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汤加味治疗血厥证

王某,女,40岁,农民。初诊:1982年5月14日。自诉头昏已近4年,伴视物昏黑,颈以上凉冷畏寒,心悸,常自汗出,干呕。近1年来,头目昏眩发黑频繁,时昏厥倒仆约数分钟至半小时,能自行苏醒。近来病情加剧,每日发作,感头昏、心悸、气短、头额及前顶凉冷,入夜烦热不寐,但四肢不温;纳呆口淡,面黄消瘦;月经紊乱,月两至,色淡量多;苔薄腻,脉沉细涩。此为血厥证,由营血亏虚,精气不升,气血不能营于上,眩冒而厥。法当补血养营、益气安神,白薇汤加味。

潞党参30g 当归18g 黄芪18g 白薇10g 阿胶(烊化)10g 夜交藤30g 女贞子24g 甘草10g

二诊:5月17日。服药后,头晕眩、眼发黑大减,昏仆仅发作一次,亦甚轻微。心中泛恶及心悸、气短均大有好转。冷汗减少,夜能入寐,时有冲热。继进大剂养血育阴、潜阳安神之品。

潞党参18g 白薇18g 当归24g 甘草10g 阿胶(烊化)10g 牡蛎(先煎)30g 龙骨(先煎)30g 枣仁12g

4剂。

三诊:6月14日。服上药4剂,1个月来昏仆未再发生,头昏、额顶凉冷解除,睡眠亦较安稳。惟气短、心悸时作,下肢无力,视物有飞蚊感。苔薄白,脉细缓。气血渐充,症见好转,再以补中益气、滋阴养血之剂巩固善后。

潞党参18g 黄芪24g 当归10g 升麻3g 柴胡6g 白术10g 陈皮6g 甘草3g 熟地黄15g 五味子6g 枸杞18g

服6剂后,诸症悉愈。饮食转佳,精神大异从前。

按:血厥当分虚实,实者由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多见肝阳上亢之征,治宜平肝降逆、活血顺气。本例属血虚而厥,乃素体不健,生育过频,月经长期量多,一月两次,加之来蓉护理住院亲属,日夜辛劳,更致气血亏虚。经云:“上虚则脑鸣眩仆。”白薇汤养血益气,兼清血分虚热,为治妇人血厥良方,合大剂黄芪寓当归补血汤义,气血双补,更加阿胶、女贞子滋养阴血之源,龙牡潜阳,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俾心神得养,血充气顺,则晕厥自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白薇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白薇图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

    胆道蛔虫乌梅丸,乌梅党参与当归。黄连黄柏炮附片,干姜花椒桂细辛。 方药: 乌梅丸: 乌梅10g 党参10g 当归9g 黄连5g 黄柏9g 炮附片8g 花椒8g 干姜5g 桂枝8g …

  • 引起失眠的原因

    1、生活习惯: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抽烟和睡前饮酒,就寝时间不规律或轮班工作,都会影响睡眠。2、环境因素:声音、光线、气味,床铺太软或太硬,室内温度太高或太低,蚊、蝇或虱的叮咬等,都…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热痰犯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

    气郁化火食肥甘,煎灼痰浊气火生。热痰犯肺气道阻,呼吸急促喉哮鸣。口渴喜饮胸烦闷,气粗胸高痰黄稠。咳呛阵作苔黄腻,便秘尿黄脉滑数。宣肺清热化痰逆,加减麻杏石甘医。麻黄杏仁生石膏,半夏…

  • 橘梗

    橘梗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同时皂甙还有镇咳、镇静和解热的作用;此外,橘梗还具…

  • 名中医四逆散临床应用经验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

  • 旋覆代赭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旋覆代赭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生姜五两(15g) 代赭石一两(6g) 甘草炙,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桃仁10克,冬瓜子2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每日二次,连用15~20天。忌萝卜、蚕豆。

  • 败毒散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0.1 败毒散方歌0.2 败毒散组成0.3 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0.4 败毒散医案1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败毒散的论述1.1 败毒散主治1.1.1 主证病机分析1.1…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24

    鹿鞭1只,罐头蘑菇90克,带皮猪肉.1000克,海米30克,嫩母鸡500克,干贝30克,味精、料酒、胡椒粉、鸡油、葱、姜、精盐、鸡汤各适量。将鹿鞭温水泡透,用刀沿纵向剖开,将尿道尾…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4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人米作粥。任意食用。[适应证]糖尿病肺热津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