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录》)

【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

【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

㈠豆瓣酱
水分39克,蛋白质20.9克,脂肪11.2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24.9克,钙245毫克,磷174毫克,铁16.1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78毫克,尼克酸2.1毫克。

㈡甜面酱
水分47克,蛋白质5.8克,脂肪1.2克,碳水化物37克,灰分6.3克,钙32毫克,磷104毫克,铁5.7毫克。

酱是酱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故酱油所含成分亦即酱的成分。因此,酱的成分可概括如次:含氮物质有蛋白质、多肽、肽。氨基酸有酪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等;此外,尚有腐胺、尸胺、腺嘌呤、胆碱、甜菜碱、酪醇、酪胺和氨。糖类以糊精、葡萄糖为主,也含少量戊糖、戊聚糖。大豆约含18%脂肪,在制酱过程中,基本上无变化,故酱中所含脂肪,基本上都存于豆瓣中。酱中所含酸类,其挥发者有甲酸、乙酸、丙酸等;不挥发者有乳酸、琥珀酸、曲酸等。其他有机物有乙醇、甘油、维生素、有机色素等;无机物除多量的水、食盐外,尚有随原料带入的硫酸盐、磷酸盐、钙、镁、钾、铁等。

【性味】咸,寒。

①《别录》:"味咸酸,冷利。"

②宁原《食鉴本草》:"味威甘,平,无毒。"

③《纲目》:"面酱咸;豆酱甜;酱豆油、大麦酱、麸酱皆咸甘。"

【归经】入胃、脾、肾经。

①《本草求真》:"入肾。"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肾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少阴经。"

【功用主治】除热,解毒。治蜂虿虫伤,汤火伤。

①《别录》:"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热汤及火毒。"

②《日华子本草》:"杀一切鱼、肉、菜蔬、草毒;并治蛇、虫、蜂、虿等毒。"

③《纲目》:"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飞蛾虫蚁入耳;涂猘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中砒毒,调水服。"

④《本草汇言》:"祛时行暑热、疠毒、瘴气。"

⑤《本草求真》:"解肾热邪。"

【宜忌】《随息居饮食谱》:"痘痂新脱时食之则瘢黑。"

【选方】①治百药、百虫、百兽之毒损人者:豆酱,水洗去汁,以豆瓣捣烂一盏,白汤调服。再以豆瓣捣烂,敷伤损处。(《方脉正宗》)

②解轻粉毒(服轻粉口破者):以三年陈酱,化水,频漱之。(《濒湖集简方》)

③治汤火烧灼未成疮:豆酱汁敷之。(《肘后方》)

④治人卒中烟火毒:黄豆酱一块。调温汤一碗灌之。(《本草汇言》)

⑤治疬疡:酱汁研石硫黄作泥,以生布揩破,敷疡上。(《救急方》)

⑥治妊娠下血:豆酱二升。漉去汁,熬令燥,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古今录验方》豆酱散)

⑦治妊娠尿血:豆酱一大盏(微焙令干),生干地黄二两。上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一钱服之。(《海上方》)

⑧治手足指掣痛不可忍:酱清和蜜,温涂之。(《千金方》)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按酱之品不一,惟豆酱陈久者入药,其味咸酸冷利,故主除热、止烦满及汤火伤毒也。能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本经》云杀百药毒者误也。又有榆仁酱,味辛美,杀诸虫,利大小便,心腹恶气;芜荑酱主疗相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柿霜

    柿霜(《纲目》)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柿子)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制法】取成热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其…

  • 罗汉松叶

    罗汉松叶(《广东中药》Ⅱ) 【异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叶。植物形态详"罗汉松实"条。 【采集】全年可采。剪取枝叶,晒干…

  • 山椒根

    山椒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铁杆椒根(《贵州草药》),黄椒根、单面针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淑的根。植物形态详"大叶花椒"条。 【性味】辛,…

  • 假韶果穗

    假韶果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假韶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韶的果穗,植物形态详"假韶"条。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小贯众_小贯众的中药用途_小贯众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贯众、鸡脑壳、鸡公头、地良姜、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昏头鸡、公鸡头、小昏头鸡、虾公草、虎牙草、岩壁青、茅叶伸筋、小野鸡尾、阉鸡尾、地鸡头…

  • 地瓜果_地瓜果的用法用量_地瓜果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地石榴、地郎果、地枇杷果、地瓜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涩精止遗。主咽喉肿痛;遗精滑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地瓜榕的隐花果(榕果),…

  • 大飞扬

    大飞扬(《广西中药志》) 【异名】马鞍叶羊蹄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蝶风、羊蹄藤(《广西中药志》),夜合叶(《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的枝叶或…

  • 地乌

    地乌(《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地雷、黑地雷、金串珠(《贵州民间药物》),蜈蚣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林荫银莲花的根茎。 【植物形态】林荫银莲花,又名…

  • 鱼眼草_鱼眼草吃多了有影响吗_鱼眼草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三仙菜、星宿草、地胡椒、鼓丁草、翳子草、地细辛、小镘头草、明头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明目。主肺炎;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疟疾;夜盲;带下;疮…

  • 刺南蛇藤

    刺南蛇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 【植物形态】刺南蛇藤藤状灌木,长达8米。幼枝常有随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