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鸡骨常山

滇鸡骨常山
(《中药材品种论述》)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

【植物形态】鸡骨常山(《植物名实图考》),又名:云南鸭脚树、红辣树、白虎木、野辣椒。
直立灌木,高达3米。茎灰褐色。单叶3~5轮生,无柄;薄纸质;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3厘米,基部狭楔形,先端长渐尖,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极稀疏短柔毛,在脉上较密,侧脉17~22对。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粉红色,芳香,萼短,5裂;花冠高脚碟状,长13毫米;雄蕊内藏于花冠管喉部,不伸出;心皮2,分离,胚珠多数,花柱线形。蓇葖果2,狭长线形,长3厘米,直径4毫米,种子具有极短缘毛。花期3~6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溪边、湿润地。分布云南。

本植物的根(红辣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或切成厚片。

【药材】干燥的枝叶,枝多切成厚约1毫米的斜片。老枝径约6~8毫米,外皮灰褐色,有纵纹,皮孔细小突起,断面中心髓部细小而空,木部白色;幼枝较细,皮青灰色,髓部中空较大,外皮易剥离。叶3~5片轮生,椭圆状或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全缘,干燥后多皱缩卷曲。气无,味苦。
产于云南。

【化学成分】根含利血平。

【性味】①《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选》:"苦,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疟疾。"

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血,接骨,止痛。治肝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0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毛脉柳叶菜_毛脉柳叶菜的功效与作用_毛脉柳叶菜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柳叶菜、兴安柳叶菜、小柳叶菜、水泽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固脱。主月经过多;带下赤白;久痢;久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脉柳叶菜…

  • 炮掌果

    炮掌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小果倒地铃"条。 【采集】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性味】微苦,寒。 【功用主治】祛风解痉,解毒。 …

  • 透骨草

    透骨草(《灵秘丹药笺》)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地构叶,又名:地构菜。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茎横走,淡黄褐色。茎直立,丛生,…

  • 橡实

    橡实(《雷公炮炙论》) 【异名】芧栗(《庄子》),橡栗(《吕氏春秋》),梂(《尔雅》),皂斗(《吕氏春秋》高诱注),橡子(《庄子》司马彪注),杼斗(《唐本草》),橡斗子(《日华子本…

  • 白茅花

    白茅花(《日华子本草》) 【异名】营花(《唐本草》),茅盔花、茅针花(《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花穗。植物形态详"白茅根"条。 【采集】4~5月花盛开前采收。摘…

  • 地花生

    地花生(《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翻转红。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猪大肠的根。 【植物形态】猪大肠多年生矮小草本,高6~20厘米。根肉质,形似猪大肠。茎直立或斜向上,淡紫色,被长…

  • 寻骨风

    寻骨风(《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清骨风、猫耳朵(《南京民间药草》),穿地节、毛香、白毛藤、地丁香、黄木香(《江苏植药志》),白面风、兔子耳(《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马兜…

  • 雉子筵

    雉子筵(《陕西草药》) 【异名】瓢子,满山红(《陕西草药》),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中草药通讯》(6):8,1973)。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

  • 慈乌_慈乌的用药禁忌_慈乌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乌、孝鸟、慈鸦、哺公、小山老鸹、咵老鸦、麦鸦 性味:味酸;咸;性平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主虚劳咳嗽;骨蒸烦热;体弱消瘦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全…

  • 韭菜

    韭菜(《滇南本草》) 【异名】丰本(《礼记》),草钟乳(《本草拾遗》),起阳草(侯宁极《药谱》),懒人菜(《尔雅翼》),长生韭(王祯《农书》),壮阳草(《本草述》),扁菜(《广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