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有桂枝汤证,肤肿,脉沉,出黄汗。去枣、姜、草,加黄芪、苦酒。——《金匮要略》

黄芪18克,芍药、桂枝各11克,苦酒四勺。以水二合六勺,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汗,脉自沉,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人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立方意义】此方证发热汗出,有桂枝汤证之半,而汗黄口渴,则非桂枝汤证所有者,此由体内阳气为寒水所郁遏,中正之官不耐受其刺激而与寒水相搏。兹用黄芪以扶正气而固表;芍药、缓肝胆之急以和血,桂枝温经通络以祛邪;入苦酒,为收敛气血之用,则阳气开展,邪气潜消,黄胆亦退藏于密矣。

【治疗范围】以体肿,发热,汗黄,脉沉为主。

【诸家经验谈】《汉方新解》:本方用于腋臭有效。

《本草汇言》:四仙散(本方加罗勒,用酒):桂枝10克,黄芪、白芍各15克,罗勒10克,水、酒各一碗,煎服。

按:罗勒即香菜,能去恶气,消水气。时珍云:无则以藿香代之。 ’

【诸家绪论】和久田氏:此方证为阳气郁遏难宣,故虽发热而脉沉,与风水证同,风水因感外邪,故脉浮不沉,汗出不黄,可以别之。

【凭证使用】黄汗,多汗,皮肿,水肿,腋臭等。

文章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8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民间偏方验方秘方大全(二)

     √白芨方治疗眼外伤 白芨60克,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取汁200毫升;二煎加水300毫升,取汁200毫升,2次煎液混合备用。另取10平方厘米的多层纱布,放入白芨液中,浸泡3…

  • 《方剂的配伍方法》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配伍”是方剂学的核心,配伍规律是方剂配伍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概括。本书就是研究方剂配伍规律、作用实质、临床应用的专著。由著名方剂学家、…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27

    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气阴两伤夹血瘀证。

  • 治疗白发的偏方2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 风湿痛秘方

    病因很多,有的是饥饿过度,每日失去基本体力,日积月累伤到筋骨所引起。有的是营养过剩,体内油脂过多,阻止血液循环所引起。有的是营养不平均,血气不足,上气不接下气所引起。有的是先天体力…

  • 疥疮、恶疮、无名疮

    白鸡毛一把烧成灰,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每日涂患外2~3次,连用5~7天,效果极佳。

  • 早期视神经萎缩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肝肾虚弱。【治法】补益肝肾。【方名】四物五子丸加减。【组成】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

  • 增白方十三

    绿豆粉60克,白芷、白及、白蔹、白僵蚕、白附子、天花粉各30克,甘粉、山奈、茅香各15克,零陵香、防风、藁本各6克,肥皂荚2锭。共研细末,每次洗面时用。本方祛风润肤,通络香肌,令面…

  • 旋覆代赭汤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旋覆代赭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生姜五两(15g) 代赭石一两(6g) 甘草炙,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 脑震荡的偏方3

    猪脑天麻枸杞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药物:猪脑一具,天麻15克,枸杞子25克。用法:猪脑洗净,同天麻、枸杞子放入碗中,加水少许水蒸熟。吃脑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