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湿热痹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鲁某,女,50岁。初诊:1981年5月15日。近1年来低热反复发作,体温37℃~38℃。汗出心烦,胃脘痞胀。半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踝、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下肢浮肿,灼热掣痛,右趾痛甚。时恶心,口干苦,午后低热,眠差,小便黄少,大便秘结,舌苔左侧光剥、右侧黄腻,质红,脉虚弦。曾服大活络丸,无效。证属阴虚湿热痹痛,先拟清化湿热、通利经脉、宣痹止痛。

银花藤15g 海风藤15g 茵陈10g 连翘(后下)10g 苍术10g 黄柏6g 木瓜10g 怀牛膝10g 豆卷10g 防己10g 通草3g

二诊:6月1日。服8剂,疼痛、灼热减轻许多,午后低热较前轻微,下肢浮肿消退。小便转清,大便较畅。但感关节拘急、强硬不灵,右踝至膝掣引作痛,右脚麻木刺痛,苔白腻。药后湿开热化,症已减轻,阴虚之患,可以滋矣,拟苦甘合化,养阴通络、柔肝伸筋。

玄参10g 生地黄12g 白芍15g 玉竹10g 扁豆10g 薏苡仁18g 石斛10g 木瓜10g 怀牛膝10g 秦艽10g 甘草3g

4剂。

三诊:6月5日。下肢疼痛、麻木及关节强痛拘急均明显减轻,眠可,纳食增,偶有低热,舌苔干净、舌尖仍红,仍以上法治之。

白芍18g 甘草10g 玉竹10g 生地黄18g 木瓜10g 怀牛膝10g 薏苡仁18g 豆卷18g 丹皮10g 桑枝18g 石斛10g 花粉10g 玄参10g

坚持服完8剂,痊愈。

按:此例痹证,除肢节疼痛、灼热、麻木外,尚有午后低热、心烦眠差、纳差脘闷、小便黄少,此系湿热痹痛无疑。然单纯湿热患者大便多溏而不爽,苔腻脉濡数,该患者大便反秘结,舌苔左侧光剥,脉虚弦,提示阴虚津亏,且关节强硬拘急,亦属阴虚失于濡养,故以阴虚湿热痹证为治。初诊因湿热胶结,滋阴有碍化湿,故先清化湿热、通络宣痹,待湿开热化,痹痛减轻,即着手养阴生津、柔肝缓急以治其本,待津液恢复,筋骨得润,病遂得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阴茎癌方十四

    党参、白术各10克,云苓、陈皮、薏苡仁各15克,赤小豆30克,黄芪10克,菟丝子30克,金樱子15克,枸杞子、五味子各30克,车前子15克。1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肿…

  • 白发方六

    桑白皮90克。将桑白皮锉细,煮5-6沸后,去渣,频抹鬓发,自不坠落。本方可为头发保健之剂,易得易用,老少皆宜。

  • 名老中医治疗暑湿夹滞医案

    王某,女,52岁,家庭妇女。初诊:1981年8月22日。口腔糜烂,两颊黏膜及舌边溃疡,口气酸臭,小便短赤,烦热口苦,服西药月余不效,仍口中灼热、腹满便溏、咀嚼说话困难。转中医诊治,…

  • 热重于风型急性结膜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胞睑浮肿眼涩疼,目赤眵多畏光明。便结溲赤口渴苦,舌苔黄腻脉数实。清肺泻火兼散风,石膏知母羌防风。银翘赤芍炒栀子,牛蒡大黄连芦根。 方药:生石膏30g 知母10g 羌活9g 炒栀子1…

  • 口疮验方

    五倍子6g,冰片lg,研为细末,敷于患处。传染性软疣验方五倍子粉10g,雄黄6g,白矾6g,寒水石6g,75%酒精lOOml,浸泡,外擦。

  • 阴茎癌方十七

    土茯苓60克,苍耳子15克,二花12克,白鲜皮、威灵仙各9克,胆草6克。水煎服,1日l剂。本方为江西瑞县人民医院治疗阴茎1癌方,功能清热解毒。

  • 拿什么“拯救”厌食宝宝

    酷夏刚过,秋老虎又至。如此炎热的季节,宝宝也许不想吃饭亦或者吃厌了一成不变的饭菜,这时候,妈妈们不要一味地逼迫孩子吃饭,不妨试着给小可爱们换些吃吃,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大热天,…

  • 大补阴丸(大补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阴丸(大补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熟地黄酒蒸 龟版酥炙,各六两(各180g)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各120g) 【用法】 上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

  • 炒芝麻盐

    芝麻30克,盐少许。芝麻与盐共炒香。分2次1日内服完,连服数日。功能滋阴养血下乳。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

  • 安神滋补方6

    梨3枚,砂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砂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汤食梨。原方用于“风热攻心,烦闷恍惚,神思不安”之症。风热攻心,则心神不宁,烦闷恍惚,夜不成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