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 <0.05)。结论:在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对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乌梅丸汤剂;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糖尿病胃轻瘫(DGP)指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胃动力低下等症状的证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嗳气以及泛酸等,采用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蠕动功能减低,排空延迟,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至少一半患者有糖尿病胃轻瘫[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1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探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1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1.5±4.8)岁,病程:(7.1±2.7)年;空腹血糖:(8.9±2.5)mmol/L。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3±5.1)岁,病程:(7.4±3.2)年,空腹血糖:(9.3±2.6)mmol/L。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肝、肾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无急性代谢紊乱;糖尿病病程大于4年;食后出现饱胀、厌食等症状;X线钡餐发现胃蠕动收缩力减低,排空延迟。排除低血糖、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者;I型糖尿病以及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等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对照组患者使用5mg莫沙必利,3次/d,餐前半小时服用。观察组采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乌梅30g、黄柏、当归、熟附子各10g、肉桂3g、细辛、干姜各6g、川椒、黄连各5g、党参15g)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舌红、便秘等症状,加10g黄芩和5g大黄;如果患者出现舌淡、苔白腻,加10g陈皮和15g苍术;如果患者出现腹胀,加鸡内金、神曲以及砂仁各10g,1剂/d。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经控制后应该小于6.1mmol/L,餐后2h血糖应该小于9.1mmol/L,1个月为一疗程,随访3个月。

1.4评判标准 显效:食后饱胀、呕吐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排空明显改善;有效:食后饱胀、呕吐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排空明显改善;好转:食后食后饱胀、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排空有所改善;无效:食后饱胀、呕吐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1.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 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研究 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3.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它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2 型糖尿病占90%以上[2],发病率高,严重破坏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糖尿病胃轻瘫( DGP) 发病率至少占糖尿病患者的一半以上[3] 。DGP发病机制与糖尿病控制不良造成附近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失调等因素有主要关系,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消化道以及胃排空功能降低,胃排空迟缓。DGP属祖国医学“痞满证”范畴,但由消渴日久、清阳下陷所引起,脾气、胃气升降失调,因虚致实,二阴失司,热灼伤阴,最终出现寒热错杂症状如烦渴欲饮、小便频数、呕吐、厌食等。DGP在我国医学历史中早有文献记载,《伤寒论》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清代医家黄坤载提出“消渴者,是厥阴之病也。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重要方剂,它不仅使用寒药,同时还包括热药,攻补联合,相辅相成,按照辨证论治原则,当疾病发生寒热错杂和虚实相兼时,都应该考虑采用乌梅丸汤剂加减进行治疗,这又被称为“异病同治”[4]。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DGP病程往往较长,患者身体消瘦,情绪低落,乏力,口干苦,无食欲,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方中采用乌梅,其性酸,具有敛肝的功效;当归、肉桂具有补血、养肝的功能;党参能够达到健脾益气的目的,干姜、川椒,其性辛,达到泄滞之功效,黄连、黄柏,其味苦,达到降气的作用。因此全方具有寒热并用、补虚调肝脾等作用。有关研究资料发现[5-6],乌梅可以刺激人体唾液腺和胃腺,从而增加消化液分泌量,加快消化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黄连可以降低胃酸分泌量,同时还具有抗菌的功能;干姜具有抗菌、抗溃疡的作用,另外还能够降低胃液分泌量;肉桂可以提高胃粘膜血液量[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 <0.05)。综上所述,在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乌梅丸汤剂加减方,对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天生,尚莹莹,肖定洪,等.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 38( 8) : 1581 - 1582.

[2]张应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107.

[3]张雷.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5):88,90.

[4]吴波, 郑长青. 幽门螺杆菌、胃肠激素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5):1616-1619.

[5]张绍芬,潘卓文,覃晓东等. 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6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79-180

[6]连春雪,周学林.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 : 57 - 58.

[7]尚莹莹,黄天生,肖定洪等.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3,26(1):75-77.

本文来源:延边医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3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秦艽鳖甲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阴虚内热型肺结核

    阴虚内热肺结核,潮热盗汗两颧红。干咳少痰唇咽干,小便短赤口渴烦。便干舌红脉细数,养阴清热生津痊。秦艽鳖甲沙麦冬,知母玉竹银柴胡。桑皮黄芩天花粉,百部贝母蒌地骨。 方药: 秦艽鳖甲散…

  • 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失笑散加味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

  •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薯类食品吗?

    薯类食品含有较多的糖,故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薯类食品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加工后味道鲜美,如多吃应适当减少主食,否则会导致糖摄人过多而升高血糖。芋头、土豆、白薯、山药、荸荠、…

  • 蚂蟥能使人的血液通畅

    据海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发现,蚂蟥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抗凝血物质——水蛭素,这种物质可以使伤口处的血液流动而不凝固达20分钟以上。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蚂蟥的消化道里也会存在一…

  • 中医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方法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伴渗出性出血、水肿。临床主要表现是以皮肤…

  • 《八名方临床应用》

    内容介绍本书收载中医常用方剂320首,按桂枝、麻黄、柴胡、二陈、四逆、四君、四物、六味归属分类编列。各条除简要介绍方药配伍、作用及其适应证外,均附有古今医家实践经验,特别是当代医家…

  • 失笑散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关于该病的治疗,目前报道很多,但大多是中西结合治疗或西药治疗,单独采用中药治疗的报道不多,为此,笔者根据父亲三十多年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经验,加以整…

  • 真武汤治疗水肿30例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汤对各型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4例典型病例列举。结果真武汤加减治疗各型水肿效果满意。结论真武汤治疗各型水肿进行辨…

  • 葛根黄连汤加减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腹泻下脓血,里急后重腹坠疼。夏秋季节易发生,内伤生冷外湿暑。疫毒严重正难御,内陷厥阴和血营。突然高烧昏惊厥,中毒痢疾病非轻。 注:细菌性痢疾以腹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为特征。是…

  • 旋覆代赭汤的临床运用医案与经验总结

    摘要:目的总结施派传人刘鸿老中医临床经验。方法跟师门诊3年,从理论、辨证、处方用药、典型病例几方面,学习总结运用旋覆代赭汤的临床经验。结果刘鸿主任在总结继承施老、刘老学术经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