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轻度中风

陈某,男,57岁,南川县政协干部。初诊:1982年12月25日。患者素体偏实,好嗜烟酒,多食肥甘。5年前出现头昏、头痛,查脑血流图为脑动脉硬化。3个月前突然双下肢麻木,左侧偏瘫,左手颤抖,腰以下无力,左下肢尤甚,诊断为脑血管痉挛、轻度中风。经当地医院治疗后,半身不遂有所好转,但双下肢仍无力,左脚麻木重滞,步履艰难,来诊时需人搀扶。目前左半身上下肢动作不灵,麻木酸软,左臂上举困难,头部左侧掣引疼痛,终日昏胀,头重脚轻,口淡舌干,舌淡紫暗,边有齿痕,苔白薄腻,脉软无力。证属风中经络,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肢体偏废无力,久不能复。

拟益气、活血、通络为治,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味。

潞党参30g 黄芪30g 当归10g 赤芍10g 白芍10g 桂枝10g 红花10g 羌活6g 川芎6g 丹参24g 没药10g 生姜10g 大枣10g 焦术18g 丝瓜络10g

10剂。

复诊:1983年6月11日。自诉服上方20余剂。于第7、8剂时头痛掣引之势已解,头昏好转,继续服药,下肢渐有力,左脚进步更快,麻木重滞大减。复诊时步履自如,双脚有力,手臂转侧灵活,生活恢复正常。惟胃纳差、食欲不开,时脘腹饱胀,口淡无味,苔薄滑,脉见沉濡。气血渐充,经络通畅,尚需扶助胃气,以开气血生化之源,乃拟健脾和胃之剂善后,勿令邪风再中。

太子参24g 焦白术10g 茯苓18g 神曲10g 焦山栀12g 白蔻仁45g 陈皮6g 怀山药12g 谷芽10g 麦芽10g 鸡内金10g 甘草3g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歌方解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病验案分享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4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二十世纪中医药最佳处方 癌症卷》

    本书详细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造血及循环系统、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皮肤及乳腺疾病、五官科疾病和癌症疼痛及其他疾病的临床治疗成果。

  • 夜啼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 治疗白发的偏方7

    女贞子520克,早莲草、桑椹子各300克。先将女贞子阴干,再用酒浸1日,蒸透晒干,早莲草、桑椹子阴干,将上三味药碾成细末,炼蜜成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开水送股。

  • 黄连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

    主治:肝胆郁滞或肝胆湿热型的慢性胆囊炎。 处方:黄连、龙胆草、姜黄各15克,元胡、郁金、吴茱萸、当归、白芍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煎20分钟,取汁150毫升,再煎1次,取汁…

  • 明目方三

    鸡肝2具,大米100克,盐少许。将鸡肝切碎,与大米同煮作粥,熟时调入食盐,早晚分2次服食。本方可增加视力,尤适用于夜盲症,跟花之人食之。

  • 玉米花治高血压

    干玉米花60克(鲜品45克),每日1剂,水煎30分钟代茶饮。

  • 归脾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易醒

    心脾不足气血亏,心悸失眼梦易醒。身体消瘦神疲倦,头晕健忘怯不安。食少腹胀面苍白,脉沉细弱舌齿痕。健脾益气补心血,归脾加减术芪参。乌藤归苓炙甘草,远志木香酸枣仁。 方药: 归脾汤加减…

  •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厥阴头痛医案

    康某,女,50岁,铁路职工。初诊:1978年6月12日。3年来头昏头痛,前额和头顶尤甚,痛剧时呕恶频作,痰涎上涌。短气,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查脑电图、脑血流图,无异常发现。内服祛风…

  • 生姜有利大脑发育

    人们都知道生姜是常用调味品和散寒解表良药,但对其可促进大脑发育的作用却很少有人了解。生姜之所以具有中药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含有重要物质:姜辣素、芳香油、姜烯酚、r-氨基丁酸、天门冬…

  • 当孩子感冒发烧时

    ▲正确认识发烧人体能够保持恒温,是由于有一套产热和散热的有效机制。在神经中枢的调节下,散热和产热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体温就能维持在比较固定的水平上。恒温对于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是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