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

海蜇
(《食物本草会纂》)

【异名】石镜(《异苑》),水母(《广韵》),蜡、樗蒲鱼(《本草拾遗》),水母鲜(《蟫史》)。

【来源】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口腕部。

【动物形态】海蜇
体呈淡蓝色,分为伞部和口腕两部。伞体厚而高,形如半球状。直径通常为25~30厘米,大者可达50厘米。伞缘有8个缺刻,内各有感觉器1个。各感觉器间具缘瓣20个,口腕8个,各自分歧,其上方有8对褶皱的肩板。各口腕和肩板边缘上有许多长的附属器,每个口腕末端各有一棒状附肢,内通管道。生殖腺4个,马蹄形,位于间幅。在生殖腺下腔,各有1个小形的胶质突起。伞部内面的内伞上有很发达的同心圆环肌,可看到网状的消化循环系。
生长于河口附近和泥质海底的海水中。8~9月间常成群浮游于海面。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

本动物的伞部(海蜇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8~9月间,海蜇常成群浮游于海面,有时被冲击而搁浅在海滩上。捕捞时,先用长标刺穿其伞体,然后用网捕获。捕得后用石灰、明矾浸制,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盐溃,一般伞部和口腕部分开加工,口腕部俗称"海蜇头",伞部俗称"海蜇皮"。

【化学成分】海蜇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18.7克,钙182毫克,磷微量,铁9.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2毫克。每公斤干海蜇含碘1320微克。

新捞获的海蜇,含水极多,固体物很少。例如一种海蜇,含水分98.95%,只含有机物1.004%,灰分0.04%。海蜇还含有胆碱。

【药理作用】将海蜇头洗净,加微热使之溶成1克/1毫升的原液,灌注离体蟾蜍心脏,能减弱心肌收缩力;阿托品可对抗之,毒扁豆碱则可一定程度加强之,故似有乙酰胆碱样作用。同法制作的海蜇煎液,以0.8~1.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于麻醉兔,可以降低血压,并使小肠容积增加(舒张血管),肾容积缩小(可能由于肾缺血)。以此煎液灌注于兔耳血管及蛙全身血管后,亦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上用雪羹汤(海蜇与荸荠合剂)治疗各期高血压,疗效满意及进步者达82.6%,可长期服用而无毒性与副作用,对早期患者更为适合。

【炮制】入清水内浸漂,经常换水,除净咸味及砂子,切碎用。

【性味】咸,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温。"

③《医林纂要》:"咸,平,滑。"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治痰嗽,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痰核。

①《本草拾遗》:"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

②《医林纂要》:"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

③《本草求原》:"安胎。"

④《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消痰,行瘀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癥瘕,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以姜、醋拌食。

【宜忌】《本草求原》:"脾胃寒弱,勿食。"

【选方】①治痞:大荸荠一百个,海蜇一斤,皮硝四两,烧酒三斤。共浸七日后,每早吃四钱(个),加至十个止。(《同寿录》)

②治小儿一切积滞:荸荠与海蜇同煮,去蜇食荠。(《纲目拾遗》)

③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海蜇一两,荸荠四枚。煎汤服。(《古方选注》雪羹汤)

【名家论述】《归砚录》:"海蜇,妙药也。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以经盐、矾所制,入煎剂虽须漂净,而软坚开结之勋,则固在也。故哮喘、胸痞、腹痛、癥瘕、胀满、便秘、滞下、疳、疸等病,皆可量用。虽宜下之症而体质柔脆,不能率投硝、黄者,余辄重用海蜇,随机佐以枳、朴之类,无不默收敏效。""凡水乡农人,多患脚气,俗名大脚风,又名沙木髅。一肿不消,与寻常脚气发过肿消者迥殊,治之辄无效,此因伤络瘀凝,气亦阻痹,风湿热杂合之邪,袭入而不能出也。故病起必胯间结核而痛,憎寒发热,而渐以下行至足。初起宜亟用葱白杵烂,和蜜罨胯核痛处,浓煎海蜇、地栗二物(无地栗时以莱菔代),俟海蜇化尽,取汤吞当归龙荟丸三钱,俾即消散为妙。若已成者,以川黄柏一斤,酒炒研末,海蜇一斤,勿漂,煎烊,加葱须自然汁和匀,泛丸如绿豆大,茅根汤日送三钱,外用杉木刨花煎浓汤入朴硝一两频洗,日以蓝布浸盐卤(湿敷)。善清湿热,散风毒,凡洗鹅掌风、脚气并良也。忌一切辛热发物,尤忌蚕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单根木叶

    单根木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的叶。植物形态详"单根木"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辛,凉,有毒。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沙枣花

    沙枣花(《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植物形态详"沙枣"条。 【采集】6~7月采。 【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 【性味…

  • 野木瓜_野木瓜吃多了有危害吗_野木瓜的用药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五爪金龙、假荔枝、绕绕藤、乌藤、八月挪、沙藤、鸭脚莲、土牛藤、木通七、七叶莲、拉藤、鹅掌藤、木莲、牛娘头刺、大耕绳、五月拿藤、拿藤 性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和…

  • 藜芦_藜芦的功效与作用_藜芦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葱苒、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葱苒、葱炎、藜卢、鹿白藜芦、鹿葱、憨葱、葱芦、葱管藜芦、旱葱、人头发、毒药草、七厘丹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涌叶风痰…

  • 假蒟果穗

    假蒟果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假蒟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果穗,植物形态详"假蒟"条。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猫人参_猫人参的功效_猫人参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猫气藤、痈草、沙梨藤、糯米饭藤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呼吸道感染;夏季热;白滞;痈肿疮疖;麻风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对…

  • 哈蟆油

    哈蟆油(《药材资料汇编》) 【异名】田鸡油、哈什蟆油、蛤蚂油(《中药通报》(5):205,1956),哈士蟆油(《中药志》)。 【来源】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或黑龙江林蛙雌性的干燥输卵…

  • 铁树花

    铁树花(《药性考》) 【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花。植物形态详"铁树叶"条。 【功用主治】①《药性考》:"治痰火。" ②《岭南采药录》:"止血,下痰。治痰火。" 【选方】治肺结核…

  • 咸虾花

    咸虾花(《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大叶咸虾花、狗仔菜(《广州植物志》),万重花、狗狗木根(《广西药植名录》),狗仔花(《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咸虾花的全草。 【植物…

  • 长叶柄野扇花_长叶柄野扇花的功效和作用_长叶柄野扇花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链骨连、条柄野扇花、青鱼胆、千年青、柑子树 性味:苦;涩;微辛;寒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解毒敛疮。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无名肿毒;腮腺炎;黄疸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