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心动过速、心悸、心慌

姜某,女,46岁,干部。初诊:1980年12月1日。患心动过速8年多,时感心悸、心慌,近两年症状加重,曾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疑诊为早期冠心病、心肌病,使用西药后无缓解。患者面色淡黄,神情疲惫,心累怔忡,胸部压闷,动则气短,不能爬坡上楼,常太息,胃脘胀满,嗳气,头昏,四肢乏力,时汗出黏手,午后及夜晚头面与胸背阵发烘热,食少,恶油腻,眠差,每晚仅能睡3小时左右,惊悸易醒,记忆衰减,月经紊乱,小便短黄,大便正常,舌质干红、苔少,脉沉细微数。辨证为气阴亏虚,心脾不足,虚热内扰。治宜益气养阴、调和心脾,兼清虚热。

白晒参6g 麦门冬10g 五味子10g 枣仁12g 白薇10g 地骨皮12g 麦芽18g 砂仁(后下)1.5g 陈小麦15g 大枣6枚 甘草3g

6剂。

二诊:12月12日。服药后头昏、心悸、心慌、头面发热较前减轻,矢气较频,脘胀有减,纳食增加,睡眠尚差,夜汗多,易激动,时悲伤,苔少质红,脉细弱。前方加敛阳和阴之品。

白晒参6g 麦门冬10g 五味子10g 丹参18g 枣仁10g 龙骨(先煎)18g 牡蛎(先煎)10g 砂仁(后下)4.5g 陈小麦30g 大枣6g 甘草6g

三诊:12月22日。心悸、气短、头昏显着减轻,睡眠好转,夜汗、冲热消除,精神好转,饮食增加。惟时有惊悸,大便干燥,痔疮出血。

仍宗前法,稍加柔肝润肠之品。前方加火麻仁15g,枸杞子15g,苁蓉5g,4剂。

四诊:12月29日。诸症基本消除,可以轻松上三楼,眠食均可,大便不燥,已正常工作。惟时心烦,舌淡红、少津,脉细缓。予益气养阴、和血安神法善后。前方去火麻仁,加生地18g。天王补心丹4瓶,按说明书于早晚吞服。

按:患者心累怔忡,动则气短,四肢乏力,常欲太息,乃心、脾、肺气虚,心体失于托护;汗出黏热,午后、夜晚冲热,舌干红,脉细数,是阴亦不足,虚热内扰,故始终以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益气养阴,兼清虚热、调心脾,药后得效,复加收敛固涩之品宁心安眠,最后仍以益气养阴、和血安神法善后,数年沉疴得以基本消除。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生脉散加味治疗气阴亏虚,心脉瘀滞

生脉散加味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气亏虚,心血瘀阻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绞痛二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复元通气散加减治疗气滞腰痛

    谭某某,男,40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4年4月10日初诊。自诉:腰胀腰痛已数月,经某医院检查,小便正常,服用西药、中药无效,因来求治。检查:诊脉弦,舌正无苔,腰痛胀近半年,胀甚…

  • 逍遥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逍遥散组成】2 【逍遥散方歌】3 【逍遥散方解】4 【逍遥散主治】5 【逍遥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逍遥散的论述7.1 病机与证候分析…

  • 两则药膳调治遗精病

    肾虚不固而致者可用:①猪腰核桃汤:猪腰子1对,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三物共煮后加盐去杜仲渣,吃猪腰喝汤。隔日1次,至愈为止。②杞果山药汤:杞果50克,芡实、山药各100克。共煎…

  • 安神助眠方5

    甘草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将3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早晚温服,喝汤食枣。本晶以甘凉小麦为主料,补心阴,养心气,以安神;辅…

  • 参赭镇气汤治疗肾不纳气,肺气虚浮,咳嗽喘促

    肾不纳气气上逆,咳嗽喘促动尤甚。暴然喘促难平卧,呼多吸少食不振。心悸不安苔薄白,胸闷痰多脉沉细。降逆定喘摄肾气,参赭镇气主治宜。党参芡实生赭石,龙牡白芍苏药萸。心肾阳虚水湿泛,肢冷…

  • 夏日绿豆食疗方

    绿豆性凉味甘,入心、胃二经、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水的功用。常用的绿豆食疗处方有以下几种:绿豆银花汤绿豆100克,金银花30克,先煮豆后下银花,吃豆喝汤,可预防和治疗中暑、痱子、…

  • 黑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黑枣的吃法,黑枣的营养价值

    黑枣的介绍 黑枣(狭义的黑枣或真黑枣),学名君迁子,又称野柿子。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为有核和无核两种,主要的品种有大核黑枣、牛奶枣和葡萄黑枣等。 很多人丢喜欢吃红枣,尤其…

  • 润肤方八

    猪胰、芜菁子、瓜蒌子、桃仁各等分。以酒和捣、敷面,避风吹日晒。本膏活血润肤,泽面红颜,并能去皱防裂。

  • 白虎汤的方解,功用与主治

    白虎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

  • 呕吐方七

    竹茹、芦根各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代茶饮。本方适用于胃热呢逆,呕吐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