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饮治疗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组成】当归、柴胡、瓜蒌、莲白、法半夏、煅瓦楞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枳实6克,白芍、蒲公英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头煎加水250毫升煎至100毫升,二剂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痛范畴。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因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其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中医认为,系肝胃不和所致。本方取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清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制酸消痛;甘草调和诸药。合而为用,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型)。证见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复花、代赭石(布包煎)各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克(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草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甚捷,效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谭日强方。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均获痊愈,效佳。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

相关文章:

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医治疗秘方

胃脘痛中医辨证论治:名老中医治疗胃脘痛一例

麦门冬汤加味治疗胃阴虚,胃脘痛,胃粘膜溃疡受损

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胃脘疼痛治疗医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3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慢性支气管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痰热壅肺,脾肺两虚。【治法】清肺,化痰,健脾。【方名】清肺化痰健脾汤。【组成】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

  • 中风中医治疗调养偏方,防治中风的穴位按摩方法

    中风这种疾病,相信我们多多少少都听过,那么我们该如何治疗中风呢?按摩哪些穴位有治疗中风的作用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吧。   中风治疗偏方 中风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和我们体…

  • 祛除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令中青年妇女烦恼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它的主要表现是面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斑,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

  • 治疗失眠的偏方11

    黄花鱼1条(1000克),鸡蛋清100克,西红柿2个,冬菇、冬笋、胡萝卜、青豆各少许,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鸡油、生菜油、淀粉、清汤、葱、姜、蒜各适量。黄花鱼去腮、鳞及内脏,洗…

  •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苓甘五味姜辛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四两(12g) 甘草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细辛三两(5g) 五味子半升(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

  • 食管癌方二

    露蜂房、全蝎各20克,山慈菇、白僵蚕各25克,蜡蜍反15克,酒450毫升。将药捣碎,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取,每次空腹饮10-15毫升,日3次。

  • 治疗落枕效方

    处方与用法:党参20克,黄芪20克,蔓荆子12克,葛根12克,黄柏10克,白芍10克,升麻6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效:祛风活血,治落枕,颈项强直,转动失灵等,一般1~3…

  • 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 出自《医学心悟》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 女性白带过多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肾虚损,湿浊下流。【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方名】岗稔止带汤。【组成】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

  • 治肺癌一法

    处方:生黄芪60克,党参、海藻、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各30克.白术、半夏、陈皮各15克,茯苓25克,甘草5克,山药、黄精各20克,胆南星5克.三七3克(另包,研末,分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