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加味治疗内蕴湿邪,外感风寒,寒湿相搏证

赵某某,女,49岁,干部。1977年3月22日初诊。
病史:素体虚弱,10天前恶寒发热,头疼,无汗,骨节疼痛,流清涕,口粘,纳减,经注射庆大霉素、百尔定后,病情好转。持续性头疼、头晕、微恶寒、咳嗽、吐白色泡沫痰,若得汗则舒。食欲不振,口苦,恶心,干呕,厌油腻。近两个月食后移时即吐,胃脘嘈杂,大便正常,小便多黄,精神乏困,气短无力。
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灰,脉弦细。
辨证:属内蕴湿邪,外感风寒,寒湿相搏,汗后寒去湿留,湿欲化热,治宜芳香化湿,理气和胃。方宗藿香正气散加味:

处方:藿香15克 土白术9克 黄芩8克 竹茹9克 焦三仙各9克 清半夏12克 茯苓15克 砂仁6克 川朴9克 生山药30克 苏梗9克 陈皮9克 白芷9克 甘草3克 生姜3克 大枣3个
8月25日二诊:精神好转,食欲增加,巳有饥饿感,恶心干呕基本消失,惟感前额隐痛,低头则眼发黑,口粘,厌油腻。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濡数。湿邪虽减,尚未尽除,仍宗上法,原方茯苓改为30克,再加川芎6克。
3月28日三诊:诸证悉除,惟遇劳则心悸,气短,头晕。舌淡红,苔薄黄,脉濡数。湿热之邪基本消退,呈现气阴偏亏之象。治宜补益气阴,兼清余邪。
党参15克 麦冬21克 五味子9克 当归15克 川芎9克 藿香9克 苏梗9克 陈皮9克 清半夏9克 白芷9克 细辛3克 川朴9克 砂仁3克 焦三仙各9克
1978年4月15日随访,患者服上方后,一年来精神饱满。
食欲正常,诸证均愈。
按:本例为风寒外束,肺气失宣,脾失健运,内蕴湿邪。治当解表化湿,微微发汗,使风去寒散湿化。故投以藿香正气散加黄芩,芳香化湿,苦寒清热。
又因素体较弱,当湿邪基本消退后,虚象渐露,病人于三诊时感觉心悸、头晕、气短,故即给以生脉散加减,补益气阴,兼清余邪。本例由于辨证运用芳化补益的先后治则,因而获取良效。

——本文摘自《临证实效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2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健脾方茯苓大枣山药粥

    原料]获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做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作用]健运脾胃,渗湿止泻…

  • 水蛭的作用与功效,水蛭的药用价值

    水蛭有祛瘀消癥,通利水道之功。周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瘀水互结引起的病证,如肝硬化腹水、心衰水肿、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等;另外,也用于血脉瘀滞引起的一些病证,如肝病出现的肝脾肿大、冠…

  • 治疗感冒偏方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虚外感。【治法】辛凉解表。【方名】桑枝茅根汤。【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7

    菊花10克,生山楂、草决明子(打碎)各15克。[制用法]煎汤代茶饮。[适应证]高血压兼有高血脂者。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不同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究灸甘草汤加减治疗中医症候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心肌炎患者45例,根据中医辨证法进行分型为:邪气侵袭组21例,气阴两虚组15例和…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16

    蚕茧50克。[制用法]去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1剂。[适应证]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持续不降。

  • 产后多汗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产后盗汗的中药方剂

    产后多汗症常见,气血阴虚仔细辨。自汗盗汗寤寐鉴,补虚敛汗滋阴善。 产后汗出淋漓不止,谓之“产后多汗”。白昼汗出量多,持续不能自止,称为“产后自汗”;寐中汗出,寤来汗止者,则称“产后…

  • 理中汤,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虚寒呃逆

    陈某,女,30岁,某厂职工。 初诊:1982年5月7日。患慢性胃炎年余,脘腹饱胀,隐痛,服药未愈。近2个月来,胃脘痞胀则伴呃逆,嗳气频作,呃声洪亮,呃后胀减,但须臾如故。呃甚掣引两…

  • 猪苓汤加味治疗特发性水肿96例

    【摘要】目的 观察猪苓汤加味治疗以邪热伤阴为主要病机的特发性水肿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96例,用猪苓汤加味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谷维素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96例…

  • 遗尿方剂5

    [方剂]黄芪、桑螵蛸各25克,党参、白术、当归各20克,陈皮、柴胡、益智仁、五味子、补骨脂各15克,升麻、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肺脾气虚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