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的症状与中药治疗

刘某某,男,22岁。1972年11月6日。
身目发黄,尿黄20余天。
现病史:20天前,突感疲乏无力,小便黄,继而巩膜及皮肤发黄,食欲不振,时而呕吐。经检查,黄疸指数31单位,诊为黄疸型肝炎。曾用葡萄钠、维生素、肝太乐等药保肝治疗,但黄疸迟迟不退。于1972年11月6日来本科就诊。
现仍有头晕,困乏无力,胃脘胀满,大便溏,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欲吐,右胁微痛,口苦而粘,微发烧。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温37.5C,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一),肝肿大,肋下2.5厘米,肝叩击痛明显,质软。脾(一)。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02单位,黄疸指数50单位,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
超声波:肝较密微波型。肝上界6肋,下界肋缘下2厘米。
白细胞9,080/立方毫米。
脉象:濡缓。
舌象:舌质淡,苔微黄,厚腻。
辨证:湿遏热伏,肝胆受邪,胆汁失其常道,溢于肌肤,故身目发黄。湿感于热,湿为阴邪,故身黄而不鲜明。湿邪内阻,清阳不能外宣,则头沉,身困。湿困脾胃,运化力减,则胃脘痞满,纳呆,便溏。舌苔厚腻而微黄,乃湿邪过盛而兼有热象。脉濡缓乃湿困脾胃之象。
诊断:黄疸型肝炎(阳黄,湿盛于热)。
治则:芳香化浊,清热利胆。

处方:藿香、佩兰各12克,生苡米15克,泽泻9克,云茯苓12克,茵陈60克(后下),美人蕉根90克,益元散12克(冲),白蔻仁9克,败酱草30克,金银花、板蓝根各21克,粉甘草6克,川黄连6克。水煎服。
11月20日复诊:服上方14剂后,身目发黄明显消退,恶心欲吐消失。大便、饮食、腹胀好转。舌苔厚腻已退。仍拟上方继服。
12月31日三诊:服上药11剂,黄疸全退,诸症基本消失,饮食增加,肝区仍微痛。宜疏肝理气、益气活瘀,佐以清热。方用:软柴胡12克,杭白芍、川郁金各15克,茵陈30克(后下),当归12克,美人蕉根45克,太子参30克,广陈皮12克,麦芽21克,茯苓、金银花各15克,大枣5个,生苡米、板蓝根各15克。
1973年1月25日四诊:上方断续服20余剂,肝区痛,腹胀消失。身感有力,大便正常。谷丙转氨酶60单位(正常值40~80单位),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一),黄疸指数6单位。肝区较密微波型。(李普)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肝病》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5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就诊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

  • 补气方十

    葱刃克,猪蹄4只。食盐、味精各适量。将猪蹄拔净毛,洗净,用刀划口置锅中,葱切段加入锅内,加盐、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熬至熟烂即成。吃肉喝汤。本汤菜补气消肿,适用于血虚四…

  • 阳痿的治疗偏方26

    小茴香、炮姜各5克。制用法:炮姜即炭姜,生姜煨干而成,2味共研末,加食盐少许,用人乳或蜂蜜调糊状,敷于脐,外加胶布固紧,5—7天换1料。疗效:3—5料即愈。

  •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

  • 抗衰防老方22

    丝瓜250克,香菇30克,猪蹄1只,豆腐100克,姜丝、食盐、味精各适量。香菇以水泡后洗净,丝瓜洗净切片猪蹄洗净剁开。先将猪蹄入锅中,加水适量煮10分钟,再加入香菇、姜丝、食盐,慢…

  • 酥炸月季花

    [原料]鲜月季花瓣100克,面粉400克,鸡蛋3个,牛奶200克,白糖100克,精盐一撮,沙拉油50克,发酵粉适量。[做法]将鸡蛋清、蛋黄中加入糖、牛奶,搅匀后抖入面粉、油、盐及发…

  • 治疗咳嗽的偏方17

    党参、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炙甘草各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虚火痰咳。

  •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5

    芹菜500克,苦瓜l0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高血压病初期。

  • 猪腰子治遗精

    (睡觉做梦流精)猪腰子一个,切开去掉白膜,放入韭菜籽二钱,用钱扎好蒸熟,再切碎加油盐吃,一日一个,连吃四、五个腰子,有固精壮阳之功效。

  • 桑菊饮组成与加减,功效与作用,桑菊饮医案

    【组成】桑叶10g 黄菊花5g 杏仁6g 连翘5g 薄荷5g(后下) 桔梗6g 生甘草3g 芦根20g【主治】风温初起。咳为主症,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病案】罗某,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