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劳淋一例

陈某,女,30岁,某幼儿园老师。初诊:1982年2月27日。患慢性肾盂肾炎多年,反复发作,使用呋喃坦啶及庆大霉素针药甚多,不能根治,近年愈发愈频。此次因春节后劳作较多而发,腰痛、尿频、尿急,西医用针剂1周多无效,服清热利湿中药亦未好转。就诊时,尿频,日20余次,小便后感尿道坠胀、涩痛,腰胀,小便深黄,镜检红细胞(++),脓球(++),头额空痛,面目浮肿,时感冲热,手脚冰凉,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已呈脾肾虚馁,中气下陷,摄纳无权之象,不可再以湿热论治,拟补中益气汤加味,甘温补中、助肾摄纳。

潞党参24g 生黄芪24g 焦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6g 当归10g 怀山药15g 覆盆子15g 益智仁10g 升麻6g 小茴香6g 柴胡6g 淮木通4.5g

二诊:连服6剂,小便次数大减,日5~6次,能控制,面浮肿减轻,冲热平,纳增,精神好转,肢凉转温。小便仍浑浊,脉沉细,肾气虚耗日久,脾湿下流,清浊难分。宜脾肾双固、泌别清浊为法,前方合萆薢分清饮。

潞党参24g 黄芪24g 焦白术10g 怀山药18g 菟丝子18g 萆薢6g 台乌药10g 青盐4.5g 车前子(包煎)4.5g 甘草6g

患者服上方10剂后,小便恢复正常,面浮肿、腰痛消失,精神转佳,诸症基本痊愈。后以健脾调胃之剂善后。

按:淋证按五淋分之,有气淋、石淋、膏淋、劳淋、热淋或血淋。本例患慢性肾孟肾炎多年,反复发作,损伤脾肾之气,已由实而虚,本次又因劳作过度而发,劳淋征象可辨。尿频急而坠胀,小便浑浊,乃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所致。下焦湿热虽属病因之一,但非病机主要方面,治疗当以扶正固本为主,故初诊以补中益气汤主之,补养气血、升举下陷之中气;加覆盆子、益智仁固摄肾气,少佐小茴香温肾化气,木通清利湿热。8剂后症情大减。二诊针对小便浑浊,在原方基础上合入萆薢分清饮化裁,以补益肾气、分清化浊。治疗始终着眼于培脾固肾,使脾肾健固,摄纳、泌别有权,其病自愈。如一味清利湿热,攻伐正气,鲜能获效。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相关文章:

补中益气汤配方,方歌

补中益气汤用于岭南宜忌之辨

补中益气汤重加枳壳、全蝎治疗胃下垂医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5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花菜马齿苋饮可明目

    [组成]黄花菜30克,马齿苋30克。[制法与用法]以水同煮,去滓,代茶饮。[功效与应用]清热解毒,明目。适用于热郁生湿,湿热毒火上攻而引起的暴火眼,两目红赤肿痛等症。注:黄花菜,马…

  • 《男女科5000金方》

    作品目录一、性欲篇二、房事篇三、犯房篇四、嗣育篇五、男病篇六、月经篇七、带下篇八、胎孕篇九、产后篇十、乳病篇十一、前阴篇十二、性病篇十三、虚劳篇十四、更年篇十五、杂治篇十六、美容篇…

  • 方失眠剂10

    熟地黄12克,细辛、五味子各2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体虚失眠。

  • 滑嫩肌肤玉竹膏

    方法:玉竹1000克,磨成粗末加水煎煮3次,然后弃渣取汁浓缩加白蜜250克调成膏状装瓶。每日早晚空服30克,白开水冲服。《神农本草经》中说玉竹有润泽肌肤、轻身不老,可治少女肤色枯萎…

  • 《乡村常见病草药方》

    本文目录 1 作者简介2 内容简介3 目录作者简介刘少林(1921-2002)中医研究员,世医之后,业医50余年,重庆中医少林堂创始人。擅长眩晕、脾胃病的治疗及刺血术。创立重庆神农…

  • 小儿黄疸性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治法】清热化郁,健脾和肝。【方名】和肝散。【组成】全瓜蒌60克,广郁金15克,片姜黄15克,神曲15克,生甘草15克。【用法】共研细粉,…

  • 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与中药处方

    湿疹瘙痒多形疹,内因责脾外邪成。理脾化湿为大法,祛邪养阴相须行。 湿疹系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损呈多形性,既可侵犯全身的各个区域,又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况…

  • 银翘板蓝汤:治疗带状胞疹,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单纯性疱疹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抗病毒。 主治:带状胞疹,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单纯性疱疹。 处方:金银花10-30g,板蓝根、连翘各10-30g,荆芥、防风、柴胡各5~10g,生地、元…

  • 治疗斑秃的偏方11

    鲜侧柏叶32克,75%酒精100毫升。将鲜侧叶放入酒精中浸泡7日备用。用棉花球蘸酒液少许,局部擦拭,每日3次,一般2-3个月可获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