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壶卢

苦壶卢
(《纲目》)

【异名】苦匏(《国语》),蒲卢(《礼记》),苦瓠(《本经》),约壶、约腹壶(《广志》),苦瓠娄(《唐本草》),亚腰壶卢(《简便单方》),长柄茶壶卢(《濒湖集简方》),药壶卢(《纲目》),细颈葫芦、长柄葫芦(《本经逢原》),金葫芦(《药材资料汇编》),京葫芦、小葫芦(《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果实。

【植物形态】苦葫芦
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软毛;卷须有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略相等,有2~4浅裂,先端短尖或钝圆,边缘具不规则波状短齿,基部心形,叶两面均被软毛;叶柄很长,顶端具腺齿2枚。花雌雄同株,单生;雄花有长柄,较叶柄更长,雌花柄较短;萼漏斗状5裂,裂齿狭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广卵形;雄花花蕊3,花药结合,一药具1室,另二药各具2室;雌花子房椭圆形,有绒毛,花柱短,柱头3枚,各2裂。果实初时被柔毛,淡绿色,熟后外壳变硬,光滑,呈白色或黄色,上下有两个不等的果室,上室较下室为小,中间细缩如腰。种子白色,扁平,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期7~8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茎(苦壶卢蔓),叶(苦瓠叶)、花(苦壶卢花)、种子(苦壶卢子)、陈旧的老热果皮(陈壶卢瓢)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有毒。"

③《日用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功用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黄痘,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①《本经》:"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②药性论》:"治水浮肿,面目肢节肿胀。下大水气疾。"

③《唐本草》:"主水肿、石淋,吐呼嗽("呼嗽"一作"呀嗽"),囊结淡饮。又煮以汁,渍阴,疗小便不通。"

④孟诜:"主消渴、恶疮。"

⑤《本草拾遗》:"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去伤寒鼻塞,黄疸。又煮令热,解开,熨小儿闪癖。"

⑥《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⑦《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匿者。"

⑧《植物名实图考》:"能吐人,凡瘴毒多以吐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煮汁涂或滴鼻。

【宜忌】虚寒体弱者忌服。

孟诜:"患脚气及虚张冷气人不可食,(食)之尤甚。"

【选方】①治水通身肿:㈠苦瓠膜二分,葶苈子五分。上二味合捣为丸,服如小豆大五丸,日三。㈡大枣肉七枚,苦瓠膜如枣核大。一服三丸,如十五里,又服三丸,水出更服一丸。(《千金方》)

②治水臌洪肿:苦瓠瓤一枚,水二升,煮至一升,煎主可丸,如小豆大。每米饮下十丸,待小便利,作小豆羹食,勿饮水。(《纲目》)

③治石水,四肢瘦,腹肿:杏仁(汤浸,去皮尖,炒)、苦瓠(取膜微炒)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服,水出为度。(《圣济总录》杏仁丸)

④治腹胀黄肿:亚腰壶卢连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白汤下。(《简便单方》)

⑤治黄疸:苦胡芦瓤如大枣许,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之,三两食顷,取两酸枣许汁,分内两鼻孔中。(《外台》)

⑥治伤寒鼻塞黄疸:苦瓠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本草拾遗》)

⑦治黄疸:瓠子白瓤及子熬令黄,捣为末。服半钱匕,日一服,十日。(《范汪方》黄疸散)

⑧治头风:苦瓠搅碎取汁,苇管之属搐入鼻。其药上冲脑门,须臾恶涎流下,稠浓,勿以昏晕为疑。(《圣惠方》)

⑨治痔疮肿痛:苦壶卢、苦荬菜。煎汤,先熏后洗,乃贴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末。(《摘元方》)

⑩治恶疮癣癞:苦瓠一枚,煮汁搽之,日三度。(《肘后方》)

⑾治腋下瘿瘤:长柄茶壶卢(烧存性),研末搽之,以消为度。(《濒湖集简方,)

⑿治胬肉血翳:秋间取小柄壶卢,或小药壶卢,阴干,于紧小处锯断,内挖一小孔如眼孔大。遇有此病,将眼皮上下用手挣开,将壶卢孔合定。初虽甚痛苦,然瘀肉血翳皆渐下,不伤睛也。(《保寿堂经验方》)

⒀治眼暗:苦瓠中白,绞取汁一合,以酢一升,古文钱七枚,浸之,微火煎之减半,以米许大纳眦中。(《千金方》)

⒁治死胎不下:苦壶卢(烧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空心热酒下。(《海上名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条参_条参有哪些副作用_条参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雪条参、红条参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主身体虚弱;头晕;四肢无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伞状绢毛菊的根。 原形态:伞状绢毛菊多年生…

  • 慈竹叶

    慈竹叶(《草木便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植物形态】慈竹(《竹谱详录》),又名:子母竹(任昉《述异记》),义竹、孝竹(《竹谱详录》),甜慈…

  • 吕宋果

    吕宋果(《纲目拾遗》) 【异名】加穵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吕宋豆大型木质藤本。叶对生,革质,光滑,…

  • 柳叶_柳叶可以食用吗_柳叶有毒性嘛

    基础信息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平肝;止痛;透疹。主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白浊;高血压;痈疽肿毒;烫火伤;关节肿痛;牙痛;痧疹;皮肤瘙痒 生长…

  • 天茄子

    天茄子(《滇南本草》) 【异名】刺天茄(《滇南本草》),小闹杨、小颠茄(《生草药性备要》),金钮头(《岭南采药录》),五宅茄(《中国树木分类学》),金扣钮、细黄茄(《陆川本草》),…

  • 阳桃_阳桃的副作用_阳桃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三廉、杨桃、五敛子、五棱子、山敛、三敛子、羊桃、泽挑、五敛、酸五棱、三棱子、木踏子、风鼓、鬼桃、杨梅桃、酸桃、蜜桃 性味:味酸、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水…

  • 向日葵茎髓

    向日葵茎髓(《江苏药材志》) 【异名】向日葵梗心(苏医《中草药手册》),向日葵茎心(江西《草药手册》),向日葵瓤(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茎…

  • 莙荙菜

    莙荙菜(《嘉祐本草》) 【异名】菾菜(《别录》),甜菜(《日华子本草》),牛皮菜(《滇南本草》),石菜(《本草求原》),杓菜、猪牳菜(《广州植物志》),光菜(《中国蔬菜栽培学》)。…

  • 血水草根_血水草根是中药吗_血水草根的主治功能

    基础信息 别名:广扁线、捆仙绳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及湿疹;疥癣等…

  • 黄花稔

    黄花稔(《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拔毒散(《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罕满囡(傣名)。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花稔的叶或根。 【植物形态】黄花稔亚灌木状草本或亚灌木,高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