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热痹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鲁某,女,50岁。初诊:1981年5月15日。近1年来低热反复发作,体温37℃~38℃。汗出心烦,胃脘痞胀。半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踝、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下肢浮肿,灼热掣痛,右趾痛甚。时恶心,口干苦,午后低热,眠差,小便黄少,大便秘结,舌苔左侧光剥、右侧黄腻,质红,脉虚弦。曾服大活络丸,无效。证属阴虚湿热痹痛,先拟清化湿热、通利经脉、宣痹止痛。

银花藤15g 海风藤15g 茵陈10g 连翘(后下)10g 苍术10g 黄柏6g 木瓜10g 怀牛膝10g 豆卷10g 防己10g 通草3g

二诊:6月1日。服8剂,疼痛、灼热减轻许多,午后低热较前轻微,下肢浮肿消退。小便转清,大便较畅。但感关节拘急、强硬不灵,右踝至膝掣引作痛,右脚麻木刺痛,苔白腻。药后湿开热化,症已减轻,阴虚之患,可以滋矣,拟苦甘合化,养阴通络、柔肝伸筋。

玄参10g 生地黄12g 白芍15g 玉竹10g 扁豆10g 薏苡仁18g 石斛10g 木瓜10g 怀牛膝10g 秦艽10g 甘草3g

4剂。

三诊:6月5日。下肢疼痛、麻木及关节强痛拘急均明显减轻,眠可,纳食增,偶有低热,舌苔干净、舌尖仍红,仍以上法治之。

白芍18g 甘草10g 玉竹10g 生地黄18g 木瓜10g 怀牛膝10g 薏苡仁18g 豆卷18g 丹皮10g 桑枝18g 石斛10g 花粉10g 玄参10g

坚持服完8剂,痊愈。

按:此例痹证,除肢节疼痛、灼热、麻木外,尚有午后低热、心烦眠差、纳差脘闷、小便黄少,此系湿热痹痛无疑。然单纯湿热患者大便多溏而不爽,苔腻脉濡数,该患者大便反秘结,舌苔左侧光剥,脉虚弦,提示阴虚津亏,且关节强硬拘急,亦属阴虚失于濡养,故以阴虚湿热痹证为治。初诊因湿热胶结,滋阴有碍化湿,故先清化湿热、通络宣痹,待湿开热化,痹痛减轻,即着手养阴生津、柔肝缓急以治其本,待津液恢复,筋骨得润,病遂得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13

    酒炒白芍30克,酒炒香附、酒洗丹皮、茯苓(去皮)各9克,酒洗当归、土炒白术各150克,花粉6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不孕症。

  • 慢性乙型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邪毒内蕴,肝郁血瘀,脾肾两亏,营卫失调。【治法】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气湿肾。【方名】乙肝解毒汤。【组成】方1:黄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哮喘中医早定名,呼吸急促喉哮鸣。多由体内痰深伏,诸因触发哮喘成。气痰搏结气道阻,反复发作难根除。 注: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喘”范围,临床以阵发性呼吸急促,喉间哮鸣,…

  • 牛乳粥

    牛乳500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粥,临熟下牛乳,调匀、稍煮。空腹食用。功能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适用于阴虚劳损、反胃噎膈,消渴,便秘。

  • 百日咳食疗方3

    绿豆羹:绿豆100克,鱼腥草30克,冰糖20克。绿豆浸24小时,鱼腥草洗净煎水取汁200毫升,与绿豆冰糖共煮,成糊状即可,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10天。

  • 子宫内膜异位方-内异消散方

    方名:内异消散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温肾。主治子宫1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肛门坠痛、性交1痛、不孕等症。【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桃仁9克、昆布12克…

  •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姚某,女,46岁,工人。初诊:1981年3月21日。自诉从1971年起左胸憋闷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于1976年起病情加重,现在胸前区闷胀掣痛,喜按,伴心慌心悸,发时…

  • 人参茉莉花茶

    东北五年老参、茉莉花、黄芪、绿茶。水煎。不拘时,代茶饮。功能补气虚。适用于气短乏力,病后亏虚,倦怠神疲,自汗不已,饮食不香,心悸、口干。

  • 温胆汤配方,温胆汤的功效与作用

    温胆汤 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 陈皮三两(90g) 甘草一两,炙(30g) 茯苓一两半(45g) 【用法】 上锉…

  • 润肤方十

    丹砂30克。研细,人白蜜少许,更研如膏,入盆中盛。每于临睡前涂面,次日用浆水洗去。本方润肤红颜,即滋润营养皮肤,又具化妆美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