千金方》)

⒁治死胎不下:苦壶卢(烧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空心热酒下。(《海上名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黑龙串筋

    黑龙串筋(《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及茎。 【植物形态】大叶勾儿茶藤状灌木。茎褐色,光滑。叶互生;卵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3~5厘米,上面绿色…

  • 山羊肉_山羊肉治什么病_山羊肉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热 功能主治:补虚损;助肾阳;壮筋骨。主虚劳内伤;筋骨痹弱;腰脊酸软;阳痿精寒;亦白带下;血冷不孕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青羊、北山羊及盘羊的…

  • 猫胡子花

    猫胡子花(《云南中草药》) 【异名】青刺尖、刺珠、小毛毛花(《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黔桂槌果藤的根皮或叶、花、果。 【植物形态】黔桂槌果藤蔓性灌木。单叶互生;矩圆…

  • 刺天茄

    刺天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刺茄子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具分枝,全体密被黄硬毛…

  • 陈火腿骨

    陈火腿骨(《纲目拾遗》) 【功用主治】治赤白久痢,食积停滞。 ①《百草镜》:"煅黑研用,治食积及痢。" ②《随息居饮食谱》:"治中诸肉毒,及诸食停滞,恶痢不瘳。并煅存性研,开水下。…

  • 小毛香

    小毛香(《陕西中草药》) 【异名】火绒草、小白头翁。 【来源】为菊科植物火艾的花。 【植物形态】火艾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丛生,细长,直立,被白色绵毛。叶互生,披针形至狭…

  • 芦根_芦根是中药吗_芦根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芦茅根、苇根、芦菰根、顺江龙、水蓈蔃、芦柴根、芦通、苇子根、芦芽根、甜梗子、芦头 性味:甘;寒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透疹。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

  • 黑面防己_黑面防己有毒吗_黑面防己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麻疯龙、暗消、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性味:微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湿消肿。主疔疮痈肿;瘰疬;风湿性关节痛…

  • 金瓜核

    金瓜核(《广西中药志》) 【异名】瓜子金(《广州植物态》),望水王仙桃、乳汁藤(《广西药植名录》),瓜子核、树上瓜子、眼树莲、瓜子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石仙桃、小耳环、上树…

  • 柘耳

    柘耳(《纲目》) 【异名】柘黄。 【来源】为寄生于柘树上的木耳。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功用主治】治肺痈咳嗽,脓血腥臭。不问脓成未成,用柘耳一两研末,糊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