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心动过速、心悸、心慌

姜某,女,46岁,干部。初诊:1980年12月1日。患心动过速8年多,时感心悸、心慌,近两年症状加重,曾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疑诊为早期冠心病、心肌病,使用西药后无缓解。患者面色淡黄,神情疲惫,心累怔忡,胸部压闷,动则气短,不能爬坡上楼,常太息,胃脘胀满,嗳气,头昏,四肢乏力,时汗出黏手,午后及夜晚头面与胸背阵发烘热,食少,恶油腻,眠差,每晚仅能睡3小时左右,惊悸易醒,记忆衰减,月经紊乱,小便短黄,大便正常,舌质干红、苔少,脉沉细微数。辨证为气阴亏虚,心脾不足,虚热内扰。治宜益气养阴、调和心脾,兼清虚热。

白晒参6g 麦门冬10g 五味子10g 枣仁12g 白薇10g 地骨皮12g 麦芽18g 砂仁(后下)1.5g 陈小麦15g 大枣6枚 甘草3g

6剂。

二诊:12月12日。服药后头昏、心悸、心慌、头面发热较前减轻,矢气较频,脘胀有减,纳食增加,睡眠尚差,夜汗多,易激动,时悲伤,苔少质红,脉细弱。前方加敛阳和阴之品。

白晒参6g 麦门冬10g 五味子10g 丹参18g 枣仁10g 龙骨(先煎)18g 牡蛎(先煎)10g 砂仁(后下)4.5g 陈小麦30g 大枣6g 甘草6g

三诊:12月22日。心悸、气短、头昏显着减轻,睡眠好转,夜汗、冲热消除,精神好转,饮食增加。惟时有惊悸,大便干燥,痔疮出血。

仍宗前法,稍加柔肝润肠之品。前方加火麻仁15g,枸杞子15g,苁蓉5g,4剂。

四诊:12月29日。诸症基本消除,可以轻松上三楼,眠食均可,大便不燥,已正常工作。惟时心烦,舌淡红、少津,脉细缓。予益气养阴、和血安神法善后。前方去火麻仁,加生地18g。天王补心丹4瓶,按说明书于早晚吞服。

按:患者心累怔忡,动则气短,四肢乏力,常欲太息,乃心、脾、肺气虚,心体失于托护;汗出黏热,午后、夜晚冲热,舌干红,脉细数,是阴亦不足,虚热内扰,故始终以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益气养阴,兼清虚热、调心脾,药后得效,复加收敛固涩之品宁心安眠,最后仍以益气养阴、和血安神法善后,数年沉疴得以基本消除。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生脉散加味治疗气阴亏虚,心脉瘀滞

生脉散加味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气亏虚,心血瘀阻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绞痛二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生石膏的作用,名老中医运用生石膏的临床经验

    石膏为治疗急性热病的有效药物。但石膏须用生者更须大剂量方效。张老学习前贤用石膏之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生石膏为主与他药配伍,治疗各类发热性疾病,常随手奏效,其退热之功,直胜过…

  • 米须降糖降压

    · 用玉米须60克,瘦猪肉250克,煎汤食肉喝汤,一日两次,可适当降血糖。· 用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皮适量,水煎服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 麻杏石甘汤,苏葶丸加减治疗外寒里热型肺炎

    肺卫热盛邪入里,发热较重气喘促。咳嗽痰多呼吸急,舌红苔黄脉滑数。清热化痰降肺逆,加减苏葶麻杏石。麻黄杏仁生石膏,射干黄芩苦葶苈。白前苏子黛蛤散,瓜蒌贝母鲜芦根。 方药: 麻杏石甘汤…

  • 冬瓜肉蒸包

    [原料]面粉850克,面肥150克,猪肉100克,冬瓜750克,酱油14克,姜10克,葱10克,盐8克,味精3克,香油5克,碱适量。[制法]面粉加面肥、温水适量揉匀,待发酵后加碱揉…

  • 感冒的治疗偏方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

  • 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验方

    虽是肝炎无黄疸,湿热伤脾厌油腻。恶心食少胁胀痛,尿黄乏力脉滑数。治宜藿半苍厚朴,曲楂栀子川楝子。茵陈白蔻板兰根,陈皮元胡车前子。 方药: 藿香15g 姜半夏10g 厚朴10g 苍术…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0

    夏枯草15克,大枣5个。[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浸润型。

  • 抗皱方八

    桃仁(汤浸去皮尖、研如泥)不拘多少。用研烂之桃仁加蜜少许,用温水化开,涂摩面部,后用王霄膏涂贴。本方活血润肤,去皱益颜。

  • 月经不调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滞血瘀。【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名】血府逐瘀汤

  • 青光眼

    (眼球内压力太高,角膜水肿或呈雾状,视力下降)猪眼1只切碎,加桂元肉7只,煮熟,再加油、盐适量,每日吃一剂,连吃半月,能使眼内轻松,眼睛明亮,忌吃鹅肉、动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