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探析

【摘要】心悸的病因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气血阴阳失常、饮食不节有关。病位在心,与肝、肺、脾、肾有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对肝郁气滞出现心悸,胸胁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嗳气,脘腹胀满,均有良效,临床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癫痫,冠心病等疾病

【关键词】心悸;肝郁气滞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为惊悸,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心悸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和《金贵要略》,《伤寒论》首开从肝论治之先河,肝为心之母,肝气舒,心气畅。本研究从理法方药入手,浅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临床应用。

 1 病因病机

《内经》时期已有对病因病机的描述,如《素问·平人脉象论》曰:“……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灵枢·口问》曰:“……悲哀愁优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当时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病机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气血阴阳失常、饮食不节有关。《金贵要略》和《伤寒论》认为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悸》认为心悸不外气虚、痰饮两种病因。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曰:“惊悸者血虚……痰因火动”,认为心悸病因为虚和痰。《济生方》提出:“夫惊悸者,此心血不足也”,认为心血不足是引起怔忡的主要原因。《类证治裁·怔忡惊恐论治》曰:“心脾气血本虚,而致怔忡”。《医林改错》认为瘀血内阻导致心悸。各家认识不同,不外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定,但心悸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心气郁滞,血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故见心悸,胸胁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嗳气,脘腹胀满,舌苔薄白或黄。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1 古方出处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本条论述太阳病邪入少阳,理当和解,反下之,致阳邪里陷,弥漫少阳,肝胆经气不利,少阳枢机功能受损,胆热内郁,则胸满而烦,胆火上炎,胃热上蒸,心神被扰则惊悸谵语。治当疏肝,镇心安神。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2.2 方药分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柴胡、半夏、人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茯苓、生姜、大枣、铅丹组成。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柴、芩合用,气郁得达,火郁得发,为方中主药;半夏燥湿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人参、茯苓益气健脾,培土抑木;桂枝、熟大黄相佐,温通心脉止悸;龙骨、牡蛎、铅丹潜阳镇逆,收敛心气安神定志。临床多遵循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中“按此方,能治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焦虑、失眠、冠心病、心悸,脑动脉硬化。

2.3 现代药理

现代药理研究柴胡具有镇静、安神、镇痛、解热、镇咳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柴胡皂甙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低转氨酶、兴奋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抑制胰蛋白酶等作用。黄芩含有黄芩甙,具有解热、降压、镇静、保肝、利胆、抑制肠管蠕动、降血脂、抗氧调节cAMP水平、抗肿瘤的作用。黄芩水提物对前列环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止吐,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半夏有明显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对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人参具有抗休克作用,可使心搏振幅及心率显著增加,在心衰时,强心作用更明显,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有抗疲劳,促进蛋白质、RNA、DNA合成,促进造血系统功能,调节胆固醇代谢,人参的药理活性常因机体功能状态不同而呈双向作用。桂枝有降温、解热镇静、抗惊厥、强心、利尿、健胃、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龙骨有抗惊厥作用,能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牡蛎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大黄有利胆健胃,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茯苓具有利尿、镇静护肝、降低胃液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生姜能促进胃液分泌保护胃黏膜、保肝利胆、镇静镇吐作用。大枣有镇静催眠作用。铅丹有抑制粘膜分泌作用。

  3 典型病例

张某,女,39岁。2011年4月初诊,患者心悸、胸闷、易惊易怒、两肋胀痛,伴失眠多梦,纳呆,大便干,舌质红,苔薄白。中医诊断:心悸(肝郁气滞)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体方药:柴胡15 g、半夏10 g、人参15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桂枝10 g、大黄6 g(后下)、茯苓10 g、生姜3片、大枣5枚、炒枣仁30 g、浮小麦15 g。服7剂后心悸、失眠、易怒症状明显减轻,此方服用20余剂上述症状基本痊愈。

  4 结语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肝郁气滞所致心悸,胸闷,情志抑郁易怒,脘腹胀满,舌苔薄白或黄,脉脉弦,结、代等症状有良好效果。中医治疗心悸经验丰富,有独到之处,在临床需辨证论治,方能收到理想效果。中医症状由自身感受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进一步探讨,挖掘,才能更好发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1-133.

[2]付培红,林种香.林钟香从肝论治心悸经验[J].江西中医药,2007,38(9):9.

[3]陈 卓,丁亮吾.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百合知母汤治疗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3):38-39.

[4]徐国龙,杨 帆,王 频,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戊四唑点燃型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4):282-283.

文章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作者:王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0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痔疮15

    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

  • 荷兰豆的营养价值,荷兰豆的家常做法大全

    本文目录 1  荷兰豆的营养价值2 荷兰豆的做法大全3 荷兰豆注意事项4   荷兰豆挑选方法5   荷兰豆怎么做好吃 荷兰豆的营养价值   优质蛋白 荷兰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 肺癌方四

    夏枯草、海藻、海带、生牡蛎、石见穿、徐长卿各30克,丹皮9克,瓜蒌15克,生地、野菊花、王不留行子、铁树叶、蜀羊泉、望江南、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为上海曙光…

  • 冰糖鸡蛋治感冒

    处方:鸡蛋1枚,冰糖30克。用法:将鸡蛋打开与冰糖混合,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即愈。功效:扶正养阴。主治:风热感冒。

  • 胸椎骨结核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方名】骨痨散。【组成】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防治

    肺气肿1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形成,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因素。病情轻时,…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临床确诊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患儿33例为观察对象,随…

  • 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与中药处方

    湿疹瘙痒多形疹,内因责脾外邪成。理脾化湿为大法,祛邪养阴相须行。 湿疹系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损呈多形性,既可侵犯全身的各个区域,又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况…

  • 杏苏散医案分析

    【组成】苏叶9g 杏仁9g 前胡9g 制半夏9g 茯苓9g 桔梗6g 炒枳壳6g 橘皮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主治】外感凉燥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 增白方二十一

    鸡桑嫩枝。阴干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酒服60丸。