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

【异名】黄橘(《本草图经》)。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①福橘(《泉南杂志》),又名:绿橘(《纲目》),红橘、大红蜜描、漳橘、红柑、扁柑、玉林柑、大红袍、朱砂柑、潮州柑。
小乔木,树形扩散,树冠常呈扁圆头状,一般高约3米。叶互生,叶片菱状长椭圆形,长5.5~8厘米,宽2.9~4厘米,两端渐尖,两侧易向内卷,叶缘有浅锯齿;叶柄细长,翼叶不甚明显。花丛生或单生,黄白色;萼5裂;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15~18,常3~5枚彼此结合,与柱头相等长或略长于柱头。果实扁圆形,纵径4~4.5厘米,横径6~7厘米,顶部平或微凹,基部棱起,呈放射状;果面光亮,橙红色,油腺细密而平生;果皮易剥离,瓤囊10瓣左右,肾形;中心柱虚空;汁少,甜而带酸。种子20~30粒,扁卵圆形,外种皮灰白色,内种皮淡棕色;多胚。花期3月中旬。果熟期12月下旬。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福建等地。

②朱橘(《本草拾遗》),又名:朱红橘、赤蜜柑、朱砂橘、迟红、早衢橘、朱红、了红。常绿小乔木,高达5米,枝有刺或无刺。叶片椭圆形,长9厘米,宽4厘米,两端渐尖,全缘或有波状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翼叶线形。花腋生或簇生,白色或淡红色,芳香;花萼杯状,多数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矩圆形,质厚;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花丝含生。果实扁圆形,纵径3.8厘米,横径约4.5厘米,顶端稍凹,有乳头状突起,基部圆形,稍有肋起,果面朱红色,粗糙,油腺圆形,小而凹入;瓤囊7瓣,肾形;中心柱小,空虚。种子卵形,先端有嘴状突起,单胚。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下旬。
分布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同属植物供药用:①温州蜜橘,分布浙江;②黄岩蜜橘,分布浙江;③天台蜜橘,分布浙扛;④乳橘,分布江西、浙江;⑤甜橘,分布广东。

以上植物的未成熟果皮或幼小果实(青皮)、成熟果实的果皮(橘皮、橘红、橘白)、果皮内层的筋络(橘络)、种子(橘核)及根(橘根)、叶(橘叶)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福橘含橙皮甙、柠檬酸及还原糖。

温州蜜橘亦含橙皮甙,果皮中含量较多。果汁中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40毫克%。果肉中含胡萝卜素0.3毫克%,隐黄素2毫克%,维生素B1_93微克%。果皮中色素及维生素C的含量较果肉为多(参见"橘皮"条)。

【性味】甘酸,凉。

①陶弘景:"味甘酸。"

②《本草拾遗》:"冷。"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平。"

【归经】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肺、胃。"

【功用主治】开胃理气,止渴润肺。治胸膈结气,呕逆,消渴。

①孟诜:"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

②《日华子本草》:"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

③《饮膳正要》:"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

④《日用本草》:"止渴,润燥,生津。"

⑤《医林纂要》:"除烦,醒酒。"

⑥《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剂,并治坏血病。"

【宜忌】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

【名家论述】《本草求真》:"橘穰与皮共属一物,而性悬殊,橘皮味辛而苦,而橘穰则变味甘而酸也;皮有散痰、开痰理气之功,而穰则更助痰作饮,及有滞气之害也。至书有言能治消渴,开胃,并除胸中膈气,此为内热亢极,胃气不寒者而言,若使水亏脾弱,发为咳嗽而日用此恣啖,保无生痰助气之弊乎。但用蜜煎作果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4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庵摩勒

    庵摩勒(《唐本草》) 【异名】余甘子(《临海异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纲目》),望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油甘子(《广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宁市药物春》)…

  • 桃儿七_桃儿七是中药吗_桃儿七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奥莫色、鸡素苔、铜筷子、小叶莲、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性味:苦;微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脘腹…

  • 榅桲皮

    榅桲皮(《本草图经》) 【异名】榅桲木皮(《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榅桲"条。 【功用主治】《本草图经》:"捣末敷疮,止黄水。"

  • 无患树皮

    无患树皮(《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功用主治】治白喉,疥癞,疳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螆癞,疳疮。" ②《南宁市药…

  • 芫青_芫青治什么病_芫青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芫青、青娘子、青娘虫、相思虫、青虫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玫毒;破瘀;逐水。主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水肿尿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芫青科动物…

  • 野席草根

    野席草根(《纲目拾遗》) 【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根茎。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 【采集】夏、秋采收。 【功用主治】清利湿热。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心烦失眠,鼻衄,目赤,齿…

  • 马兜铃_马兜铃是马铃薯吗_马兜铃的食用效果

    基础信息 别名:兜铃、马兜零、马兜铃、水马香果、葫芦罐、臭铃档、蛇参果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主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 野猪黄

    野猪黄(《唐本草》)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胆囊中的结石。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癫痫…

  • 锁阳

    锁阳(《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琐阳(《丹溪心法》),不老药(《国药的药理学》),锈铁棒(《新疆药材》),地毛球(《中药志》),黄骨狼(《宁夏中草药手册》),锁严子(《陕甘宁青中…

  • 大狼把草_大狼把草怎么吃_大狼把草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外国脱力草、针线包草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清热。主体虚乏力;盗汗;咯血;小儿疳积;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