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蒾

荚蒾
(《唐本草》)

【异名】檕迷、挈檀(陆玑《诗疏》),羿先(《唐本草》),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茎、叶。

【植物形态】荚蒾
落叶灌木,高达3米。茎直立,褐色,多分枝,冬芽具2外鳞,嫩枝有星状毛。单叶对生,膜质,叶片圆形至广卵形以至倒圆形,长6~8厘米,宽约5厘米,先端突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脏形,叶缘具三角状锯齿;上面有疏毛,下面有星状毛及黄色鳞片状腺点;叶咏羽状,5~8对,直走叶缘;无托叶。聚伞花序多花,径8~12厘米,有星状毛;萼管短,具5齿,宿存;花冠裂片5,有毛;雄蕊5,长于花冠,药分离,2室;花柱短,柱头尖,3裂;子房下位。浆果状核果,广卵圆形,深红色,无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或丘陵地区的灌木丛中。分布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西、湖北、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荚蒾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春、夏采收。

【性味】《唐本草》:"甘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小儿疳积。

《唐本草》:"主三虫,下气,消谷。煮树枝汁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治小儿疳积:荚蒾叶与茎一至二两,芡实五钱至一两。酌加水,煎三小时,加些白糖,吃芡实和汤。可以常服。(《福建民间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2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海松子_海松子的副作用_海松子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松子、松子仁、新罗松子 性味:甘;性微温 功能主治:润燥,养血,祛风。。主肺燥干咳,大便虚秘,诸风头眩,骨节风,风痹。并有润泽皮肤,敷荣毛发的功能。 生长采收 来源…

  • 刺梨根

    刺梨根(《草木便方》) 【异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植物形态详"刺梨"条。 【采集】7~8月采。 【化学成分】根、…

  • 一味药_一味药有什么功效_一味药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野槐树山皂角、铁皂角、山绿豆、一味药、紫花料梢、野绿豆、马料梢、夜闭草、绿豆柴、苦处喜、豆瓣木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瘀消积。主风热感冒;肺热…

  • 大粘药

    大粘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土升麻、大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青白麻叶、籽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叶。 【植物形态】红雾水葛…

  • 蓬子菜

    蓬子菜(《救荒本草》) 【异名】铁尺草,月经草(《四川常用中草药》),黄牛尾(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黄米花。柳夫绒蒿、疔毒蒿、鸡肠草(《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 铁扫竹

    铁扫竹(《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野蓝枝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金银花、野绿豆、木蓝乔、鸡骨柴、女儿红(《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铁扫帚的全草或根。 【植…

  • 壁钱幕

    壁钱幕(《本草拾遗》) 【异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温热经纬》),壁钱茧(《陆川本草》),…

  • 狗泡草

    狗泡草(《陆川本草》) 【异名】毛虫包、火漂藤(《陆川本草》),白泡草、毛虫药(《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半桂花的全株。 【植物形态】半桂花亚灌木状草本。茎分枝,被…

  • 铜锤草

    铜锤草(《四川中药志》) 【异名】大酸味草(《广州植物志》),大老鸦酸、地麦子(《贵州民间药物》),紫酢浆草(《四川中药志》),红花柞浆草、大咸酸甜草、水酸芝、一粒雪、隔夜合(《福…

  • 蛇附子

    蛇附子(《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石猴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土经丸(《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叶对(《浙扛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藤、拦山虎(《广西实用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