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治疗误发汗亡阳证

白某某,男,19岁,河南武安人,甘肃天水国立五中学生,1938年冬就诊。
患者病本太阳中风,误为秦郡医用辛温香燥重剂(十神散一类方)大发其汗,而阳随汗脱,转入少阴。病现而容枯槁,双目凹陷,目光无神,形消骨立,气息奄奄,举步艰难,脉微细,舌苔黑而润。虽四肢尚未厥逆,而阳亡之象已毕露,急宜回阳救逆,缓则不济,遵师法用四逆汤。

炙甘草7g,干姜5g,附子10g(制)。
上方命急煎温服,在三小时内,连服二剂。药下咽一时许,黑苔开始剥落。续用二剂后,大抵到三小时左右,黑苔尽去,脉亦渐复。未再用药,将息数日而愈。
“坏病”、“传经”、“变病”等名词,常散见于各代《伤寒论》注家之手,各赋有一定含义。所谓“坏病”,在《伤寒论》中是屡见不鲜的。凡误治而出现之病皆是,与“变病”有程度之差,不仅四逆汤一证为然也。一部《伤寒论》除“坏病”、“变病”外,原病正治是占很少篇幅的。这也是值得大大注意的事。四逆汤在古藉中有干姜附子汤及姜附汤和回阳四逆汤等异名,历代医家更有“回阳第一方”之说,近世医刊杂志,亦不断有所报道,用法更有所发展。但必须用于脉微肢冷等阳亡之证。
复次,汗法是解表的一种捷径。邪在表而愈于表,自是正途。但很有讲究,不能粗心大意,滥用乱投。在《伤寒论》中麻、桂二方下,都有叮咛,宜格守勿懈,兹不赘述。惟是麻、桂二方,各有其主证,疾病千变,不能拘一。因而历代名哲,遵师而不泥古,且有发展。本案患者体素虚,自不能作一般看待而漫用芳香辛散。虽抢救得宜,幸免一死,而无形之损失,是不可能一时复元的。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相关文章:

四逆汤的组成配方,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四逆汤临床医案

四逆汤组成配方,加减运用

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的组成配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1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肾气丸加味治疗肾阳虚阳痿的临床经验

    【摘要】目的;观察肾气丸加味治疗肾阳虚型阳痿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中药肾气丸加味治疗本院门诊肾阳虚型阳痿25例,14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9人,显效3人,有…

  • 白血病方剂7

    黄芪、代赭石、赤芍、半枝莲各15克,太子参、白芍、旋覆花、佛手、山楂炭各12克,鸡内金、莱菔子、枳壳、川栋子、甘草各9克,三棱、薏苡仁各8克,山药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

  • 《神仙奇方999》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神方”“仙方”“奇方”999首,分为三篇,每篇又按内、外、妇、儿、五官病症分类编排。这些方或者善治危急险症,能收桴鼓之效;或者擅疗内伤杂证,燮理阴阳,于稳中…

  • 增液汤配方,功效与作用

    增液汤 出自《温病条辨》 【组成】 玄参一两(30g) 麦冬连心,八钱(24g) 细生地八钱(24g)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 百日咳方七

    万寿菊15克,糖适量。将万寿菊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加糖适量调味饮用。本方适用于小儿百日咳的痉咳期。

  • 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怀牛膝的副作用与禁忌

     怀牛膝的简介 牛膝也叫怀牛膝,科目为苋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别名又称山苋菜、对节菜、积名牛茎。 根呈园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故称牛膝。 主产于河南温县、…

  • 瘰疬的偏方

    白头翁治瘰疬(老鼠疮)用料:白头翁、红糖适量。制用法:上两味水煎。一天一剂,早晚各一次。

  • 宫颈癌方十

    三棱、莪术、黄连各20克,黄柏、黄芩各15克,桂枝、茯苓各20克,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各15克,茜草、白头翁、半枝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

  • 莲子鸡丁

    【原料】净鸡脯肉250克,莲子60克,香菇10克,火腿肉10克,蛋清、淀粉、调料适量。【制作】将鸡脯肉切丁,用蛋清、淀粉拌匀;香菇泡软,同火腿肉切成小菱形块;莲子去心,蒸熟备用。先…

  • 蛔虫方五

    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