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
(《嘉祐木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

【植物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黄蜀葵根)、茎(黄蜀葵茎)、叶(黄蜀葵叶)、种子(黄蜀葵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味】①《品汇精要》:"无毒。"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钱。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9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萍蓬草根

    萍蓬草根(《本草拾遗》) 【异名】水栗子(《纲目》)。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萍蓬草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萍蓬草子"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

  • 小牛力

    小牛力(《广西中药志》) 【异名】土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疏叶美花崖豆藤的根。 【植物形态】疏叶美花崖豆藤,又名:老秧叶攀援状灌木。茎深棕色,密被黄色点状皮孔。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 橙子

    橙子(《食性本草》) 【异名】橙(《上林赋》),黄橙(张籍),金橙(苏轼),金球、鹄壳(《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香橙,又名:蟹橙。常绿小乔木,高…

  • 黄菀

    黄菀(《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菊种植物森林千里光的全草。 【植物形态】森林千里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50~100厘米。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边缘具锯齿状…

  • 排钱草

    排钱草(《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龙鳞草、午时合(《生草药性备要》),金钱草、午时灵(《岭南采药录》),叠钱草、钱排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双排钱(《福建民间草药》),金钱豹…

  • 羊胆

    羊胆(《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采集】宰羊时割取胆囊,将胆管用线扎紧,悬通风处晾干。亦可取新鲜胆汁入药。 【化学成分】羊胆汁的主…

  • 猪肺

    猪肺(《千金·食治》)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肺,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甘,平。 ①《本草图经》:"微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

  • 大麦_大麦是中药吗_大麦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麰、稞麦、麰麦、牟麦、饭麦、赤膊麦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宽肠;利水。主腹胀;食滞泄泻;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颖果。 原…

  • 芦荟_芦荟是中药吗_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泻下;清肝;杀虫。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解巴豆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鼹鼠_鼹鼠的用药禁忌_鼹鼠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隐鼠、瞎老鼠、地滚子、翻手老鼠、田鼠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主痈疽疔毒;痔瘘;淋病;蛔虫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鼹鼠科动物长吻鼹、白尾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