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田藨

薅田藨
(《纲目》)

【异名】藨(《尔雅》),蛇泡竻、黑龙骨(《生草药性备要》),三月泡(《辰溪县志》),红梅消、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植物名实图考》),薅秧泡(《分类草药性》),牙鹰竻(《广州植物志》),倒生根、毛叶仙桥(《贵州民间方药集》),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福建民间草药》),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广西中兽医药植》),天青地白草(《江苏植药志》),细蛇凼、小还魂(《南宁市药物志》),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江西民间草药》),栽秧泡(《重庆草药》),蛇泡果(《中华内科杂志》8(4):359,1960),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闽东本草》),草杨梅、仙人搭桥(《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全草。

【植物形态】茅莓(《本草拾遗》)
落叶小灌木,高约1米。枝呈拱形弯曲,具短柔毛和倒生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3枚,有时5枚,顶生小叶菱状卵形至阔倒卵形,侧生小叶常为宽倒卵圆形,较小,具浅裂,先端钝,基部阔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短绒毛;托叶针状。花数朵成伞房花序或短总状花序;萼片5,绿色,具绒毛;花瓣5,直立,阔倒卵形,较花萼长,粉红色或紫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花柱宿存。聚合果球形,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于向阳的山坡或山沟的两侧以及山路旁。分布几遍全国。

本植物的根(薅田藨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7~8月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晒干。

【药材】干燥花枝长约30厘米,叶片多少脱落,枝的表面红棕色或枯黄色,散生有短刺;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叶片表面黄绿色,背面灰白色,具柔毛,常破碎不全,大多皱缩卷曲;花穗多数枯萎,花瓣多萎落不存。气微弱,味微苦而涩。以干燥、叶片多、无杂质者为佳。
产江苏、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性味】甘酸,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酸。"

②《本草求原》:"酸涩,平。"

③《岭南采药录》:"味苦,微寒。"

④《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治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除螆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疬;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②《本草求原》:"薳:止刀伤血。"

③《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浸酒。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创伤出血:薅田藨叶晒燥,研细末,敷伤口,洁布条扎护。(《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瘰疬:蛇泡竻叶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③治汗斑及白泡疮:蛇泡竻茎叶,烧灰,和茶油涂。(《岭南采药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隔山消_隔山消的功效_什么人不能吃隔山消

    基础信息 别名:隔山撬、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

  • 昏鸡头

    昏鸡头(《四川中药志》) 【异名】鸡脑壳(《草木便方》),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分类草药性》),铁狼鸡、小贯众(《贵州民间方药集》),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民间常用草药汇…

  • 紫草茸

    紫草茸(《本草逢原》) 【异名】赤胶(《吴录》),紫矿(《唐本草》),紫梗(《纲目》),紫胶(蔡邦华《昆虫分类学》),虫胶(《中药志》)。 【来源】为紫胶虫科昆虫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

  • 黄秦艽_黄秦艽怎么食用_黄秦艽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金不换、滇黄芩、丽江金不换、大苦参、黄龙胆 性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活络止痛。主肺热咳嗽;扁桃体炎;胃炎;痢疾;慢性胆囊炎;肾炎;乳腺炎;蛔…

  • 黄药子

    黄药子(《本草图经》) 【异名】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植物形态】黄独(《唐本草》),又名:…

  • 蒲棒

    蒲棒(《本草衍义》) 【异名】蒲棰、蒲厘(《本草图经》),蒲槌(《本草衍义》),水蜡烛实(《广东新语》)。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果穗(药用其茸毛)。植物形…

  • 行夜

    行夜(《别录》) 【异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 【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的全虫。 【动物形态】行夜体呈篦状,长约2厘米。头部…

  • 尖尾风

    尖尾风(《本草求原》) 【异名】尖尾峰、起疯晒(《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晒、赶风帅(《本草求原》),赤药子(《植物名实图考》),赶风柴(《岭南采药录》),大风药(《广西中兽医药植》…

  • 马兜铃

    【中文名】:马兜铃(《药性论》) 【类别】:果实类 【异名】马兜零(《蜀本草》),马兜苓(《珍珠囊》),兜铃(《本草述钩元》),水马香果(《江苏植药志》),葫芦罐(《东北药植志》)…

  • 牛戳口_牛戳口的副作用_牛戳口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咯血;衄血;尿血;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 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