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厥阴肝经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木能疏土,参与消化,病入厥阴则木火上炎,疏泄失常,因而发生上热下寒的胃肠证候,厥阴经脉挟胃贯膈,肝经气火循经上扰,所以心中疼热,嘈杂似饥。在临床上凡遇到肝木横逆,犯胃乘脾所致寒热错杂之证均可用乌梅丸治疗。笔者用本方治疗胃痛、便秘、泄泻、腹痛均获良效,现将治验举隅报道如下。

  1 胃痛

张某,女,52岁。因胃痛2a就诊。症见:胃闷胀痛,灼热,呃逆,进食后加重,口苦,心烦,纳差,大便稀,神疲乏力,舌红苔少微黄,脉弱。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糜烂(中度),十二指肠球炎(轻度)。HP(+)。证属上热下寒,肝木克土。治以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和胃止痛。方用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30g,细辛6g,干姜15g,黄连10g,肉桂10g,当归20g,黄柏15g,桂枝15g,党参20g,花椒15g,半夏15g,白术20g,青皮15g,茯苓30g,2日1剂,1日3次,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效不更方,又继服10剂后,随访2a未复发。

按:胃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多由寒邪、饮食、肝气横逆犯胃,脾胃虚寒所致,该患者胃痛日久,肝郁乘脾土,故见胃闷胀痛,呃逆;郁久化热,故见灼热,口苦,心烦;脾阳不振,故见纳差,大便稀,神疲乏力,结合舌脉象,为寒热错杂之症,故用乌梅丸以滋阴清热,温阳通降,加青皮以理气,半夏、白术燥湿健脾,以达和胃止痛之功。

  2 便秘

蒋某,男,60岁。因脑胶质瘤术后3月伴便秘半月就诊。现症见:大便秘结,4~7d1次,量少质粘不畅,面色白,腹胀,纳食少,怕冷,小便多,舌红苔黄,脉弱。结肠镜检查未见占位病变。证属寒热错杂,治以温阳清热并燥湿通便。方用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30g,细辛6g,生地15g,黄连10g,肉桂6g,当归20g,黄柏15g,桂枝15g,玄参20g,花椒15g,半夏15g,苍术20g,槟榔20g,麻仁30g,厚朴15g,枳实15g,肉苁蓉15g,薏苡仁20g,2日1剂,1日3次,连服3剂后大便通畅,1~2日解1次。

按: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多由肠胃积热、气滞、血虚、寒凝所致,该患者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气血两亏,肠道失于温润,肠胃气阻,则脾气不运,日久湿热内生,故形成寒热互结兼湿之证,故用乌梅丸以滋阴清热,温阳通降,理气健脾。

  3 泄泻

赵某,男,38岁。因腹泻稀水样便3a就诊。现症见:大便每日3~7次,为稀水样便,时而夹有粘液,无脓血,饮食少,腹胀,时有腹痛,消瘦,面色萎黄,口干口苦,晨起恶心欲呕,舌红苔白腻,脉数。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中度),多次大便培养均无沙门、志贺氏茵生长。证属寒热错杂,治以温通清降,收敛止泻。方用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30g,细辛6g,附子30g,黄连10g,肉桂6g,当归20g,黄柏15g,桂枝15g,党参20g,花椒15g,半夏15g,白术20g,五味子15g,茯苓20g,补骨脂15g,吴茱萸15g,山药30g,2日1剂,1日3次,连服3剂后大便次数减少,继服3月后恢复正常,随访2a未复发。

按: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多因感受湿邪、饮食所伤、肝郁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所致。该患者为驾驶员,饮食生活无规律,平素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日久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久病缠绵,均可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发为本病。结合舌脉象,为寒热错杂之症,故用乌梅丸以滋阴清热,温阳通降,和胃止泻。

  4 腹痛

陈某,男,81岁。因腹部隐痛5月就诊。现症见:腹部闷胀隐痛,痛时欲解大便,每日1~2次,量少质稀,无粘液及脓血,肛门有下坠感,无腹痛时如常人,口干欲饮。舌质红苔白少津,脉数。结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轻度)。证属寒热错杂,治以温阳清热,缓急止痛。方用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30g,细辛6g,白芍30g,黄连15g,肉桂6g,当归20g,黄柏15g,桂枝15g,茯苓20g,花椒15g,半夏15g,黄芩15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白术15g,泽泻15g,台乌15g,生甘草10g,2日1剂,1日3次,连服2剂后腹痛症状消失,大便1~2d解1次。继服5剂后恢复正常,随访2a未复发。按: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多因感受外邪、肝胃不和、阳气素虚所致。该患者为老年,平素饮食不节,年高阳虚,加之自服寒凉之品(蒲公英、车前草),日久阻遏脾阳,脾失健运,气机不畅,腑气不利而发生腹痛,日久化热,结合舌脉象,为寒热错杂之症,故用乌梅丸以滋阴清热,温阳通降,缓急止痛。

中医一方治疗多种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及异病同治的精髓。乌梅丸重用乌梅之酸,配伍花椒、桂枝、干姜、附子、细辛之辛与黄连、黄柏之苦,佐当归、党参以养血益气,则祛邪而不伤正。故可达到治疗寒热错杂之症之目的。而仲景之泻心汤中寒热并用辛开苦泄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2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产后自汗、盗汗产后自汗是指产妇出现涔涔汁出、持续不止者;所谓产后盗汗,是指产妇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自汗外滥所致,临床治疗…

  • 妊娠心烦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虚火旺。【治法】养血清热汤。【方名】加味竹叶汤。【组成】白茯苓4.5克,麦门冬(去心)7.5克,黄芩3克,人参3克,竹叶5片,粳米1撮。【用法】水煎空腹时热…

  • 乳腺癌方十六

    六棱菊、野菊花、半枝莲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实用肿瘤学》,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 直肠溃疡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直肠溃疡方剂一。【组成】地榆炭10克全当归10克秦皮10克炒槐花15克石榴果皮15克黄连3克。?【用法】加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直火煎煮,去药渣再浓煎至50~…

  • 喉癌秘方

    病因:积因大都是平时感冒无根治,一次又一次的累积,操劳过度没有休息,疲劳日积成病因,因而积劳过度伤到喉骨成伤医生说是癌症,此症便称为喉癌。喉癌医法不简单,单方有3种,任人选用。药方…

  • 湿疹方八

    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本方出自{中国民间小单方》,适用于湿疹皮肤起红斑,水疮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流黄水。

  • 产后病方十三

    桂皮6-9克,红糖适量。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血瘀腹痛。

  • 加减理冲汤治肝硬化

    主治:肝硬化。 处方: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生山药15克,天花粉15克,白芍15克,鸡内金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丹参30克,水蛭6克,食醋(后下)30毫升。 用法:清…

  • 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

    止咳化痰药止咳化痰药物是指能够减轻或消除咳嗽、痰浊的一些药物,适用于咳嗽,痰饮气喘等症。①橘梗橘梗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

  • 治疗哮喘的偏方10

    生石膏30克,杏仁、麻黄、桑白皮、半夏、苏子各10克,瓜蒌仁15克。[制用法]生石膏应先煎。[适应证]热证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