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46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改善虚寒型痛经患者疼痛效果及症候疗效。方法:选择92例虚寒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四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必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可以缓解虚寒型痛经患者的疼痛,效果较好,适合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四逆汤;芬必得;虚寒型痛经

痛经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女性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的一种妇科疾病,症状表现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女性患者在经期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引起的[1],常规应用西药芬必得后,患者的痛经症状会有所缓解,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效果欠佳[2]。本次研究采用四逆汤方案治疗虚寒型痛经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92例虚寒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3]中关于痛经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色青白,月经推迟、量少,四肢冰冷,小腹以及腰骶胀痛等临床症状。其中轻度疼痛患者21例,中度疼痛患者36例,重度疼痛患者35例。治疗组46例,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4.3±2.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2±0.3)年;对照组46例,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3.1±1.9)岁,病程0.8~2.3年,平均病程(1.1±0.5)年。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必得治疗,具体为口服芬必得(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516)100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采用四逆汤加减方案治疗,具体方药为:熟附子(先煎)35g,干姜15g,麻黄10g,吴茱萸15g,炙甘草15g,加减法: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者加白术20g,肉桂5g(冲服),桂枝30g;腹胀甚者加厚朴10g,乌药20g,槟榔15g;月经量少者加熟地30g,牛膝20g,延胡索15g,当归30g;月经量多者加黄芪60g,红参10g;肛门坠痛者加熟军炭10g,血块多者加桃仁10g,红花10g。上述熟附子先煎1小时,纳入其余中药再煎沸腾一小时服,每天1剂,分开多次温服。所有患者均在经期1周后给药,用药周期均为10d。

1.3 疗效指标 用药后观察下个月经期间患者的痛经情况,记录VAS评分。其中:①疼痛度的评价标准:采用模拟视觉评分法[4](VAS)对患者进行评分,其中极度疼痛记为10分,重度疼痛记为7~9分,中度疼痛记为4~6分,轻度疼痛极为1~3分,无疼痛记为0分。②疗效判定标准:痊愈[5]:服药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而研究组在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情况 用药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痛经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其病因是由于个人性生活、自身卫生等不慎引起的,从而导致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因此,如何彻底治愈女性痛经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6]。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采用芬必得药物治疗,收到了一定的疗效[5]。芬必得作为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酶的合成,从而可以减少子宫平滑肌收缩,最终起到止痛的效果[7]。本次实验数据显示,芬必得给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73.9%。但有学者指出,口服芬必得机体吸收迅速,容易产生消化道反应,同时患者的头痛、头晕等不良症状也较多,收效欠佳[8]。

有报道称,中医药治疗痛经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对于治疗功能性痛经疗效显著[4]。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四逆汤具有温阳散寒,通经化滞等作用,可以显著改善虚寒型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9]。研究组采用的方剂主要由熟附子、干姜、麻黄、吴茱萸、炙甘草等中药组成,并且根据患者临床上出现的四肢厥冷、腹胀、月经量多、肛门坠痛、血块多等不同类型采用中药加减法。其中熟附子具有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的功效,对临床上风寒湿痹、心腹冷痛等虚寒性痛经患者效果良好。而干姜可以用来治疗脾胃虚寒,腹痛下利;当归、炙甘草、红花等中药具有通经、阴阳并调、气血双补的作用[10]。用药后具有温阳散寒,养血通经化瘀滞的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治疗虚寒性痛经[11]。本次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四逆汤给药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高达95.6%。说明四逆汤加减方可以显著改善虚寒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常规芬必得给药后比较,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立,段金廒,刘培,等. 桃红四物汤及配伍药对桃仁-红花与四物汤用于原发性痛经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1):2-6.

[2]苗艳换,赵吉平,云洁,等. 痛经患者三阴交穴压痛反应研究[J].针刺研究,2014,39(5):401-405.

[3]陈景伟,仝瑞晓,李清雪,等. 补肾温阳化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痛经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5):113-116.

[4]毕颖,邵晓梅,宣丽华.分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2):115-119.

[5]曹阳,赵莉,张婷婷.中药辨证治疗痛经139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6):488-491.

[6]白石,袁丽江.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8):109-110.

[7]刘爱珍.四逆汤加减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52例[J].河南中医,2013,33(7):1033.

[8]刘苑,杨海霞,陈书英.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297.

[9]王俏.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33-34.

[10]孟凡香,于伟.普瑞巴林联合芬必得治疗原发性中度痛经临床疗效研究[J].淮海医药,2013,31(5):454-455.

[11]祝占英,郭艳秋.四逆汤治疗虚寒痛经26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14.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7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十一月感冒

    红甘蔗、红(胡)萝卜、柠檬,三者各一些,混合者滚后20分钟就可喝下,下肚以后百病消。

  • 白发方十五

    青胡桃3枚(和皮捣细)。将药入乳汁3盏,于银石器内调匀,搽须发3-5次。

  • 治湿疹偏方5

    淮米适量。制用法:微炒,研成细粉。渗出液多者,将药粉直接撒上,日3-5次。渗液少者用香油调成糊状外搽。疗效:3-5天痊愈。

  • 妊娠便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大肠实热。【治法】导滞通幽,清热行气。【方名】通闭方。【组成】大黄90克,槟榔45克,赤苓60克,炒枳壳45克,炒诃子90克,大腹绒45克。【用法】上为散,每…

  •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杂病的医案举例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治疗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而设。临床中常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杂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便秘 王某,女,37岁,便秘9年,大便每3-6…

  • 针眼是怎么引起的,针眼的症状及中医治疗医案

    针眼的中医治疗医案一 李某某,女,22岁。初诊于1976年3月9日。左眼红肿疼痛已两天,时而发痒,烦渴多饮,口臭,便秘。症状:左眼上睑鲜红发亮,焮热肿胀,疼痛拒按。舌质红、苔黄厚。…

  • 痔疮的偏方秘方

    痔疮痔疮发作时,多现肛门坠痛或痔核红肿剧痛,或便时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干咽燥等热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积湿热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过饮酒浆而致湿热内蕴,而湿热瘀滞即可导致痔疮的发作…

  • 主治小儿热性咳喘的泻肺平喘汤

      泻肺平喘汤 方药:炙麻黄5克,苦杏仁、紫丹参、葶苈子、苏子、瓜蒌皮各10克,虎杖15克,生大黄3~10克(后下),细辛、生甘草各3克。 功效:泻肺涤痰,平喘止咳。 主治:小儿热…

  • 人参莲肉汤

    【原料】白人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30克。【制作工艺】将白人参、莲子(去心)放在碗里,加洁净水适量泡发,再加入冰糖。将盛药物的碗置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

  • 地黄饮子的临床应用案例

    地黄饮子出自 《宣明论方》,由生地三两,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炮附子、茯苓、石菖蒲、远志、肉桂、麦门冬各一两,五味子五钱,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大枣、薄荷,水煎服。功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