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治疗厥阴肝经沉寒痼冷之证

冀某,男,55岁,干部。既往病史:于1971年4月起,腹冷痛,胀满,痛即欲便,便后稍减,一昼夜痛泻四五次至十余次,或稀或溏,直至空腹后稍适。自觉腰冷如冰,虽热敷而不温,拔火罐病可暂缓。经大便常规、钡餐X线摄片和乙状结肠镜检,除见回盲部及乙状结肠充血外,余无特殊发现。拟诊过敏性肠炎等,先后两次住院,经中西药治疗,效不佳,且觉小腿无力和隐痛,辗转前来就诊。

自诉原在部队工作,长期露宿等,后每遇阴冷雨雪时,便有腹痛、便急、食滞之候,经对症治疗即消失。1959年调至西藏工作,8个月后,腹痛、便溏复发并伴失眠,检查无特殊发现,数次住院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后自练气功获效,直到此次旧病又发。

初诊:1973年3月10日。少腹冷痛,喜热饮,怯冷食,舌苔白、质胖,脉沉细弦,余症全如上述。参考病史,显系阴寒内盛,中土寒凝,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所致。宜以温肾暖脾为主,拟用附子理中汤加味。

盐附子(先煎)25g 肉豆蔻10g 干姜片12g 潞党参25g 生白术20g 茯苓皮30g 炒白芍12g 广木香10g 炙甘草12g

二诊:3月23日。上方服4剂后,诸症明显好转,痛泻减少,但小腹凉痛仍较甚。此中土虽得温煦而下焦积寒未去,拟辛热大剂以温肝肾之阴寒,稍加大黄、枳实、厚朴以推动肠间寒积。

盐附子(先煎)30g 干姜片20g 上肉桂10g 法夏25g 川厚朴10g 炒枳实10g 北细辛6.5g 广木香10g 盐小茴香12g 焦白术20g 炒白芍10g 吴茱萸10g 生大黄(另煎片刻,冲服)10g

三诊:3月27日。服2剂后腹痛转急,腹泻次数亦增,腹中又冷胀不适。去大黄,又进2剂,痛泻减。本例虽为虚中夹实,但其实邪乃无形之寒气,非有形之积滞,可知仍宜以温经散寒为主,佐以培土扶阳,建立中气。

黄芪30g 附片(先煎)3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10g 大枣3枚 炙甘草10g 小茴香10g 吴茱萸10g 丁香10g 良姜12g 饴糖(兑服)30g

四诊:4月1日。服4剂后,腹中痛、胀、发凉之感显著减轻,惟少腹左侧隐痛拒按。此厥阴寒凝初开之象,宜专师劲旅,温开肝经沉寒痼冷,用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化裁。

当归10g 桂枝20g 附片(先煎)30g 赤芍10g 细辛6.5g 吴茱萸10g 小茴香10g 广木香6.5g 桃仁10g 木通10g 甘草6.5g 生姜10g 大枣6枚

冲服半硫丸。

服半硫丸2日,自觉不适,停用。服4剂后,少腹隐痛拒按消失,但仍腹冷、便溏不解,仍本上方加减,入理气活血之品。

当归16g 桂枝20g 白芍10g 附片(先煎)30g 白术10g 细辛10g 吴茱萸10g 小茴香10g 广木香10g 桃仁16g 木通10g 炙甘草6.5g 生姜6.5g 茯苓10g 太子参30g 高丽参25g 丁香10g 台乌药10g 橘核10g

以台乌药、橘核、小茴香、木香暖肝理气;当归、桂枝、桃仁通络逐瘀;重用人参补虚安中。其余大队温药,皆为温散厥阴寒凝而设。

服4剂后诸症悉减,腹痛消失,大便渐趋正常,舌脉亦平。但腹中略有凉感。乃改汤为丸,每服10g,早晚各服一次,调理两月而安,未再复发。

按:本病乃寒积三阴,虚中夹实之患。病位在少腹,病情主要为冷痛。故附子理中汤服后仅初见成效,是脾肾之阳虽温,但厥阴之寒凝未开。《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说明着眼点全在内有久寒。患者早年坐卧山洞,饮冷吞雪,以致寒邪稽留三阴。当其少壮,气血充实,正能胜邪,不致发病。中年以后,气血渐衰,复处高寒之域,外寒引动内寒而发病。且几经发作而转重,其时可谓久矣;病在足厥阴肝经脉所过之少腹,其位可云深矣。肝肾同居下焦,脾胃大肠一气相通,用附子理中汤法温其脾肾,厥阴肝经沉寒痼冷之证始趋明显,故终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温肝散寒、养血通脉以收功。用半硫丸及大黄不应者,以阴寒凝滞非有形之邪结踞大肠,病在厥阴肝经,故通其腑气无益。于此更悟《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之论,在临床上确有其指导意义。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呕吐头痛

当归四逆汤加附片、藁本治疗头痛一例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感冒一例

当归四逆汤组成,功效与作用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疗效探讨

当归四逆汤治疗雷诺综合征36例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除粉刺

    (酒刺、青春豆、痤疮)鲜黄瓜汁、白醋等量调匀,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搽脸,一日三次,搽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连用半月可愈。以后不发。

  • 防风通圣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防风通圣散组成】2 【防风通圣散方歌】3 【防风通圣散方解】4 【防风通圣散主治】5 【防风通圣散医案】6 【医案分析】【防风通圣散组成】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

  • 小蓟饮子方歌,加减运用

    小蓟饮子 出自《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 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 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 咀,每服半两(15g),水煎…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属于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之证者,治以疏肝和胃为法。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的作用,肝气条达能舒畅全身气机,如精神抑郁,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症…

  • 木香槟榔丸组成,主治,临床应用医案

    【组成】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广术(烧) 黄连 枳壳(麸,去瓤)各3g 黄柏 大黄各9g 香附子(炒) 牵牛各12g 【主治】湿热积滞证。脘腹痞满胀痛,或泄泻痢疾,里急后重,或大…

  • 食蒜治拉肚子

    如果饮食不当引起拉肚子或肚子疼时,可食用烤大蒜治疗。具体的做法是:取两三头大蒜,最好是紫皮的,把蒜头掰开,不用去皮,放在烤箱里烤。待烤到蒜瓣内软外皮微黄时取出,去皮吃掉,很快病就好…

  • 中学生感冒良方

    学生课业繁忙,用脑多,学生家长不知情,华佗知情降秘方。春天感冒:香蕉皮1枚、龙眼干20粒、龙眼籽20粒压碎,三者一同下锅,放3碗水,滚后10分钟就好,加些白糖,1次服用1碗,一服见…

  • 神仙粥治感冒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仙粥”歌诀是:“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三天内服用,即…

  • 干艾叶治排便不畅

    把干艾叶洗净放入茶杯,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如怕苦可适当放点糖,一天冲泡数次。

  • 痔疮14

    茄子。将其切片,烧成炭,研成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连服10天。本方清热止血,适用于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