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

【中文名】金钱草(《纲目拾遗》)

【类别】全草类

【异名】遍地香(《祝穆试效方》),地钱几(《救荒野谱》),钹儿草(《救生苦海》),连钱草(《质问本草》),铜钱草(《慈航活人书》),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纲目拾遗》),金钱艾(《本草求取》),马蹄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分类草药性》),蛮子草(《天宝本草》),胡薄荷(《现代实用中药》),穿墙草(《经效实验单方》),团经药、风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福建民间草药》),江苏金钱草(《中药通报》5(1):27,1959),透骨草、一串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方雷公根、钱凿草、钱凿王(《陆川本草》),大叶金钱草、野薄荷(《江西民间草药》),马蹄筋骨草、破铜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活血丹(《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茎细,具四棱,上升或直立,通常单一,基部带紫色,被细毛。叶对生;叶柄较长;叶片肾状心形、圆状心形或心形,长达2.5厘米,宽与长略相等,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圆齿,被细毛,下面有透明腺点。花腋生,2至数朵;萼筒状,被刺毛,具5齿,先端芒状尖突;花冠淡紫色,筒状漏斗形,长约18~25毫米,花冠管狭长,为萼的2~3倍长,外面被细毛,先端2唇形,喉部膨大,上唇近平坦,下唇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2歧;子房4裂,柱头2歧。小坚果,长圆形,平滑。花期5月。果期6月。
生于阔叶林间、灌丛、河畔、田野、路旁。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采集】4~5月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茎细长,方形,常扭曲,具纵棱线,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短毛,断面中空。叶多卷缩,肾形或心形,边缘具圆钝齿,灰绿色,质脆易碎。叶柄长4~44毫米,多扭曲。花、果通常不见。气微香,味辛凉。
主产江苏、广东、四川、广西。此外,浙讧、湖南、福建等地亦产。

各地称"金钱草"供药用的植物,除本种外尚有下列几种:

①报春花科过路黄,详"大金钱草"条。

②旋花科马蹄金,详"小金钱草"条。

③伞形科白毛天胡荽和天胡荽,详"江西金钱草"条。

④豆科金钱草,详"广东金钱草"条。

【化学成分】金钱草有芳香型和非芳香型两类。芳香型含多量单萜酮,其主要成分是l-蒎莰酮、l-薄荷酮和l-胡薄荷酮;尚含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薄荷酮、异蒎莰酮、芳樟醇、薄荷醇、α-松油醇。除上述挥发油成分外,尚含熊果酸、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多种氨基酸、鞣质、苦味质、胆碱、硝酸钾等。地下部分含水苏糖。

【药理作用】用金钱草煎剂20克(生药)/公斤给大鼠灌胃,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在麻醉家兔的急性试验中,以10克(生药)/公斤灌胃,也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这与其所含之灰分或钾盐有关,是否尚有其它有效成分,尚待研究。其酊剂无利尿作用。对猫、大鼠无利胆作用,对肝胆疾患的良好影响,可能与其所含的游离氨基酸有关。

本品毒性很低,煎剂给大鼠灌胃,每天20克/公斤,共用6天,并未死亡,犬1次灌胃100克,对血压无大影响。

【性味】苦辛,凉。

①《纲目拾遗》:"味微甘,性微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涩,气香,性平。"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

①《百草镜》:"治跌打损伤,疟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鹅掌风;汁漱牙疼。"

②王安卿《采药志》:"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玉茎肿痛,捣汁冲酒吃。"

③《纲目拾遗》:"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

④《本草求原》:"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筋活络,止跌打闪伤(痛),取汁调酒更效。"

⑤《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下血。"

⑥《中国植物图鉴》:"可作强壮剂。治慢性肺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解热,镇咳,止渴,止血,利尿。治小儿痫热,疳病,瘰疬;研汁点暴赤眼;以盐揉贴肿毒并风癣。"

⑧《安徽药材》:"治膀胱结石。"

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鲜草捣汁外敷撑耳寒(腮腺炎)。"

