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胸痛

詹某某,男,35岁,四川雅安县河北乡农民。
1975年5月21日初诊。
自诉:胸部疼痛已经半年,内服药、外敷药、贴膏药、拔火罐、打针、针灸、按摩等均无效,在某医院检查透视,均未发现异常情况。现在发展到抽气、说话俱痛,半年来不能出工,而家累又重,因而不惜远道前来求治。
检查:诊脉弦涩,舌正无苔。胸部扣击不痛,不抽气、不说话亦不痛,亦不能指出具体疼痛部位。两胁胀甚,眼有瘀斑。
辩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逐瘀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

当归10克 川芎5克 赤芍6克 生地黄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牛膝10克 柴胡6克 枳壳10克 桔梗5克 青皮10克 没药10克 香附10克 五灵脂10克 甘草6克
二剂
5月25日二诊:病人服上方二剂后,胀痛俱减,按原方再服二剂。
6月1日三诊:病人两胁胀已消失,但胸痛未继续减轻。因在原方中加地鳖虫10克,鸡血藤30克。
6月29日四诊:病人服上方二剂后,胀痛俱愈,因停药。今日早上起床觉两胁有胀痛不适之感,急来就诊。乃以逍遥散合旋复花汤治之,嘱其将处方带回,多服数剂,1975年9月,詹某介绍另一社员来我处治病,言其已经出工近三月矣。

按:病者因家庭问题常生气恼,以致气机不畅而生胀,气滞日久必然导致血瘀,气滞血瘀则胀痛俱作,故用血府逐瘀汤加味以行气活血止痛。一般由血瘀引起的疼痛,其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昼轻夜重。本例无此现象,病人亦指不出具体痛处,但胸痛彻背这一部位从未变动过;而且脉有涩象,眼有瘀斑,则是血瘀明证。既然是气滞引起的血瘀,而又有两胁胀甚之感,似应以破气行滞为主,为何方中破血药反多于破气药?三诊时所加之地鳖虫、鸡血藤皆是破血药,是否本末倒置?其实不然。中医理论有“血以载气”之说,“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只是气血关系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血以载气,血行气亦行”,当瘀血阻滞经络,若不重用破血药活血逐瘀,气滞的问题就不能解决。证之临床,正是如此。本例在初诊之后胀痛俱减,二诊以后胀消失了,而痛未继续减轻,这说明气可通过血瘀处,但血瘀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所以痛未继续减轻。加地鳖虫、鸡血藤在于加强活血逐瘀之力,果然在连服二剂之后,胀痛俱愈。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相关文章: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高血脂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运用

血府逐瘀汤的功效与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8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郁蒸,湿从热化,灼伤肠道。【治法】清热燥湿,导滞凉血,收敛止泻。【方名】乌龙煎剂。【组成】乌梅30克,龙胆草15克,山楂20克,地榆12克。【用法】水煎服…

  • 补阳还五汤医案分析

    【组成】黄芪120g 赤芍5g 当归尾 川芎 桃仁 红花 地龙各3g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 小儿肾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瘀阻,毒热壅盛。【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方名】鱼腥草汤。【组成】鱼腥草15克,倒扣草30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

  • 牙痛速效汤

    处方组成生地30克,丹皮12克,石膏30克,青皮12克,荆芥9克,防风9克。服用方法水煎两次,两次煎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儿童酌减。每日1剂。功能清胃火,解热毒,祛风热,凉血消炎。…

  • 九味羌活汤组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九味羌活汤组成2 九味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3 九味羌活汤医案4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九味羌活汤的论述九味羌活汤组成 羌活10g 防风6g 苍术6g 细辛6g(先)…

  • 玉真散加减治疗小儿舞蹈病

    小儿舞蹈病因风,诸风掉眩皆属肝。喜怒无常情不稳,手舞足蹈弄眉眼。扭嘴吐舌脉弦滑,舌淡苔白便如常。平肝熄风散风邪,菊花钩藤羌防风。白芍南星白附子,芷麻珠母石明竺。 方药: 玉真散加减…

  • 实脾饮加减治疗以水肿为主的迁延性肾炎

    脾肾阳虚水湿泛,高度浮肿遍全身。腹满脐突气喘促,恶心少食面苍白。四肢发凉苔薄白,尿少便稀身无力。温肾利水健脾气,实脾加减治相宜。麻黄苓术参芪猪,姜附车前泽泻朴。 方药: 实脾饮加减…

  • 治疗遗精的偏方29

    甘草、甘遂各等份。[制用法]研为细末,醋调为膏。敷神阙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5天。[适应证]阴虚火旺证。

  • 《疼痛中药外治奇术大全》

    本书分别介绍140 余种疼痛疾病的外治方法,突出临床实用,密切联系治疗。在篇首专章介绍疼痛的药物外治史、中西医对疼痛的认识,以了解有关疼痛外治方面的基本情况。 目录第一章 疼痛中药…

  • 麻疹见形期(疹出期)的中医治疗验方

    外邪夹疹热毒炽,高烧不退烦躁渴。疹出红赤咳嗽重,疹遍全身舌绛红。清热宣透解疹毒,升葛前胡桔鲜芦。茅根银翘竹紫草,生地丹皮大青牛。 方药: 升麻6g 葛根8g 前胡8g 桔梗6g 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