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1次/日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吴茱萸汤为主加减治疗,基本方:砂仁8g,草豆蔻8g,厚朴8g,甘松6g,玫瑰花6g,延胡索15g,大枣10g,佛手10g,生姜10g,吴茱萸5g,党参30g。加减:口苦加川连3g,煅瓦楞子30g,泛酸加海螵蛸20g,嗳气加降香8g,丁香5g;头晕去草豆蔻,加泽泻20g,草果8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以上两组均30天1疗程。结果:对照组治愈36例,治愈率590%,好转11例,好转率180%,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0%;观察组治愈44例,治愈率721%,好转9例,好转率148%,无效9例,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经济。

关键词 吴茱萸汤加减 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慢性胃炎临床比较常见,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其致病机理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结合工作实际,采用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4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22例,男72例(590%),女50例(410%),男女之比144:1;年龄12~75岁,平均586岁;病程1~10年,平均52年。主要表现:胃脘部疼痛、喜温喜按、泛酸、嗳气、舌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弦。胃镜检查:黏膜充血,或花斑样改变,部分患者黏膜出现小片状或点状糜烂等。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1次/日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吴茱萸汤为主加减治疗[2],基本方:砂仁8g,草豆蔻8g,厚朴8g,甘松6g,玫瑰花6g,延胡索15g,大枣10g,佛手10g,生姜10g,吴茱萸5g,党参30g。加减:口苦加川连3g,煅瓦楞子30g;泛酸加海螵蛸20g,嗳气加降香8g,丁香5g;头晕去草豆蔻,加泽泻20g,草果8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以上两组均30天1个疗程。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愈36例,治愈率590%,好转11例,好转率180%,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0%;观察组治愈44例,治愈率721%,好转9例,好转率148%,无效9例,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例1:患者,女,47岁,2012年1月22日初诊。主诉2007年以来胃脘部疼痛时作,痛与日俱增,发作频繁,曾服用麦滋淋S颗粒、雷尼替丁胶囊、胃得安片等效果不显。1周来胃痛加剧伴巅顶部冷痛,口淡纳差,干呕、吐涎沫,苔白润滑,舌质淡、遇寒益甚,嗳气频作,得热稍减,大便溏薄,脉沉细。证属肝经有寒,寒邪挟浊阴之气横逆犯胃所致,治拟温肝散寒,和胃降逆。方用吴茱萸汤加味:降香8g,砂仁(后下)8g,草豆蔻8g,厚朴8g,甘松6g,延胡索15g,川连3g,佛手10g,大枣10g,生姜10g,玫瑰花5g,丁香5g,吴茱萸5g,党参3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1次/日。2月1日复诊:偶有微痛或不适感,胃脘部疼痛基本消失,余症均有改善。原方续服3剂,而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原方去丁香、玫瑰花,加茯苓,再服10剂。随访至今,病未再发。

讨论

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黏液性渗出物。

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分为寒热夹杂、脾胃虚寒、肝寒犯胃、肝胃不和及胃阴虚等五型。肝寒犯胃型胃炎除胃脘部痛外,以干呕、吐涎沫或伴有巅顶部冷痛为主[3]。因肝的经脉上至巅顶,肝寒上冲则巅顶部冷或痛,浊阴上逆则干呕、吐涎沫,故辨之为肝寒犯胃型,方选吴茱萸汤加味。该型胃炎与脾胃虚寒型胃炎颇相类似,临床运用应仔细区别。脾胃虚寒型除出现胃痛隐隐,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等主症外,以呈饥饿性、节律性疼痛为鉴别要点。此外凡出现干呕、吐涎沫或头痛者,均为吴茱萸汤证。吴茱萸汤为《金匮要略》名方,专为“干呕,吐涎沫[4],头痛者”或“呕而腹满者”而设。方中吴茱萸入肝经,温经散寒而降逆;人参补中益气;大枣缓脾和胃;生姜发胃气,降逆止呕。功能温肝暖胃,降逆止呕。肝寒得散,胃气得顺,其痛自止。若在该方基础上加温中健脾药,则功效更彰。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对照组治愈36例,治愈率590%,好转11例,好转率180%,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0%;观察组治愈44例,治愈率721%,好转9例,好转率148%,无效9例,总有效率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经济,值得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18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果蒸鸡蛋

    【来源】民间方【原料】鲜鸡蛋1个白果2枚【制作】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用法】每日1次。【功效】敛肺气,止带浊。适用于妇…

  • 治疗遗尿的偏方2

    白果适量,益智仁6g,鸡蛋1个。制用法:药研细面,把鸡蛋开一小孔将药面防入,煮熟,每日2个,2次吃完。疗效:3—5日痊愈。

  •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实热内闭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热毒邪陷营血,严重高烧频繁惊。喘促痰鸣昏不醒,脉弦滑数舌绛红。此为实热内闭症,凉血开窍清热毒。加减清瘟败毒治,石膏生地青板兰。知母黄芩水牛角,丹皮赤芍玄黄连。安宫牛黄紫雪丹,冰片…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狐惑病

    脾虚挟湿狐惑病,口咽外阴溃不收。疡面平塌或凹陷,低热缠绵倦无力。头晕头重便溏薄,小便清长足不温。情绪不稳食欲退,舌淡苔白有齿痕。益气健脾兼除湿,补中益气加味吃。参芪升麻柴胡草,白术…

  • 奇妙散:治疗五厥暴死,痧证,中风,中痰,胸腹积滞

    组成:明雄黄15g,芒硝(净)12g,白芷3g,枯矾30g,生牙皂15g,细辛12g,菖蒲15g,荜拨9g,苍术15g,冰片2g,丁香9g,朱砂3克,麝香1g,研面入瓶备用。 主治…

  • 蓟菜汤治疗肺炎

    肺炎系常见病,属中医学“风温病”肺热咳喘等范畴。以往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多采用桑菊、银翘、麻杏甘石汤等方剂治疗,但疗程长,有的疗效差。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肺炎的病因病机为“风…

  • 常用增力健体方4

    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15克,干姜3克,鲦鱼1条。先将4味药水煎取汁,用汁煮鱼,熟后加精盐调味,食鱼饮汤。本方益气温阳,适用于阳气虚弱、畏寒、疲倦、四肢乏力、便溏等症。

  • 《中华本草》1—8卷

    《中华本草》共2400万字,共35卷,共收入中医药物达8980味,最后完成的“民族药卷”部分共计约716万字,分为“藏药卷”、“蒙药卷”、“维吾尔药卷”、“傣药卷”和“苗药卷”5卷…

  • 膏方的制作方法,膏方的吃法,膏方的功效与作用

    膏方的制作方法 自制膏方未尝不可,但其中很有讲究,吃得不当也会吃出问题来。   自制膏方不等于自己开方 膏方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朱凌云说,膏方对人进补作用的大小,不在于药物的便…

  • 黄褐斑的各种治疗方法

    黄褐斑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增生牲皮肤病,它多分布在鼻及鼻两侧,形似蝴蝶,故俗称“蝴蝶斑”。此斑表面光滑无皮屑,既不痒,也不痛,长期存在,多年不褪,但日晒后加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