⑩《陆川本草》:"消肿止痛,破积。治妇人小腹痛。"

⑾《贵阳民间药草》:"治红崩带下,肺结核。"

⑿《浙江民间草药》:"治高血压。"

⒀《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黄疸,肺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洒,捣汁。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宜忌】《福建民间草药》:"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选方】①治黄疸、臌胀:连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连钱草、萹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利小便,治膀胱结石:连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疟疾:㈠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

㈡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伤风咳嗽:鲜连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

⑦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

⑨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⑥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小儿疳积:连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疮疖、腮腺炎、皮肤撞伤青肿:鲜连钱草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⑿治白虎丹:鲜车前草、遍地香。洗净捣烂,少加白酒,绞取汁,鹅毛蘸搽患处。(《祝穆试效方》)

⒀治湿疹、脓庖疮。稻田皮炎:鲜连钱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一次。如三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⒁治疮疥: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见效。(《救生苦海》)

⒂治蛇咬:连钱草生药鲜吃,并捣烂敷伤口。(《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腮腺炎
将连钱草洗净,加少量食盐捣烂,敷于肿处,不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均须两侧同时敷药。治疗50例,全部治愈;腮腺肿大消退及体温下降平均为12小时。

②治疗烧伤
新鲜连钱草1把,洗净,用较厚的黄草纸包2~3层,水中浸湿后置旺火中烤熟,约20~30分钟取出,去纸,乘热将药草揉烂绞汁,盛于杯中,用消毒鸭毛蘸药汁涂搽伤面,每天搽数次至数十次,以保持伤面湿润为度;伤势严重的,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片或麝香(研成细粉),可加速痊愈(但加麝香每易遗留瘢痕);如创面感染化脓,须先经清洗消毒处理,然后搽药。治疗Ⅱ、Ⅲ度烧伤30例,烧伤面积1~30%不等,其中已感染化脓者17例,引起全身症状者3例。结果均治愈,且无功能障碍。制药时要注意掌握火候,药草既要充分烤熟,但亦不能烤焦,否则将无法绞汁。治疗时创面要暴露,不能覆盖,也不能和其它药物混合施治;涂药汁时最好用鸭毛,如用棉花,其纤维每易脱落,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在治疗期间,忌食豆荚、丝瓜、鸡蛋、鱼类等食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7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化橘红

    化橘红(《识药辨微》) 【异名】化皮(《岭南杂记》),化州橘红(《岭南随笔》),化州陈皮(《本草从新》),柚皮橘红(《中药志》),毛化(《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料植物化州…

  • 知母_知母有毒性吗_知母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艹是)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

  • 酸石榴_酸石榴有什么副作用_酸石榴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醋石榴 性味: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止渴;涩肠;止血。主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

  • 自消容

    自消容(《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岭南采药录》),通心蓉(《广东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猪屎豆的茎叶。 【植物形态…

  • 珊瑚草

    珊瑚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缠百合。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 【植物形态】竹叶吉祥草(《植物名实图考》)攀援状草本,长0.5~1米。单叶互生,狭披针形,…

  • 叶下花

    叶下花(《昆明药植调查报告》) 【异名】追风箭(《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背兔儿风的全草。 【植物形态】白背兔儿风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粗短,密生纤维状须根。…

  • 茅膏菜

    茅膏菜(《本草拾遗》) 【异名】石龙芽草(《植物名实图考》),山胡椒(《分类草药性》),胡椒草(《四川中药志》),夏无踪、白花叶(《湖南药物志》),黄金丝、滴水不干(《江苏药材志》…

  • 东北延胡索_东北延胡索的药用价值_东北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延胡索、蓝花菜、蓝花豆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崩漏;瘤瘤;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斑竹壳

    斑竹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斑竹衣。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植物形态详"斑竹根"条。 【功用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去毛),2…

  • 霹水草2

    霹水草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如意草(《滇南本草》),鸡冠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 【植物形态】蓝耳草多年生披散草本,高达3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