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饮治疗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组成】当归、柴胡、瓜蒌、莲白、法半夏、煅瓦楞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枳实6克,白芍、蒲公英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头煎加水250毫升煎至100毫升,二剂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痛范畴。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因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其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中医认为,系肝胃不和所致。本方取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清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制酸消痛;甘草调和诸药。合而为用,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型)。证见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复花、代赭石(布包煎)各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克(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草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甚捷,效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谭日强方。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均获痊愈,效佳。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

相关文章:

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医治疗秘方

胃脘痛中医辨证论治: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一例

麦门冬汤加味治疗胃阴虚,胃脘痛,胃粘膜溃疡受损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胃脘疼痛治疗医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3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逍遥散加减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门诊诊断为IBS-D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给予蒙脱石散和复方谷氨…

  •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汤剂——醒脑汤

    【组成】西洋参3-6g,黄芪15-20g,当归10-12g,川芎12-15g,水蛭 3-6g,地龙10-12g,三七粉3-6g,远志6-10g,菖蒲6-10g,冰片0.3g 【功效…

  • 逍遥散加减治疗痛经

    经期经前和经后,腹痛腰痛痛经病。小腹中痛寒湿凝,气滞血瘀两侧疼。刺痛血瘀绞痛寒,隐隐作痛为虚缠。持续疼痛是血滞,气滞时痛又时止。胀甚于痛是气滞,痛重于胀定血瘀。得热痛重血热痛,得热…

  • 桑螵蛸

    临床应用:1.治疗滑精、尿频、小便白浊。2.阴虚火旺者忌用。

  • 五味子

    【来源】本品为木蓝科木南藤本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南五味子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药理成…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为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国内外均有分布和栽培。果为夏季蔬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

  • 慢性肾盂肾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肾阳虚。【治法】温肾健脾,利水消肿,填精养血。【方名】加味四白汤。【组成】白僵蚕9克,白果5粒(打碎),白茅根30克,桑白皮9克,地肤子15克,黄芪30克,…

  • 白血病方剂11

    黄芪、生山药、白花蛇舌草、旱莲草各30克,麦冬、天冬、山豆根、地榆、藕节、元参各15克,女贞子12克。[制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适应证]白血病合并出血。

  • 加减一贯煎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肾阴虚臌胀(肝硬化腹水)。 主症:腹大胀满,青筋显露,口燥唇紫,心烦失眠,手足心热,面色晦滞,齿鼻衄,尿短少,舌红绛少津,无苔,脉细弦数。出现蜘蛛痣,血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1

    何首乌60克,粳米100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制用法]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人粳米、大枣,加冰糖适量,煮为粥。早晚服用。[适应证]高血压阴虚阳亢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