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苇茎汤合瘀热汤化裁治疗肺痈一例

胡某,男,成年,工人。初诊:1981年4月6日。患支气管扩张,出血数次,每次多达500mL左右,并患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以及糖尿病多年(目前“三消”症状已不明显),血糖342mg/mL,尿糖(+++),今春以来咳嗽加剧,咳吐大量黄臭脓痰,质稠胶黏,气味腥臭,并多夹杂血液。西医检查为肺脓肿,住院治疗1个月,疗效欠佳,遂出院转中医治疗。诊时咯吐脓血痰甚多,口腥臭,腰膝软弱,气短神倦,眠差,大便干,小便黄,夜尿多。苔黄厚腻、舌质红,脉细数。此由消渴日久,肺肾虚损,气阴俱亏,热毒乘虚内侵,留恋不去,热遏血瘀,肺络受损,酿脓变痈。治当先攻其邪,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千金苇茎汤合瘀热汤化裁。

芦根30g 薏苡仁24g 冬瓜仁24g 桃仁6g 旋覆花(包煎)10g 降香4.5g 枇杷叶10g 青葱管3节 蕺菜30g 丹皮10g 瓜蒌仁15g

咳嗽气紧加苏子、葶苈子、马兜铃、紫菀;痰稠黏加青黛、海蛤粉;血多加茜根、黄连、阿胶珠,连服20余剂。

二诊:5月25日。脓血大减,排痰较利,咳嗽、胸胁疼痛及吐痰腥臭均减轻,午后寒热消除,垢腻苔消退过半,舌边尖仍红。属正虚邪恋,宜扶正托邪、补益气阴,合排脓解毒之品。

潞党参24g 广百合24g 生地黄18g 炒知母10g 冬瓜仁10g 白及10g 蕺菜30g 薏苡仁30g 芦根30g 仙鹤草20g 桔梗10g 紫菀10g 甘草6g

10剂。

三诊:病情大减,胸痛轻微,痰中已基本无血,腥臭味少,稠痰转为稀薄,精神恢复,气力增加。眠差,口干,苔薄腻,脉细软。拟培土生金、养阴益气善后。

苏条参18g 麦门冬10g 百合18g 怀山药18g 白及10g 川贝母10g 炒扁豆10g 茯苓10g 玉竹10g 甘草3g此后未再来复诊。

按:本例肺痈病程迁延,兼证复杂,邪毒仍盛,虚象已露,早进补益,必助邪资寇,故初诊全力清邪,无粮之师,利于速战故也。曹伯仁瘀热汤是治疗热瘀肺络咯血之良方(药用旋覆花、降香、芦根、枇杷叶、葱管),柳宝诒说:“五味瘀热汤治瘀热内阻,化火刑金,不去其瘀,病经久不愈,此为先生独得之秘。”再合千金苇茎汤清热排脓、通络宁血,则邪去瘀消,病症大减。《杂病源流犀烛》说:“肺痈,热极而成病…皆缘土虚金弱,不能生水,阴火烁金之败症也,补脾亦是要着。”故当脓血减少、胸痛减轻后,即增入养肺生津之品,最后以培土生金法收功。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4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耳原性眩晕症

    “眩晕”中医早定名,恶心呕吐耳鸣聋。郁怒思虑食不节,伤肝损脾病因生。脾运失健痰湿聚,清阳不升痰中阻。肝郁化火火生风,风痰上窜眩晕成。 注:耳原性眩晕症属中医“眩晕”范围。临床以恶心…

  •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盆腔积液30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积液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积液患者30例,依据证候分为4个证型,然后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基础处方依证遣药,加味施治,观察疗效。结果:不同证型…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防治

    肺气肿1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形成,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因素。病情轻时,…

  • 带下偏方1

    用料:黄柏、白果仁各10克,鸡冠花、莲须、椿根皮各15克,茯苓2克,砂仁、甘草各3克。煎法:水煎,余渣再加水煎,2次药液混匀。服法: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3剂。

  • 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及基本方

    胃脘痛——胃脘痛基本方(于慎中方) 【组成】生白芍15-30g,炙甘草6-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功效主治】通滞止痛。用于胃脘痛。 【方解】胃脘痛可因致病因素不同,有…

  • 寸白虫(绦虫症)的中医治疗医案

    胡xx,女,51岁。〔主证〕病已7-8年,每当大便以前腹痛,少腹常有胀感,大便以后不时发现寸白虫片,魄门作痒,饮食正常,喜食甘味,大便通畅,因患此症多年,亦服多种驱虫之剂,但均失败…

  • 慢性肾炎尿毒症的中医治疗医案一则

    苏×× 女 24岁,主证:“慢性肾炎尿毒症”已久,缠绵不愈,几经抢救病情仍不好转,故而约余往诊。证见面色淡黄薄白,头晕目眩,间有郁冒,爪甲无荣,四肢懈怠,多作麻木,胃纳甚少,不时呕…

  • 晕车

    乘车前切一片生姜含口中,或用一块伤湿解痛膏药贴在肚脐上(孕妇禁用)。晕车较重者,可两方同用,有特效。

  • 支气管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痰饮喘咳。【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方名】清喘汤。【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用法】水煎服…

  • 白疕(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处方

    白疕红斑银屑多,点状出血是沉疴。血热为因分三证,克银方病可安和。 白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初起时,皮肤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或红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的鳞屑,刮除鳞屑可出现许多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