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

河豚
(《日华子本草》)

【异名】赤鲑(《山海经》),鯸鮧鱼(《金匮要略》),鯸鲐(《吴都赋》),鲑鱼(《山海经》郭璞传),鹕夷鱼、嗔鱼、规鱼(《本草拾遗》),鰄鱼、吹肚鱼、鰗鮧(《日华子本草》),河鲀鱼(《日用本草》),气泡鱼(《纲目》),胡夷鱼(《纲目拾遗》)。

【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肉。

【动物形态】①弓斑东方鲀
为鲀科较习见的种类。体亚圆筒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体长约10余厘米。吻短,圆钝。口小,端位,唇发达。上下颌各有1对板状门齿,中缝显著。眼小,位于头侧正中轴的上方。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无鳞,密生小棘刺。粘液腺显著,位甚高,与体背缘相应弓曲,并有分枝。背鳍14~15,呈圆刀状,位于肛门后上方,与臀鳍相对;臀鳍12,形与背鳍相似;无腹鳍;胸鳍宽短,近方形;尾鳍后端平截。体背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稍带黄揭;体侧在胸鳍后上方,各有一黑色而带白边的大斑点,并有一条弓形黑色横纹越背连结;背鳍基部两侧也有一大黑斑,周缘为白色。臀鳍黄色,背鳍、胸鳍、尾鳍后缘都呈灰褐色。有气囊。内脏及血液有剧毒。
多栖于水的中下层,遇敌时腹部即膨胀如球形。常以虾,蟹、蚌、鱼苗、昆虫幼体及丝状藻等为食。产卵期4~6月。分布我国沿海及珠江、长江、辽河等河内。

②虫纹东方鲀
主要特征为:背侧面具很多大小不一白斑,有些呈虫纹状。分布我国沿海。

③暗色东方鲀
主要特征为背侧面具暗色横纹5~6条,暗色横纹常具小白斑。分布我国东海和黄海。

以上动物的眼睛(河豚目)、卵(河豚子)、肝油(河豚鱼肝抽)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沿海地区,全年可以捕获。内地则以春、夏为主。煮食外,亦可腌制成干。煮食河豚,须除去内脏、生殖腺、两目,洗净血液,刮去表面粘液或剥去外皮,并宜烹煮较长时间,以防中毒。

【化学成分】河豚肉每100克含水分79.8克,粗蛋白质18.7克,粗脂肪0.26克,灰分1.2克。又含维生素B1-20微克,B2-100微克。

河豚的毒性物质为河豚毒素和河豚酸等。

河豚的种类颇多,体内大都含有不同量的有毒成分,无毒者极少;不同的种类及不同的组织器官,其毒性的强弱亦有差异,以卵巢及肝脏的毒素为最多,肠及皮肤次之,肉则几乎无毒,即使具有猛毒的河豚,其肉中所含毒素亦甚少。冬春之间,为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昧最美,但体中的毒素亦最多。

【药理作用】河豚毒素,毒性极强。对兔的致死量(微克/公斤):口服为200,皮下注射为10,静脉注射为3;对犬、猫、兔静脉注射致死量大致相同,在3~4微克/公斤。50公斤之人皮下注射致死量可能为300微克。其作用属一种强烈的神经毒,能阻断神经干的冲动传导,麻痹横纹肌及呼吸肌,使呼吸停止而死。它不影响神经,肌肉之静息电位,却可阻断其兴奋。对平滑肌之兴奋无影响,在研究药物对平滑肌的影响以及细胞膜及钠、钾离子转运中,可用此作为药理分析的工具。对其他药理作用亦作了若干研究,临床上曾用作镇痛剂。

【性味】甘,温,有毒。

①《食疗本草》:"有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有毒。"

③《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①《开宝本草》:"主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去痔疾,杀虫。"

②《本草蒙筌》:"去疳匿,消肿。"

【宜忌】患疮、疥、脚气者忌服。

①《食疗本草》:"其肝毒,杀人。"

②《本草拾遗》:"其肝、子毒人。"

③《日用本草》:"发疮疥。"

④《品汇精要》:"反荆芥。燕尾者杀人。去睛并脊血。忌梁上挂尘。"

⑤《纲目》:"煮忌煤始落中。与荆芥、菊花、桔梗、甘草、附子、乌头相反。宜荻笋、蒌蒿、菘菜。畏橄榄、甘蔗、芦根、粪汁。"

⑥《本经逢原》:"其毒入肝助火,莫有甚于此者,患痈疡脚气人切不可食。"

【河豚鱼中毒】河豚毒素存莅于河豚睾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内。如煮食时处理不当,即可引起中毒。一般在食后约半小时至3小时内,即发生中毒症状,先出现胃肠道局部刺激症状,继则口唇、舌、上下肢知觉迟钝;而指尖尤甚,渐至四肢运动麻痹,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脉搏细小频数,血压体温均下降。瞳孔散大,言语障碍,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临死时,意识大都清晰。曾对12例河豚中毒病人分别做了尿液蟾蜍毒性试验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看到:㈠河豚毒素在体内未能迅速破坏,且可持续达1~2天之久;㈡部分患者有心脏传导系统的改变-房室传导阻滞;中毒程度深者,可呈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终致死亡。急救处理:及时进行洗胃、催吐、导泻、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必要时输氧。民间用鲜橄榄、鲜芦根各4两,洗净,捣汁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6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苦蘵_苦蘵的副作用_苦蘵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蘵、黄蘵、蘵草、小苦耽、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劈拍草、响铃草、响泡子 性味:味苦;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主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 江南卷柏

    江南卷柏   HerbaSelaginellaeMoellendorfii   (英)Moellendorf"sSpikemossHerb   【别名】 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 …

  • 山大刀

    山大刀(《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丹叶、暗山公(《生草药性备要》),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岭南采药录》),刀斧伤(《陆川本草》),血丝罗伞、大退七(《广西中药志》),刀伤木…

  • 白叶藤_白叶藤有毒性吗_白叶藤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铁边、蜈蚣草、篱尾蛇、藤羊角扭、母乳藤、对面笑、红藤仔、鸟仔藤、淋汁藤、飞杨藤、牛蹄藤、脱皮藤、扛棺回 性味:甘;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散瘀止痛。主…

  • 牡蛎_牡蛎可以食用吗_牡蛎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蚝山、蚝莆、左壳、蚝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性味:味咸;性微寒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

  • 川山橙根_川山橙根的副作用_川山橙根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蔷薇根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健脾;补血;清热。主脾胃虚弱;血虚乳少;口舌生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根。 原形态:粗壮木质藤本,长…

  • 大黑蒿

    大黑蒿(《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密花艾纳香的全株。 【植物形态】密花艾纳香半灌木,高达2米左右。全株密生白色绒毛或成粉末状,有香气。叶片羽状深裂,长18~20厘米,宽6…

  • 鸡子

    鸡子(《本经》) 【异名】鸡卵(《食疗本草》),鸡蛋(《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卵。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鸡子可分鸡子壳、鸡子白、鸡子黄、凤凰衣(…

  • 卵叶蜘蛛抱蛋_卵叶蜘蛛抱蛋可以食用吗_卵叶蜘蛛抱蛋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粽巴叶、蜘蛛抱蛋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接骨止痛;解蛇毒。主风湿痹痛;肾亏腰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卵叶…

  • 虎头蕉

    虎头蕉(《草宝》) 【异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金不换(《福建野生药用植物》),什鸡单,金线屈腰、金线蕨龙、金线虎头椒(《闽东本草》),鸟人参(《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