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

苦豆子
(《新疆中草药手册》)

【异名】布亚(维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全草及种子。

【植物形态】苦豆子
灌木。枝多成帚状,密被灰色伏绢状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5~25,灰绿色,矩形,长1.5~2.5厘米,两面被绢毛,顶端小叶较小;托叶小,钻形,宿存。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厘米;花密生;萼密被灰绢毛,顶端有短三角状萼齿;花冠蝶形,黄色。荚果串珠状,长3~7厘米,密被细绢状毛,种子淡黄色,卵形。
生于田边、路旁、草地、河边,分布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本植物的根(苦甘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草夏季采收,种子秋季采收。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生物贼6.11~9.03%,种子含8.11%,其中有金雀花碱、苦参碱、槐胺碱、槐果碱、槐定碱、苦豆碱等。叶中还含糖类和蛋白质。

【药理作用】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静脉注射,可引起动物血压先升后降;对温血、冷血动物之离体心肌有兴奋作用;对末梢及内脏血管可引起收缩。对血压之作用以苦参碱为强,而对心脏、血管之作用则片参碱较槐果碱、槐定碱为弱。其他作用参见"苦参"条。

【性味】苦,寒,有毒。

【功用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全草煎汤,0.5~1钱;种子(炒至冒烟,呈黑色为度)研末,每次5粒。

【选方】①治急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苦豆子草一斤,加水1000毫升,煎煮,滤取药液,浓缩至500毫升。每次服2毫升,一日3~4次。

②治胃痛,微吐酸水:苦豆子五粒,生姜一钱,蒲公英二钱,氧氧化铝0.6克。共研细粉,开水冲服。亦可单用苦豆子五粒,研末冲服。

③治疮疖,外伤化脓,溃疡:苦豆子适量,砸碎,煎汤外洗患处,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④治湿疹、顽癣:苦豆子干馏油配10%软膏外擦。(性味以下出《新疆中草药手册》)

⑤治滴虫肠炎:苦豆子种子五至七粒。研粉,装胶囊口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⑥治白带过多:苦豆子籽十至十五粒,生服(服时不咬破,籽破则有头晕、头疼之感),每日服-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临床应用】治疗急件菌痢
用苦豆子炒至冒烟,呈黑色,研粉过筛。成人每次1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小儿按年龄和体重递减。治疗200例,有效率达95%。显效者142例(服药总量9克以下,三天治愈),占71%;有效者43例(服药总量9~15克之间,3~5天内治愈),占24%;无效者10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烦躁、心慌、心急、面色苍白等副作用者有4例,其原因可能与剂量过大(一次服药2克)及药物炒制减毒不合要求有关。此外,原有风湿性心脏病或肾脏病的病人亦易出现副作用。据报道,本品使用时,必须经过炒制减毒合格后方可应用。除对细菌性痢疾有效外,尚有镇痛、健胃、消食、镇静作用,曾应用治疗肠胃炎,小儿消化不良,胆囊炎,急慢性胃痛、腹痛、腹胀及荨麻疹,都收到一定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61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杧果

    杧果(《岭南采药录》) 【异名】庵罗果(《开宝本草》),香盖(《大明一统志》),蜜望、望果(《广东新语》),莽果(《肇庆府志》),沙果梨(《植物名实图考》),檬果(《植物学大辞典》…

  • 水红袍_水红袍吃多了有危害吗_水红袍的用药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对叶红线草、见缝合、黄金楼、大散血、苋菜三七、沙红七、血草 性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肿痛;咯血;痈肿疮疖;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 蹼鱼

    蹼鱼(《别录》) 【异名】鲲(《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崔禹锡《食经》),鲔鱼(《食经》),石鲲、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粘鱼(《吉林中草药》…

  • 杉木根_杉木根可以入药吗_杉木根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杉树根 性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止痛;理伤接骨。主风湿痹痛;胃痛;疝气痛;淋病;白带;血瘀崩漏;痔疮;骨折;脱臼;刀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红白二丸_红白二丸的功效_红白二丸光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黑二丸、野秋海棠、红白二元、老背少、一口血、山海棠 性味: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止痢;镇痛。主崩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 棉花藤_棉花藤的副作用_棉花藤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山木通、木通、川本通 性味:味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消食止痢;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食滞腹胀;泄泻痢疾;湿热淋证;水肿;妇女闭经及乳汁不通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月季花

    月季花(《纲目》) 【异名】四季花(《益部方物略记》),月月红、胜春、斗雪红(《纲目》),月贵花、月记(《南越笔记》),月月开(《分类草药性》),长春花(《现代实用中药》),月月花…

  • 蝮蛇蜕皮

    蝮蛇蜕皮(《唐本草》)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动物形态详"蝮蛇"条。 【功用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

  • 钩藤根

    钩藤根(《闽东本草》) 【来源】为茜草种植物钩藤的根,植物形态详"钩藤"条。 【性味】《闽东本草):"味苦涩,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经。" 【功用主治】舒筋活络,清热…

  • 土田七

    土田七(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 【来源】为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块茎。 【植物形态】土田七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呈不规则圆形,芳香有辛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