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有桂枝汤证,肤肿,脉沉,出黄汗。去枣、姜、草,加黄芪、苦酒。——《金匮要略》

黄芪18克,芍药、桂枝各11克,苦酒四勺。以水二合六勺,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汗,脉自沉,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人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立方意义】此方证发热汗出,有桂枝汤证之半,而汗黄口渴,则非桂枝汤证所有者,此由体内阳气为寒水所郁遏,中正之官不耐受其刺激而与寒水相搏。兹用黄芪以扶正气而固表;芍药、缓肝胆之急以和血,桂枝温经通络以祛邪;入苦酒,为收敛气血之用,则阳气开展,邪气潜消,黄胆亦退藏于密矣。

【治疗范围】以体肿,发热,汗黄,脉沉为主。

【诸家经验谈】《汉方新解》:本方用于腋臭有效。

《本草汇言》:四仙散(本方加罗勒,用酒):桂枝10克,黄芪、白芍各15克,罗勒10克,水、酒各一碗,煎服。

按:罗勒即香菜,能去恶气,消水气。时珍云:无则以藿香代之。 ’

【诸家绪论】和久田氏:此方证为阳气郁遏难宣,故虽发热而脉沉,与风水证同,风水因感外邪,故脉浮不沉,汗出不黄,可以别之。

【凭证使用】黄汗,多汗,皮肿,水肿,腋臭等。

文章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8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枇把叶治粉刺

    组成:枇把叶。用法:煎汤擦洗面部及患处。

  • 荠菜治高血压

    用料:荠菜适量。制法:煮水。用法:当茶饮用。长期饮用有效。

  •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寒凝血瘀。【治法】温通心阳,散瘀通痹。【方名】温阳通脉汤。【组成】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

  • 莱菔子的功效,生,炒莱菔子的功效区别,临床应用

    莱菔子,俗名萝卜子,首载于《日华子本草》,性味辛甘平,归脾、肺、胃经,为临床常用的消食化痰药。现代中药学概括其功效为:消食化积,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不化,痰涎壅盛等症。如治疗便秘、…

  • 什么是“脑萎缩——痴呆”

    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脑萎缩指脑组织有器质性改变,导致脑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晕、健忘、记忆力减退、神情呆钝、反应迟缓、行走不稳、手足震颤等;严重者痴呆、大小便失禁,生活不…

  • 斑秃方七

    黑牛胆1个,槐豆适量。将槐豆装入有胆汁的牛胆内装满,浸透槐豆即可,内服。每次9克,每日3次。

  • 古瓦汤治疗糖尿病(消渴症)5例

    古瓦汤,方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频数。来老应用本方治疗糖尿病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今报道于下。   1.方药组成 干葛15g,天花粉15g,太子参15g…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

    感冒是病患求诊最常见的原因,虽只是简单的呼吸道感染,却可能引起身体每个器官严重的并发症,称之为‘百病之源’实不为过,在讨论这主题前,先认识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这两个常见名词的定义。上…

  • 增液承气汤,二甲复脉汤加减治疗痢疾

    李某,男,38岁,剑阁县群运社工人。初诊:1981年9月16日。由其妻扶来就诊。头倾不立,面容憔悴。自述患痢疾已2日,腹痛按之尤甚,大便脓血,每日8~10次,里急后重。饮食不思,夜…

  • 急、慢性肾炎

    4两重黑鱼一条,去鳞、肠等,绿茶叶2钱,包入鱼肚内用线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鱼喝汤,一日一剂。连吃10~15天。忌酒、盐、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