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汤临床新用

甘草干姜汤功用:温肺暖胃,益气摄津。

方药组成:甘草4两(炙),干姜2两(炮)。

  经方方论

本方以甘草、干姜二味组成,药虽少,配伍恰当。从药物的性味来看,甘草味甘性温,甘缓益气,温肺散寒,而且甘草用量独重,不仅益脾摄涎,又有良好的温肺止咳作用。取干姜味辛大热,入肺胃二经,既温肺暖胃,又可化饮止呕,升清阳降痰浊,所治虚寒之肺痿者,宜甘草干姜汤服之。

  经方新用

●胃痛多年,遇寒即犯,痛时呕吐脘胀,嗳气,偶尔泛酸,食不消化,平时口吐涎沫,气短乏力,苔白,脉迟。甘草干姜汤加半夏12g,吴茱萸10g,桂枝12g,党参18g,川椒12g,广木香12g,苍术15g,厚朴12g。

●心绞痛频发,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全。发则胸闷憋气,手足欠温,恶心欲吐,口吐涎水,有时竟以胃痛症状出现,胃寒,温熨则舒,按脉沉微迟紧,此阳虚中寒证。治宜甘草干姜汤加檀香10g,荜拨8g,细辛5g,党参18g,附子12g,桂枝15g,川芎12g。

●形体肥胖,经常眩晕,血压不高,无梅尼埃病史。晕则头重,沉困嗜睡,口吐涎沫,食时恶心,胃内震荡,似有水饮一般,舌质胖淡,苔白腻,脉濡滑,无弦急劲动之势。此痰湿困阻清阳,浊邪害清之故也。处方以甘草干姜汤加半夏15g,白术12g,泽泻15g,荷叶30g,白芷10g,川芎10g,石菖蒲10g,5剂愈。

  医案举例

患者,女,52岁。有支气管炎病史,逢冬即发,感寒即作,无热恶寒,咳喘痰多,色白质稀,头眩恶心,鼻流清涕,倚息难卧,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沉迟而紧。辨证:寒饮阻肺,肺胃气虚。治法:暖胃益脾,温肺化饮。方药:甘草干姜汤加味。组成:甘草30g,干姜12g,半夏15g,茯苓30g,细辛4g,苏子12g,冬花12g,紫菀15g,麻黄4g,桂枝12g,五味子6g。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复诊:药服5剂,咳喘明显好转,痰少呕止,渐有食欲,夜能平卧,继服原方5剂,缓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遗精的偏方7

    核桃肉150克,蚕蛹60克。[制用法]先将蚕蛹略炒一下,然后同核桃一起放大碗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随意服食。[适应证]肾精不藏证。

  • 产后尿潴留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虚失约。【治法】益气通尿。【方名】益气通尿汤。【组成】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用法】水煎…

  • 宫颈癌方一

    败酱草30克,土贝母15克,土茯苓、金银花各20克,炒槐花15克,半枝莲、夏枯草各30克,川楝子炭15克,灵脂炭10克,青皮15克,生薏仁30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出…

  • 两地汤加减治疗月经先期

    阴虚血热经先期,色红或紫经量微。五心烦热口燥干,舌红苔黄细数脉。滋阴清热增津液,加减两地汤元参。生地白芍地骨皮,麦冬旱莲阿胶珠。 方药: 两地汤加减: 生地15g 地骨皮12g 元…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以皮肤、粘膜、唇甲苍白为特征。属中医学“血虚”、“萎黄”、“虚劳”范畴。未病先防(一)合理喂养及时给出生3~5个月的婴儿添加…

  • 人参健脾丸治疗痤疮

    痤疮又称青春痘,多发于青年男女的脸部。痤疮是人体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运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治疗脾虚胃弱之痤疮,效果甚佳。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炒白术、陈皮、炒麦芽、山楂、炒枳实、神曲组成…

  • 明目方三

    鸡肝2具,大米100克,盐少许。将鸡肝切碎,与大米同煮作粥,熟时调入食盐,早晚分2次服食。本方可增加视力,尤适用于夜盲症,跟花之人食之。

  • 增白方二

    白附子、白芷、杜若、赤石脂、白石脂、杏仁(去皮尖)、桃花、瓜子、牛膝、鸡矢白、玉竹、远志(去心)各10克。将12味,捣筛为末,以人乳汁、白蜜各100毫升,空腹服7丸,日3次。本方能…

  • 玫瑰花

    玫瑰花;甘,微温,苦。肝,脾。行气解郁,损伤散瘀。

  • 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胃癌的病机特点与立法选方

    摘要:胃的生理特性失常是胃癌发病的根本,因此通过对胃的生理特性“胃为仓廪,纳熟为常;胃为阳土,以润为要;胃气通降,升降之轴”的分析,阐明“虚、痰、瘀、毒”为胃癌的病机要素,确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